——
—以海报为例
席兴利,周虹旭
(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03)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09-0094-01
地域文化属于特定地域和本土人文环
境,是支撑区域经济、民族产业的基础,也是
推动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江西在古
代地理上处于“吴头楚尾”,民族众多,民俗
资源丰富多彩。典型的有瓷文化、傩文化、建
筑文化、红文化、瑞昌剪纸、婺源晒秋等,
形式独特,内涵突出。在信息化社会发挥现
代媒介传播优势,探索原生地域文化的传承
形式和视觉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媒介是传播信息必须的工具,因接受
感官差异,可分为听觉媒介,视觉媒介,视
听媒介等。海报作为一种视觉表现的传达
媒介,重视彩、布局和视觉冲击力,强调
瞬间刺激,艺术感染力与号召力强烈。在展
示活动、产品信息的同时,其以隐喻、夸张
的方式传递着国家、民族、时代的文化精
神,品牌的价值观及执行理念。将江西地域
特的文化寓于海报图、文、的视觉要素
之中,是建立和强化本区域窗口文化不可
或缺的传播形式。以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的重要手段之一。
晒秋文化:婺源境内山峦起伏,林木蔽
荫,村庄平地极少,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
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此地村民不得不利
用自家房前屋后、窗台,以及屋顶晾晒或挂
晒农作物。这种特殊方式和生活场景,随时
间逐渐形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被众多艺术
家青睐,成为写生、摄影的热门之地,也演绎
出诗意的浪漫和典型的文化。晒秋的素材有
很多,辣椒、玉米、柿子、南瓜、花茶、鱼干等
等,秋天的果蔬杂粮五颜六、炫彩夺目,成
为婺源的一大景观。这些农作特点鲜明,视
觉效果突出,作为设计元素非常易于提取和
运用。大大小小圆圆的晒匾,长长短短延伸
的木杆,红彤彤的辣椒,黄橙橙不同层次的
菊花、玉米、南瓜、柿子,各种形状和彩,在
和谐中冲突,冲突中和谐,温暖、丰富着海报
的造型和画面,表达着晒秋的繁盛和设计的
意味。
红文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
篮”。井冈山红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
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包含物质文化和
非物质文化,是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红文化
的依据。物质文化指纪念馆、场所,遗物,革
命事迹等,非物质文化是井冈山精神,也是
红文化的核心。革命遗址和英雄故事既是
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红文化产业的重要
资源。井冈山风景优美、生态宜人,兼有红
文化、生态文化和古迹文化,具备寓思想教
育于文化娱乐和观光游览的条件。具体设计
创作中可以采集的媒介传播元素从景观、物
品到人物及精神,我们重点提取和表现了革
命人文景观井岗红旗雕塑,借用长青松柏的
抽象寓意革命精神永存,数字插画的海报画
面简洁、彩纯净,传递着战斗的艰苦和胜
利的决心。
瓷文化:景德镇是国务院首批国家历
史文化名城之一,以瓷为业,瓷器精美绝
伦,制瓷历史悠久。千年窑火,犹如凤凰涅
槃,催生出瓷文化的灿烂,成就了中外闻名
的瓷都。北宋诗人梅尧臣有“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瓦片。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江
南靖士陈志岁“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
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
途。”数百年碎瓷片堆成一座山,数以千万
计失败的盆碟杯罐里蕴藏着工匠们对完
美、平衡与和谐的追求。景德镇是中国和世
界的传奇,瓷器的历史、工艺、流程,产品、
习俗,彩、造型、种类,甚至窑火、碎片、传
说,都是景德镇瓷文化的重要构成,也是设
计创作的素材宝库。我们从碎片、山坡、
彩、花纹等入手,创作了系列海报,表达瓷
器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以及瓷器或典雅或
富贵或工巧的气质和造型。
傩文化:江西多种文化交汇,碰撞融合,
楚风越俗影响尤甚。三千年的沿袭、发展,积
淀下丰厚的傩文化,形态古朴、遗存众多、体
系完整。傩事活动分布广泛,其中的许多民
俗遗存和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江西傩也被学
术界誉为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多次应邀远
赴法、日、韩、新加坡等国及港台地区表演、
交流。赣傩文化主要分布于萍乡、上饶、赣
州、抚州、宜春、九江等地,形成了具有江西
地域特征的赣傩文化。赣傩有表现形态区
分的祭祀功能的傩祭,也有娱人为主、兼及
娱神的傩舞、傩戏。演示形式看还有文傩和
武傩。还有以服务、演出对象和演出场所差
异,民间、宫廷,军傩和寺院傩的划分。但是
高清海报素材网从创作素材看,物质与非物质层面都是傩文
化的延伸。如傩面具、傩庙傩俗、傩词傩折、
傩联傩祭及傩药签等,都是可提炼、转化,易
于传播的典型元素。
海报是通过图形、图案、图式,结合文
字、彩、空间、版式等要素,运用视觉流程、
形式原理传播信息的大众媒介,讲究主题突
出、画面简洁、传达清晰。符合当今社会快节
奏生活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重
要方式。德国设计大师皮尔·门德尔说:“海
报不仅是为了引起人们关注和理解,更是一
种美的语言,映射出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与
社会文化。”“国际化”环境“本土化”视觉语
言缺失背景下,重新认知海报媒介的力量,
寻可识别、解读的传统元素,表达“本土”
特征显得尤为重要。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省社科“十三五”规划(17XW05)中期研究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席兴利,女,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数字媒体艺术。
ART
PANORAMA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