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  全一册九年级
第一单元 手机——我们的生活助理
  电话与移动通信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话通话的基本原理。
2.了解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各代的主要性能特征,理解为什么移动通信网络又叫蜂窝网络。
3.了解网络电话可以虚拟来电号码,由此树立防范意识。
重点难点:
如何防范来自虚拟主叫号码的电脑。
这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话和手机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为用好智能手机打下基础。本课建议安排1课时,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有几点需要说明:
1.电话通话的原理应该结合初中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讲解。听筒的原理与电动机相同。在磁场中磁力的作用下,变化的电流带动听筒的纸盆振动,这种振动产生了声音。话筒的原理与发电机相同。说话的声音引起话筒纸盆的振动,纸盆带动线圈振动,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这个大小、方向变化的电流通过输电线传到远方的听筒,再还原为声音。
2.移动通信从1G4G,手机也从单纯的语音通话发展成为依托移动互联网的综合信息交流工具,技术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在讲完某一代移动通信的技术性能之后,让学生讨论一下该时代的人们信息交流的状态,以及手机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从1G4G,很多人不知道这个“G”是什么意思,有的人甚至把它和信息流量的单位“G”混淆,因此要说明这是英文缩写:
    1G 1st Generation        2G 2nd Generation
3G 3rd Generation;    4G 4th Generation
3.为什么移动通信网络又叫蜂窝网络(cellular network)。信号的覆盖范围是呈圆形的,并且随着距离的增加信号逐渐衰弱,所以为了让信号能够覆盖足够广的范围,需要设立很多个。而能够密铺覆盖广泛区域的几何形状有: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三种形状。在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中,正六边形的面积最大。因此,的分布呈蜂窝的形状,就设在每个正六边形的中心。
4.电话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分子经常利用电话来行骗。首先让学生观看资源目录中的视频:“1-1.1 谨防分子利用互联网VoIP电话行骗,然后再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提醒学生树立风险意识、谨防电话。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电话手段:
1)很多人经常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说你中了奖或者你有麻烦了,然后用各种借口来欺骗或钱财。可是你回拨过去一般都是空号,其实这是用虚拟主叫号码打来的电话,从技术上来讲,网络电话可以随意模拟电话号码,甚至是110这样的特殊号码,因此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如果麻痹大意就会上当受骗。
2)利用欺诈。能够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通过伪装成运营商的,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广告推销等短信息。设备运行时,用户手机信号被强制连接到该设备上,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手机用户一般会暂时脱网812 秒后恢复正常。犯罪嫌疑人通常将设备放置在汽车内,驾车缓慢行驶或将车停在特定区域,进行短信或广告推销。短信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嫌疑人在银行、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以各种汇款名义向一定范围内的手机;二是嫌疑人筛选出尾数较好的手机号,以这个号码的名义,在其亲朋好友、同事等熟人中实施定向。的主要特点是,可以随意更改发送的号码,例如冒充1008695588等号码,使手机用户误以为真的是移动公司或工商银行发送的短信。
3)利用虚拟来电号码实施的案例。
【案例1】模拟电信实施手机铃声响起,一看来电显示是10000,接起一听却差点踏入一个陷阱——原来,这是骗子用网络电话软件模拟10000客服免费电话热线设下的局。一天,读者邱女士致电报社,提醒市民注意防范电话,哪怕来电显示是10000,现
在也要多长一个心眼。邱女士说,那天上午她正在开会,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10000。接起后,对方一张口就准确报出她的全名,并客气地表示自己是电信工作人员:现在电信正在搞活动回馈客户多年来的支持,只要预存180元,就可以在家乐福等超市消费250元。邱女士一看是10000号,不疑有诈。随后,对方向她解释了活动细则,表示稍后会给她发条短信,告知汇款账号,汇款后即可享受优惠活动。挂上电话,邱女士总觉得不太对劲,可转念想想,电信打来的电话总不会是假的吧。纠结之下,她主动10000,客服却表示电信并未开展过这个活动,她接到的可能是电话。提示安卓系统下载 接到陌生电话时,首先一定得弄清对方打电话的目的,有可能的话必须通过有效途径验证对方的真实性。现在电话方式多种多样,必须擦亮眼睛,防止受骗!
【案例2】模拟熟人的电话号码有一起奇怪的案子:报警人是义乌一个村的村支书。他说,他接到一个电话,电话号码显示的是镇里领导的。这个镇领导一共打来两个电话。第一个电话,对方告诉村支书,现在他在市政府开会,过会儿联系他。第二个电话,是过了一段时间打过来的。电话里说,他是镇领导的秘书,镇领导有点儿急事,需要一万元,让村支书赶紧汇到一个建行的账户上。这个村支书觉得奇怪,就用手机回打过去。镇领导说根本没有这回事。分析 犯罪分子用的是一种网络电话软件,可以模拟任何电话号码,他们先把来电号
码设置为镇领导,再打给那些村主任或支书,村主任或支书的手机上就显示是镇领导的电话。提示 要钱的电话一定要回拨确认。如果查询情况,应该直接拨打114查询到的相关电话,向警察、银行客服等人员直接咨询,而不通过电话、短信提供的咨询。通过以上举例,让学生明白来电显示的号码可能是模拟的,当对来电或信息内容表示怀疑的时候,一定要查实,避免上当受骗。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应该鼓励学生回家后告诉家人来电显示的电话号码可以被伪装,遇到让转钱之类的电话要主动打电话确认真伪。
教学参考资源
1Skype网络电话软件(网上下载)。
2.资源目录中的视频:“1-1.1谨防分子利用互联网VoIP电话行骗
第二课 智能手机
学习目标:
1.了解智能手机其实就是一个可以放入口袋里的个人电脑,有着独立的操作系统,并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各类软件。
2.了解目前智能手机的主流操作系统有哪些。
3.了解如何查、下载、安装APP
4.了解安装APP存在哪些安全风险。
重点难点: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作为集通讯、支付、社交多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工具,里面可能承载一个现代人大部分的隐私与账户信息,因此,许多不法分子会以APP(应用程序)为入口、通过诱导安装等手段,进一部手机从而获取隐私信息甚至个人财产。因此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明白安装APP存在哪些安全风险,如何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