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2008-2009 1 学期 
《数字图像处理》教案
教学院(部)   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信教研室                    
              05 电信12    06 电信本                     
                李玉平                           
                                       
                数字图像处理                           
             
20089 5
实验一、数字图像获取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扫描仪等数字化设备以及计算机获取数字图像的方法;
2修改图像的存储格式。
二、    实验原理
用扫描仪获取图像也是图像的数字化过程的方法之一。
电视棒 www.tvtvtvtv
扫描仪按种类可以分为手持扫描仪,台式扫描仪和滚筒式扫描仪(鼓形扫描仪)。
  扫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有xy方向的分辨率、彩分辨率(彩位数)、扫描幅面和接口方式等。各类扫描仪都标明了它的光学分辨率和最大分辨率。分辨率的单位是dpidpi是英文Dot Per Inch的缩写,意思是每英寸的像素点数。
扫描仪工作时,首先由光源将光线照在欲输入的图稿上,产生表示图像特征的反射光(反射稿)或透射光(透射稿)。光学系统采集这些光线,将其聚焦在CCD上,由CCD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由电路部分对这些信号进行A/D转换及处理,产生对应的数字信号输送给计算机。当机械传动机构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带动装有光学系统和CCD的扫描头与图稿进行相对运动,将图稿全部扫描一遍,一幅完整的图像就输入到计算机中去了。
1.1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扫描仪扫描图像的步骤是:首先将欲扫描的原稿正面朝下铺在扫描仪的玻璃板上,原稿可以是文字稿件或者图纸照片;然后启动扫描仪驱动程序后,安装在扫描仪内部的可移动光源开始扫描原稿。为了均匀照亮稿件,扫描仪光源为长条形,并沿y方向扫过整个原稿;照射到原稿上的光线经反射后穿过一个很窄的缝隙,形成沿x方向的光带,又经过一组反光镜,由光学透镜聚焦并进入分光镜,经过棱镜和红绿蓝三滤镜得到的RGB三条彩光带分别照到各自的CCD上,CCDRGB光带转变为模拟电子信号,此信号又被A/D变换器转变为数字电子信号。至此,反映原稿图像的光信号转变为计算机能够接受的二进制数字电子信号,最后通过串行或者并行等接口送至计算机。扫描仪每扫一行就得到原稿x方向一行的图像信息,随着沿y方向的移动,在计算机内部逐步形成原稿的全图。
  在扫描仪的工作过程中,有两个元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个是CCD,它将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另一个是A/D变换器,它将模拟电信号变为数字电信号。CCDCharge Couple Device的缩写,称为电荷耦合器件,它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制成的表面光电器件,可以实现光电转换功能。CCD在摄像机、数码相机和扫描仪中应用广泛,只不过摄像机中使用的是点阵
CCD,即包括xy两个方向用于摄取平面图像,而扫描仪中使用的是线性CCD,它只有x一个方向,y方向扫描由扫描仪的机械装置来完成。CCD芯片上有许多光敏单元,它们可以将不同的光线转换成不同的电荷,从而形成对应原稿光图像的电荷图像。如果我们想增加图像的分辨率,就必须增加CCD上的光敏单元数量。实际上,CCD的性能决定了扫描仪的x方向的光学分辨率。A/D变换器是将模拟量(Analog)转变为数字量(Digital)的半导体元件。从CCD获取的电信号是对应于图像明暗的模拟信号,就是说图像由暗到亮的变化可以用从低到高的不同电平来表示,它们是连续变化的,即所谓模拟量。A/D变换器的工作是将模拟量数字化,例如将01V的线性电压变化表示为0910个等级的方法是:0至小于0.1V的所有电压都变换为数字00.1至小于0.2V的所有电压都变换为数字1sqrt是什么的缩写……0.9至小于1.0V的所有电压都变换为数字9。实际上,A/D变换器能够表示的范围远远大于10,通常是2^8=2562^10=1024或者2^12=4096。如果扫描仪说明书上标明的灰度等级是10bit,则说明这个扫描仪能够将图像分成1024个灰度等级,如果标明彩深度为30bit,则说明红、绿、蓝各个通道都有1024个等级。显然,该等级数越高,表现的彩越丰富。
三、 实验步骤
1扫描仪与计算机和打印机的连接;
2打开计算机,安装扫描仪的驱动程序;
3分别相描一幅二值、灰度和彩因像
4调整彩图像的彩。
5将获得的图像的格式转换为“*.gif”的格式,保存或拷贝到MATLAB程序组根目录的“work”文件夹中,以便后面的实验做为“原图像”利用。
6记录和整理实验报告
四、 实验仪器
1计算机;
2扫描仪(或数码相机、数字摄象机)及其驱动程序盘;
3图像处理软件(画图,photoshop, Microsoft photo edit等);
4记录用的笔、纸。
五、 实验报告内容
六、  思考题
1扫描仪有哪些重要指标?
幅面大小、分辨率、颜数、接口方式
2你使用过哪些图像获取设备呢?
数码相机、摄相机、扫描仪
实验二、图像的傅立叶变换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图像变换的意义和手段;
2熟悉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3热练掌握FFT方法与应用;
4通过实验了解二维频谱的分布特点;
5通过本实验掌握利用MATLAB编程实现数字图像的傅立叶变换。
二、 实验原理
1应用傅立叶变换进行图像处理
傅里叶变换是线性系统分析的一个有力工具,它能够定量地分析诸如数字化系统、采样点、电子放大器、卷积滤波器、噪音和显示点等的作用。通过实验培养这项技能,将有助于解决大多数图像处理问题。对任何想在工作中有效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人来说,把时间用在学习和掌握博里叶变换上是很有必要的。
2傅立叶(Fourier)变换的定义
  对于二维信号,二维Fourier变换定义为:
 
  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为:
 
  图像的傅立叶变换与一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变换一样,有快速算法,具体参见参考书目,有关傅立叶变换的快速算法的程序不难到。实际上,现在有实现傅立叶变换的芯片,可以实时实现傅立叶变换。
三、 实验步骤
1打开计算机,安装和启动MATLAB程序;程序组中“work”文件夹中应有待处理的图像文件;
2利用MatLab工具箱中的函数编制FFT频谱显示的函数;
3  a).调入、显示“实验一”获得的图像;图像存储格式应为“.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