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军“空海一体战”理论的认识和思考
    1992年5月,美国欧洲司令部司令兼北约最高盟军司令官海军上将詹姆斯就首次提出了联合海空作战的构想。2009年9月,美空、海军签署备忘录,开始联合展开“空海一体战”理论研究。2010年2月美国防部发布《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正式采用“空海一体战”概念。2010年5月,美国智库“战备与预算评估中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空海一体战”理论。无疑,“空海一体战”是美军全新的军事理论,将会引领未来美军的建设和发展,促进美军的深度转型。“空海一体战”理论的出台有何背景,基于什么战略目的,其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对我有何影响和启示,美军为什么能够不断地创新其军事理论,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思考、认识和研究。
    一、美军“空海一体战”理论出台的背景和原因   
    任何新军事理论的出台,都是客观因素的需求和主观愿望共同作用的结果。“空海一体战”理论正是美国在深入分析了未来竞争对手、战略重点、战略目标、军事转型、军队发展等因素的基础上出台的。   
(一)基于对未来潜在对手的明确认识
美国有很强的优越感,但更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怎样转化,优越感如何保持,美国选择了给自己树敌的办法。没有对手,就主动对手。美国的目标是要主导全球事务,决不允许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对其领导地位构成挑战。冷战时期,美国以前苏联为对手。苏联解体后,美国又先后列出了“无赖国家”、“邪恶轴心”等敌对国家。而如今美国认为,中国快速崛起,特别是军事实力逐步增强,对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安全构成了挑战,那么中国就是“日渐崛起的军事竞争对手”。未来的中国肯定会挑战美国的全球利益,正是基于对未来潜在竞争对手的明确认识,“空海一体战”构想才能横空出世,成为美国实现其战略企图的有力抓手。
(二)基于战略重心东移的必须选择
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崩溃,美国一超独霸。“9·11”事件后,美国把反恐和防止核武扩散作为其军事战略目标,并因此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如今,不管别人如何评价,美国认为其“反恐战争”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因此有必要将战略重心东移至亚太地区,将未来主要威胁定位于以中国为主的西太平洋地区和以伊朗为主的波斯湾地区。美军认为,目前美国的战略投送能力在上述两个方向受到了挑战,尤其是中国正在加强“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能力建设,使美向西太地区进行军事力量投送的难度日渐加剧。从而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正式提出“空海一体战”理论,以应对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挑战。
(三)基于军事综合转型的任务要求
自小布什政府提出“军事转型”概念后,美军就一直致力于加快军事综合转型。美军认为,军事转型必须是全面的、可持续的,只有在作战理论、体制编制、军事训练、武器装备等领域实现综合转型,才能把美军建设成为全球一直保持优势的超级力量。美军认为,转型的灵魂是创新,创新的首要是军事理论。军事理论的创新可以确保美军在军事理念上的绝对优势,并能牵引作战指导、体制编制、管理模式、作战方式、武器装备等的科学发展。正是基于军事综合转型的任务要求,美军提出“空海一体战”理论,以引领美军现代化建设和战斗力的提高,进而巩固其绝对军事优势。
(四)基于武器装备研发的现实需求
b21隐形轰炸机
为打赢“空海一体战”,美军就必须全面提高其海空军装备的通用化和多功能化水平,发展综合型的作战平台和武器装备。目前,美军正在或计划研发、列装、部署一系列先进的作战平台和武器装备。比如,在西太平洋地区全面部署F-22和F-35飞机,研发和列装濒海战斗舰、X47B无人飞机、下一代远程攻击平台(LRS)和新一代隐形运输机,加紧部署以海基和陆基“标准3”系列导弹为核心的导弹防御系统,研制新型指挥控制飞机及新型战术数据链等,但
受限于各军种之间的利益争夺、经费分配等因素,各项计划要想顺利、有效实施难度可想而知。
当年,美军提出“空地一体战”构想,曾催生了一批新型作战平台、传感器和武器装备以及战役战术层面新战法的创新。如今,美军提出“空海一体战”,也是希望通过作战理论创新牵引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进一步发展,以期在未来获得相对世界各国在武器技术方面的全面优势。
二、美军“空海一体战”理论的实质和特点
从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布的《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的出发点》研究报告可以看,“空海一体战”理论的实质是:以空、海军一体化打击力量为主,综合运用多种作战方法和手段,在多维战场空间实施非对称联合打击的作战行动。该理论跟以往的作战理论相比,呈现出如下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