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中国海洋强国梦的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海洋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海洋梦,才能托起中国梦。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是世界强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在 21 世纪的战略选择。关于中国海洋强国梦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学者们就海洋强国梦的意义、内涵、战略创新及实现海洋强国梦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形成了许多富有见地的成果。本文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以中国海洋强国梦的热点问题为中心进行探讨,对近年来的理论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主要从中国海洋强国梦的历史机遇和海洋现状、中国海洋强国梦的战略意义和内涵、中国海洋强国梦的实现路径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看法及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 中国海洋强国梦  中国梦  文献综述
一、中国海洋强国梦的历史机遇和海洋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建设海洋强国”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即“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1进而为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海洋是富饶的资源宝库。在陆地资源逐渐枯竭、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海洋所蕴藏的丰富多样的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海洋运输越来越频繁,海上航运成为当前世界经济最重要的运转方式。海洋是沿海国家的国防前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海洋还在
1 .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0.
气候调节、生态系统的运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总之,海洋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世界文明演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历史表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盛,已经与海洋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一)国外海洋强国战略历史脉络
2500年前的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和古罗马的西塞罗都提出了“谁能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的思想。2公元前 4 世纪,古代欧洲集运就有了海权思想的萌芽,雅典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伯里克利就提出雅典的根本战略就是发展海军,在一切可能控制的海域确立支配地位。
3
1890 年,马汉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提出了海权思想。马汉认为,“成为世界强国的先决条件是控制海权”,他深入研究了 1660-1783 年间的海洋历史及这一时期的欧洲列强之间的海上战争和冲突,提出“一个国家的海上势力取决于六个因素,即地理位置、海岸特征、海岸线长度和防御的可能性、人口规模、国家对海上贸易的态度和政府政策”,从地理环境和政治现象来为国家政策提供理论依据。4
英国学派海权理论的代表人物朱利安·S·科贝特,于 1912 年创作出版了《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他指出,“那种认为一方失去制海权等于另一方马上得到制海权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海洋的正常状态不是出于哪一方控制之下,而是不受任何一方控制。在海战中,最通常的情况是交战各方都不具有制海权”。本书是科贝特对英国百年海洋霸权历史的理论总结,也是最早、最系统最严谨的海上战略理论著作之一。加拿大 新印太战略5
2.马志荣.海洋强国---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6).
3.殷克东.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综合实力测评[J].研究海洋技术,2007,(3).
4.(美)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M]. 安常容,成忠勤.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6 .
5.(英朱利安·S·科贝特. 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 [M]. 仇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20 世纪 60 年代,苏联的谢·格·戈尔什科夫在其著作《国家海上威力》中提出了“国家海上威力理论”,“把国家的海上威力看作一个体系,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海军、运输舰队、捕鱼船队、科学考察船队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一理论深深地影响了俄罗斯的海洋战略。6
克拉克·雷诺兹的《制海:海权帝国的历史和战略》、赫伯特·罗辛斯基的《海权思想的发展:赫伯特·罗辛斯基论文集》、拉贾·梅农的《海上战略与大陆战争》、科林·格雷和罗杰·巴尼特的《海权与战略》分别从陆权和海权二元关系的角度研究海洋战略。7
克拉克·雷诺兹“通过对各个海权帝国的发展史做了至为宏观而深邃的评论,对帝国、海军和战略之间的关系有精辟的描述,他还对海权国与陆权国运用海权的模式做了清晰准确的概括”;8赫伯特·罗辛斯基“对于制海权、德国海权理论和大航海时代以来海权与陆权的动态均衡过程有独到见解”;9拉贾·梅农论述了“大陆性国家在发展海权方面应该与海洋性国家保持
区别”的原因。10
应当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国家在海洋强国方面的实践就日益丰富。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的扩张,西方国家在全球建立了世界市场,而海洋已经成为它们最熟悉不过的地理概念。所以,国外对海洋强国方面
6.左凤荣.俄罗斯海洋战略初探[J].外交评论,2012 ,(5).
7. Clark G. Reynolds, Command of the Sea: The History and Strategy of Maritime Empires, Malabar, Florida: Robert E.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74
8. B. Mitchell Simpson III, ed.,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 Essays by Herbert Rosinski, Newport, Rhode: Naval War College Press, 1977.
9. Raja Menon, Maritime Strategy and Continental Wars, London: Portland, OR: Cass, 1998.
10. Colin S. Grey and Rager W. Baenett, ed., Seapower and Strategy,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9.
的研究,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深度上来讲,都处于领先地位,也因此诞生了大批理论和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推动了地缘政治理论大发展,配合着西方国家的海外扩张,让这些研究成果成为举世闻名的经典理论。
(二)中国海洋强国梦历史机遇和海洋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很重视海洋问题。就批示:“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核潜艇哪怕是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96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就批准成立国家海洋局;以后他一手设计和推动的改革开放就是从沿海起家的。进入新时期,同志多次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一个历史性战略问题”。 中共十六宏观经济大报告里提出  “实施海洋开发,建设海洋强国”。十七大指出:“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天航空、海洋等产业。”总书记指出,“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下,1996年我国出台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及行动计划。2002年制定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公布了《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总理指出,“我国是
海洋大国,发展海洋经济,利用海洋资源是一个聚宝盆”。不久前,中国科学院编制了《中国2050年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路线图》。
  刘新华认为开发利用海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样,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至关重要。西方沿海发达国家的海洋强国崛起借助工业革命的成果实现了突破发展,而中国在发展进程中却错失了难得的良机。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实践与工业革命推动崛起的机遇,被丧失殆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外经验教训昭示抢抓发展机遇的重要性。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当今经济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认清这些特点成为中国海洋强国梦所必须要面对的重大课题。11 
    郑贵斌提到,进入21世纪以来,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为时代主题;
11刘新华.现代海权与国家海洋战略[J].中国社会科学,2004,(8).
另一方面,作为海洋世纪,科技日新月异,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增大,权益
争夺异常加剧,海洋安全形势成为国家安全的重点方向,对维系全球化和合作发展构成严重
挑战"在和平与发展方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强化,包括海洋在内的战略变革调整日趋深刻复杂,格局演变、关系重组与规制重塑的步伐进一步加快21 世纪作为海洋世纪。海洋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国际社会对海洋日益重视,海洋开发与利用日趋深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辟了和平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海洋争端。世界沿海国家普遍以新的目光关注、开发海洋。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印度、韩国都在提出21世纪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后,又有新的筹划和部署。美国确定了太平洋战略并重返亚太,加速向亚洲扩张。俄罗斯在太平洋和北极也采取了战略举措。日本积极实施“海洋立国规划,提出海洋高新技术战略以提高国际竞争地位,并不断实施海洋扩张。
今年 4 月,日本政府通过了作为日本今后 5年海洋政策方针的《海洋基
本计划》。12该计划包括总论、未来 5 年海洋事业的基本方针、政府所承担的责任!综合推进发展海洋事业所采取的必要措施等。根据这一基本计划,日本将把振兴海洋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官民并举推动海洋资源、能源开发,培育新的海洋技术和海洋经济领域。日本还将根据这一计划推进海洋资源开发并加强日本周边海域的警戒监视体制。韩国在 2005 年
制定《海洋宪章》后,加快科技和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海洋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印度政府积极推行海洋综合管理以后也有新的动作,许多发达国家有进一步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动向。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愈来愈依赖维护海权和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无强大的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则无法有效享有海权,无海权难以建设真正的世界强国。随着国际海洋战略环境的变化,特别重视海洋,加快制定战略指导海洋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是世界范围的海洋开发和权
12.伊民.日本政府通过未来5年海洋基本规划 [J].中国海洋报 , 2013.6.2,(6).
益竞争的基本走向,是享有和维护海洋权益的大势所趋。我国依据世界发展大势和各国国际海洋战略进行深刻调整,制定实施海洋战略,指导海洋开发利用完全可以大有作为。13
武桂馥则认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为海洋强国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技术基础、实力基础和组织领导基础。第一,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具备建设海洋强国的坚实物质基础。第二,国家对海洋的重视及全民族海洋意识的觉醒,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
必需的思想基础。第三,海洋产业蓬勃发展,为海洋强国建设打下不断扩大的资源与技术基础。第四,海上防卫作战能力日益跃升,已具备有效捍卫我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的军事实力基础。第五,国家战略策划、指导与行动能力不断提高,已具备建设海洋强国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基础。第六,海洋人才战略储备日益丰富,已基本具备建设海洋强国的人力资源基础。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