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
第一章中学英语课堂基础知识
第一节中学英语课堂标准理念
一、    英语课程的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具有工具性(    instrumentality )和人文性(humanity )双重性质。
二、    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英语课程的宗旨和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students'overall development)
(1)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⑴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⑶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    progressivity )和持续性(persistenee)
⑷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    praetiea In ess)和应用性(applicability)
⑸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⑹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2)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⑴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⑵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⑶优化学习方式,提高 自主学习能力;⑷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⑸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第二节 中学英语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一、英语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    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促
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质。    The new curriculum is designed to promote students' overall
lan guage ability.
英语课程目标设计为九个级别,七级目标为高中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义务教育为五
级。
课程目标为语言技能    (language skills )、语言知识(language knowledge )、情感态度(affective
aspect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和文化意识( cultural awareness)。这五个课程目标 都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即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⑴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
些技能的综合运用。
⑵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运用外语的基础。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⑶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 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⑷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用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 和步骤的信念。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的
因素:学习者因素、环境因素、教师因素。
⑸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 术、价值观念等。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①语言是文化不能分割的一部分,    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②语言是
文化的载体;③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曾提岀交际能力的四要素,    即语法性(grammaticality )、
可行性(feasibility )、得体性(appropriateness)和现实性(done),后两个因素直接和文化有关。
第二节英语教材
构成教材必须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和一个必要条件,    基本要素其一为信息, 其二为信息赖以存
在和显现的物质载体,而必要条件是教材得以实现其社会价值、发挥功能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    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
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二、    教材的结构
按信息传递来分,教材一般包括三大系统:
⑴课题系统(主题系统)。主要以文字的讲解描述和说明为主,    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智力因素。
⑵图像系统。图像系统是以具有直观形象特点的图示、照片、绘画与形式储存和传递信息。
⑶作业系统。以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性活动的方式来传递教学信息,    亦称技能与实
践系统。
其中,课题系统是源,作业系统和图表系统是流,三者相辅相成。
三、    教材的分类
)    知识中心式教材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坚持建设适应学科课程的需要、    按照知识的逻辑结构编写的
教材,即知识中心式教材。它的特点是以知识为中心内容,    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体系的严密
性。
)    经验中心式教材
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主张以生活为教材替代学科教材,学科教材退居为教学参考书。 经验中心式教材(也叫生活中心式教材)    ,主要特点就是以儿童的个体经验为教材的主线,以人
类的衣食住行等为教材的基本材料,直接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这种教材呈现出的特点是:乡土性、综合性、主体性、经验性。
    人本中心式教材
20世界六、七十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提岀了人本中心式的教材设计思想。以发展学
生的天赋才能及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原则。    他们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和全人发展说,    提倡教材的
“统合化”,即采用自然式综合的方法将分散的学科加以整合。
    建构式的教材
在建构主义课程观的指导下, 形成了建构式的教材设计思想, 要求教材编写者设计合适的主 题和活动,要求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 学习,并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知识。
    范例式的教材
范例式教材诞生于 20世纪50年代,德国学者瓦•根舍因、克拉夫基等人是这种教材设计的 倡导者。以基础的、本质的、有代表性的内容为范例,目的是使学生对“范例”进行主动的学习 探究和归纳推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这种教材的特点是突破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    通过有价值的个别范例反映学科整体,    有
助于解决教材内容庞杂和单纯追求知识传授的问题。
ces学习法    学材式的教材
1995年,日本学者高仓翔教授提岀了教科书作为“学材”的五大功能,由此形成了学材式 教材设计的基本思想。
⑴唤起学习欲望的功能;⑵提示学习课题的功能;⑶提示学习方法的功能;⑷促进学习个性 化和个别化的功能;⑸巩固学习的功能。
四、    英语教材的功能
⑴传承人类文化;⑵实现人才培养;⑶促进教育改革。
学牛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章中学英语教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
一、英语教学理论
(1)语言观
1.结构主义语言观(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 )
索绪尔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基础,    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    结构主义语言观
认为
学习者主要依靠“刺激一反应一强化”模式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因此模仿、重复、强记、句型操 练等机械训练在外语教学中成为练习语言的常用方式。    听说领先、循序渐进等原则尤其在听说法
中运用十分广泛。(语言的结构性)
The con structivist theory believes that lear ning is a process which the lear ner con structs meaning based on his own experien ces.
2.交际语言观或功能主义语言观    (The fun cti onal view of la nguage or The commu ni cative view
of la nguage)
社会语言学认为,    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本质功能,    并提出了 “语言首先是一种表
意的手段”的理论。(语言使用的工具性)
3.交互语言观( The interactional view of language )
交互法中强调的是交互性(in teraction )和动态(dyn amics )两种性质。在具体教学实践当 中,关于以内容为中心的学习和以主体为中心的学习的讨论始终存在。    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
体,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2)语言学习观
1.语言学习理论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ehaviorist Learning Theory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一反应的过程,所以强调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模仿、 强调和重复。机械练习就是基于此理论。
(2)认知学习理论(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依赖自身的内部状态,    对外界情况进行知晓、记忆、思维等一系列
认知活动来进行学习,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重新组织认知结构的过程。    教学中的观察一发现模
式基于此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
社会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    认为许多行为模式都是通过观
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来的,    认为人的思想、    情感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    而且也受间
接经验的影响。
2.认知学习风格
认知学习风格指人们接受、组织和检索信息时表现出的人体差异,    根据这些差异,学习风格
分为场依存型(    Field-dependent learners)与场独立型(    Field-independent learners)审慎型
(Reflective learners ) 与冲动型 (Impulsive learners )分析型(Analytic learners )与综合型 (Global learners)。
(1) 场依存型(Field-dependent learners )与场独立型( Field-independent learners )
“场依存型”的语言学习者在认知上依赖外在参照,受外在环境影响较大,喜欢与人交往, 属于感性型学习者。“场独立型"的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上独立性强,属于分析型学习者,具有较 好的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2)审慎型(Reflective learners )与冲动型(Impulsive learners )
审慎型学习者在解决问题时总是谨慎、    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定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给
出答案。冲动型学习者却相反,他们很少经过仔细全面的考虑,总是急于给出自己的答案。
(3)分析型(Analytic learners )与综合型(Global learners)
分析型学习者考虑问题比较细致,    擅长将信息组织成轮廓清晰的概念集,    出信息之间的异
同,习惯于系统地展示语言材料, 分析推理能力比较强。 综合型学习者重视整体, 思维比较粗略, 反应较快,善于将信息组织成整体,倾向于重视情景的全部,而往往忽略细节和部分间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