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建设
1.2.5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10.专业课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东莞理工学校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项目建设小组
课程编号:
02065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课程
学时:
108
适用对象:
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二年级学生
编制者:
刘建
审核者:
编制日期:
2014-11-05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定位
《Java程序设计》课程是面向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掌握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常用系统类使用,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图形处理,多媒体处理,异常处理,文件和流处理,多线程技术和网络编程技术,为学生后序课程(如:Android开发技术)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职业岗位工作具备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任务
该课程的任务,不只是为了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某种特定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学习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思想,以此拓展学生的软件设计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的软件设计的实际开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力求达到岗位技能和职业标准。
二、职业活动
《Java程序设计》课程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坚持“以企业应用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职业竞岗位目标,变应试为应用”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解构关键职业岗位能力,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
职业活动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如下:
Java程序员岗位职业能力
教学内容(理实一体化课)
Java概述和语言基础
Java入门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编程
异常处理
处理各种异常
图形用户界面
窗体应用程序开发
多线程
多线程的应用
网络通信
网络编程
JDBC
数据库编程
三、课程目标
1、职业关键能力目标
1)掌握Java语言基础
2)熟练掌握对象和类
3)掌握继承与多态
4)熟练掌握数组和字符串
5)掌握Java的异常处理
6)掌握Java的输入/输出
7)了解GUI程序设计
8)熟练掌握Java的集合
9)了解多线程和网络编程
10)掌握JDBC技术
11)了解面向对象的常用设计模式
12)掌握Java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2、职业专门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规范编码和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2)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编程的思维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5)培养团队协作和和谐的沟通能力
3、方法能力目标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相关问题,验证程序算法的正确性和效率。通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和实际项目开发的学
习过程,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认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在实际项目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参加一些编程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所学习的程序设计方法和思想设计具有实用价值的应用程序或网站。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四、课程内容
1.预备知识
学习本课程,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基础、网页设计基础等。
2.核心内容
课程重难点及课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重点()
难点(ABC
学时安排
备注
Java概述
C
C
1
Java语言基础
A
B
4
类与对象
A
A
6
抽象类与继承
A
B
4
接口
A
A
6
多态
A
A
4
内部类
A
B
3
异常
A
A
4
IO操作
A
A
6
集合
A
B
4
图形用户界面
A
B
6
多线程
A
A
4
网络通信
A
A
4
JDBC
A
A
6
合计
java arraylist用法(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一了解)(技能要求:A—熟练掌握;B_掌握;C一了解)
3、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及课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项目设计
教学要求
重点(☆)
难点(ABC)
学时安排
备注
项目一: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的应用
A
A
4
项目二:继承、多态、接口的应用
A
A
4
项目三: 异常处理的应用
A
B
2
项目四:输入输出流的应用
B
B
4
项目五:图像用户界面开发
B
B
8
项目六:多线程的应用
A
A
4
项目七:网络通信的应用
A
A
10
项目八:利用JDBC访问数据库开发
A
A
10
合计
(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一了解)(技能要求:A—熟练掌握;B_掌握;C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