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一支哲学思潮,有其广泛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流派。一般来说,其历史渊源追溯至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后来的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和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存在主义哲学大事。此外,本部分还将关注女性主义者西蒙·波伏娃。
但是,并没有把法给存在主义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这是由于在当代看来,存在主义流派有着太多的学者,但是,他们的观点并不是完全统一的,或者说,他们之间是有很不一样的冲突的,同时,很多学者也并不承认其是存在主义的一份子。
简单来说,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利用现象学的方法把人的真正存在还原为主客分立的人的纯粹意识,再由意识的意向性活动去澄清和展现世界的存在。
存在主义哲学中的相当一部分其实就是对人的存在的认识,而对人的存在结构的揭示就是对一系列人的存在方式的描绘。
存在主义者们并没有把生命抽象化、概念化,而是通过种种情绪化的体验将生命的各种状态充分展现出来,对生命和现实的高度关怀使得他们的哲学充满了浓厚的感情彩。
其主要特征是反对黑格尔式的本质主义,关注具体的存在问题。
他们都反对黑格尔式的对世界和人所做的观念演绎的解释和规定,关注具体的人当下的存在问题。
十九世纪末以前,西方主要思想传统是本质主义,将世界划分为本质与现象。而人类理性的目标和任务就是通过对客体的观察和主体的改造,最终通过现象达到本质,完成人类的使命。
华尔说:“对于萨特而言,存在先于本质是理解存在哲学的基本命题。这一命题是思考的出发点。”
根据这一命题,人的任何身份、地位和对自我的认识,都不能成为限定人本身的理由或几口,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自由就是绝对的。
这样的自由不是政治意义上的自由,而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它意味着沉重的责任,而不是随心所欲的享乐。
一、存在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背景是德国资产阶级在列强争霸中遭遇到严重挫折的时期。战时民不聊生,战后情况更为悲惨。战争末期的各种起义遍及全国,罢工和革命的浪潮高涨,各种社会派别在夺权过程中残酷斗争,许多人在这种社会派别斗争中而惨遭杀害。德国社会弥漫着浓厚的悲观主义情绪。虚无主义和盲目地从痛苦中求重生的情绪大为滋长。
《存在与虚无》一书出现在社会大动荡的二战时期。失败主义情绪笼罩在整个法国上空。萨特本人则亲历了这次战争。他将自在的世界描述成一个混混沌沌的一片虚无,它是一个没有目的、没有原因、没有秩序、没有理性的存在,这个世界让人感到苦闷、烦恼、孤寂、厌
倦、恐惧,甚至让人感到恶心。他认为作为自为的人的意识由于缺乏存在总是追求、趋向存在,这种不断地追求和趋向使得人不断地超越和否定自己和世界,不断地使自己和世界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意识的这种超越性和否定性就是自由,这就是萨特独特的自由有关。1二、主要人物及其观点
在这里主要简单阐述三个人的基本思想:海德格尔、萨特和罗洛梅。
(一)海德格尔的主要思想
关键词:此在、烦、沉沦、向死而生、共在
追问存在,要靠此在——人,这一特殊的存在者。此在的存在叫生存。人“在世间之中存在”(简称在世)。此在在世中,与世内存在者处于一定关系中。人一出生就被抛入这种关系中。这种关系为敞开领域,而打开这个敞开领域的是存在。
人如果按照存在的本来面貌揭示存在,人便是合格的“看护人”。
人在世的存在状态——烦。烦有两种:烦心与烦神。
【人在与不同的事情和物件、人接触的时候,变成不同的样子,】结果,个人的本性脱身而立,人便沉沦、异化了。
人的沉沦状态有闲谈、好奇、踌躇三种状态。人在沉沦状态,人的本质被异化了。
人为了返回本真的状态,要靠一种基本的情绪——畏。人企图逃避这种状态,然而,最终难逃最大的畏——死。
“先行到死中去”
然而,此在在沉沦中也会慢慢滋生出一种“畏”(或者说“烦”)的情绪,也就是对自己沉沦状态的一种不满和逃离。由此体会,此在就开始面对自己的本真状态,开始一种向死而生的筹划过程,进入一种操心谋划状态。
当人们直面死亡,进入了本真存在状态的时候,人们才能抛弃众人世界的平均状态,凸显自己的存在样态,进而可以把自己的存在打通,并去把握、筹划未来的展开。这样的一种存在状态,时间是并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参照关怀,让存在可以把我和规划。
所以,尽管海德格尔强调了本真状态下的自心和规划未来,但并不等于萨特所说的自由选择。他晚年强调的存在的开放性,似乎更加抛弃了他和萨特的思想中的自由意志的成分,走向一种更加兀自存在
的自然状态。
但是,海德格尔的思想有时会被误读为太过于注重自我。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在其观点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词汇:共在。共在——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的社会性的关照
(二)萨特的主要思想
关键词:存在与本质、自在存在、自为存在、自由、选择、责任、异己、自欺与本真性萨特是一位活跃的法国哲学家,他除了教授哲学,还参与社会活动以及书写文学作品。他的名著《存在与虚无》是其存在主义的代表作。而他在去世前1980年在美国激进思想期刊Telos上的对话《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今日的希望:和萨特对话》一般被认为是其思想的概括。
1、存在与本质的关系:
萨特认为,人的存在优先于人的本质,人没有先天的本质,知识一种主观单纯的存在。为了摆脱无助感,人们必须去寻生存的本质和价值,为自己设定存在的状态和理由。因此,
1[1] 郭德君.存在主义人生哲学透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26(3).
人们永远面临着各种选择,选择即人的存在方式。而人们一旦做出选择,一切都可能发生改变,这种改
变可能会影响他人。所以,人们的选择不仅要为自己负责,同时也要为他人和世界负责。其强调,存在先于本质。这是对欧洲传统理性主义主体的翻盘。欧洲传统思想家一直强调人的理性思维的力量,把一套理念观念当作主体的本质。但是,存在主义认为,本质是存在展开之后的结果,而不是先天给定的东西。
2、自欺性:
人不愿放弃自由,却能出种种借口推卸责任,这些借口就是所谓的自欺。
3、自由、选择和责任
萨特推理说,既然存在先于本质,所以个体就是一个真正的自由者,不能相信任何上帝或他者的裁决标准,“他者就是地狱”。人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存在者,也因此是一个彻底的自由者。正如托斯特耶夫斯基所言“如果上帝不存在,什么事情都将是容许的”。
那么,人既然是彻底自由的,没有任何先在的标价值准或抽象的道德伦理体系(尼采早已喊出上帝已死,基督伦理是一种弱者的伦理),他就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未来,进行选择,并对其选择负责。他说“这就是听任的涵义,即决定我们存在的是我们自己。而随同这种听任俱来的就是痛苦。”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人的存在不是本真的存在,而是虚伪、乃至荒谬的存在。他们活在各种道德
伦理的束缚之中,或者是宗教教条之中,逃避自己的内心自由,甚至产生各种担心和焦虑,乃至各种假面具,严重的会出现精神疾病。
所以,根据萨特的作为人本主义的存在主义,消除各种精神异常、乃至扭曲心理行为问题,在于能否创造一个环境,让人们直面自己的心灵,自然流露自己的追求,面对自己的各种念头,然后勇敢地作出选择,并通过他人见证自己的选择,负责人地行动,就会由一种虚假的存在,走向一种本真的存在状态。
4、他人即地狱
他人即地狱豆瓣这句话出自萨特的戏剧《隔离审讯》。戏剧主人公,他们无法处理自己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企图获得他人的承认,而忘记了自己的自由和责任,这种自欺的方式,使人在他人的眼光下变成自在之物,而放弃了作为人的自为的存在。
戏剧《间隔》故事发生在地狱——一间第二帝国时代款式的客厅里。主要人物是三个灵魂——人死后的灵魂。男主人公加尔散省钱品质卑劣,虐待妻子,在战争中因临阵逃脱遭毙。怒主人公丝黛尔财迷心窍嫁给一老者,后与情人生下一女,并亲手将其女溺死。她自己也因病而死。另一女主人公伊内丝是个同性恋者,因煤气中毒而身亡。
说到底就是这样一种逻辑:我需要他人,但是他人满足不了我的需要,反而可能因为自己的需要而伤害我,所以他人就是地狱。
他人就是地狱:首先,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那么他人便是你的地狱。其次,如果你不能正确毒地唉他人对你的判断,那么他人的判断就是你的地狱。第三,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那么你也是自己的地狱。
有神论的地狱,在萨特看来,并不是真正可怕与恐怖的地方,真正可怕与令人恐怖的,是因“别人”造成的“异己现象”。
5、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
萨特把存在分为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自在的存在是物的存在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归结为:它存在,不需要理由,它的存在是一个事实,一种状态。而人的存在,是一种自为的存在。人的存在不是“是其所是”的无意识,而是有意识的自为存在。这种自为的存在有两个重要的特征:自我否定和自由。
在萨特看来,存在优先于本质、存在又分为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指的
是外部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虚无。自为的存在指的是人的意识,是真实的。自在的世界只能作为自为的世界的阻力。就本体论而言,个人的到的抉择所决定的个人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出发点,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因而,个人自由就等同于个人存在。
然而,在当代世界,人的劳动所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已成为支配人和奴役人的、与个人相敌
对的、异己的力量。自然界、其他人、自己,都成为异己力量,限制着自由、紫薇存在,迫使人在肉体死亡之前,思想、意识即已死亡,或极易死亡。或者说,决定着人的本质的存在,即已死亡,或极易死亡。
Ps:《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三)罗洛梅的主要思想
1、存在分析观
罗洛梅关于人的存在的观点最为核心的是存在感。所谓存在感,就是指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就是他具有自我存在的意识。自我意识是对自身的体验,如感受到自己沉浸到自然万物之中。存在感是通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核心线索。
存在的本质就是存在于世(being-in-the-world)。人与世界是不可分的整体;人的存在始终是现实的、个别的和变化的;人的存在是自己选择的。
人存在于世表现为三种存在方式:存在与周围世界之中,存在于人际世界之中,存在于自我世界之中。
存在的特征:1)自我核心,人以其独特的自我为核心。2)自我肯定,人保持自我核心的勇气。3)参
与,在保持自我核心的基础上参与到世界中去。4)觉知,人与世界接触时所具有的直接感受。5)自我意识,人特有的觉知现象,是人能够跳出来反省自己的能力。是人类最显著的本质特征。6)焦虑,人的存在面临威胁时所产生的痛苦的情绪体验。
2、存在人格观
其强调要将人的经验视作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对象,而不应仅仅专注于外显的行为和抽象的理论解释。
人格结构:自由(人的行为实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进行的)、个体性(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社会整合(个人在保持自我独立性的同时,参与社会活动,进行人际交往,以个人的影响力作用于社会,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不等于适应)、宗教紧张感(罪疚感、心理紧张、推动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四个阶段。纯真阶段、反抗阶段、平常阶段、创造阶段
3、存在主题观
原是生命力:驱动力量,基本原型功能。
爱:推动人与索爱的人或物相联系,结为一体。爱具有善和恶的两面,它既能创造和谐的关系,也能造成人际间的仇恨和冲突。
焦虑:个体作为人的娥存在的最根本价值受到威胁,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由此引起的担忧便是焦虑。
勇气:自我肯定是指人保持自我核心的勇气。现代社会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是,人并非禁锢自己的潜能,而是人由于害怕被鼓励,从而置自己的潜能于不顾,去顺从他人。
神话:是传达生活意义的主要媒介。
4、存在观
的目标:使患者重新发现并体认自己的存在。加强病人的自我意识,与病人一起,发掘病人的世界,认清其自我存在的结构与意义,由此解释病人为什么选择目前的生活方式。
的原则:礼节性、体验性、在场性、行动。
的阶段:愿望阶段、意志阶段、决心与责任感阶段。
Ps:《人的自我寻求》
三、对社工的影响
1、Thompson基于此的社工实务架构
原则一:自由和责任是人类经验的主要基石。
对应的实践含义:避免把案主的行为看成是已决定的,或不能改变的;寻案主能够选择的生活领域,并帮助他们。识别那些限制他选择的情景要素,排除这些限制。
原则二:自由既是一种解放,也是一种负担。
对应的实践含义:把自由的负面—焦虑、恐惧、自欺,转换成正面,如自我控制、信心、自尊和真实性。
原则三:真实性是解放的关键,自欺则是其反面。
对应的实践含义:社工努力促进案主进入真实的存在状态,相信这样才能带来案主生活的自我控制和改变。
原则四:存在被体验为无能为力,责任必须为每个人所接受。
实践含义:社工必须帮助他们尽可能在任何受限制领域中承担责任,这样才能进一步承担更多的集体责任。
原则四:存在主义需要一段共享的主观历程和一个伙伴取向。
实践含义:起始点是接受并认识安主对他们经历的感受,并分享行动承担责任的过程。
原则五:识别并管理权威/控制/法律责任和创造性、非指令工作之间的张力。
实践含义:理解并思考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的复杂冲突,把其统一于认识到案主的自由和责任的总体性观点冲突之中。
原则六:存在社会运动。
实践含义:社会工作寻求发展和进步而非四分五裂。
原则七:存在的自由和自我创造的过程是政治解放的基础。
实践含义:要先实现存在的自由和自我创造,然后才能实现政治解放。
显然,汤普森的存在主义社会工作观点过多受到了萨特的影响,把人的存在本质理解为一种自由的选择和积极承担责任。这可能和社会工作的价值更加相关,显得有积极意义。但是这么处理,是否真正体现一种存在状况,却有待商榷。实际上,海德格尔的本真存在是认识到自己的存在限制(向死而生)而产生的一种“烦”,然后由此开始讨论众人之沉沦,开始谋划自己的人生。而且,晚年海德格尔强调存在的开放性,更注重非人为控制的自然多元可能性,而不是一种自由选择的理性主义方案。
2、案主自决
3、助人自助
4、迫不得已?自我设限
案主认为被动地、没有余地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想法,是一种不可取的自欺行为,它将有碍于当事人正确认识事件,使其自身偏离本真性,从而看不清生活的意义。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是让案主直面并接受自由和行动所带来的令人敬畏的责任,洞见到自己生活的非本真或自欺成分,从而做出决定,寻求改变,转向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