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教育模式的教学探讨与实践
作者:罗婷 严金龙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34
        摘要:基于OBE教育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以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课程为例,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明确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建立与专业培养能力的关联(定义学习产出);教学如何从教师单一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转变(实现预期学习产出);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业考核模式(评估学习产出),进行了探讨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达到本专业毕业生毕业要求的能力及素质。
        模块化教学关键词:OBE;教育模式;教学实践;环境监测;仪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4-0153-02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模式是一种基于成果或产出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它是一种基于实现学生特定学习产出的教育过程”[1]。目前,OBE理论主要被应用在工程教育领域中[2],其主要原因是OBE模式的理念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一致。地方工科院校所培
养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主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企业关注的是毕业生对工程知识的熟练掌握与灵活应用,关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岗位的需求。而OBE模式正是突出强调这一点,通过预期学习产出教育投入与教育过程评估学习产出线路[3],来达到培养工程人才的目的。它是以毕业生学习产出为出发点,遵循逆向式设计原则,反推出学生需要接受什么样的知识以及如何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一点正体现了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与企业的契合点。所以,以OBE理念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国内地方工科院校广泛关注的焦点。
        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对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环境治理等环保领域是必不可少的。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讲授理论课的基础上,还设计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实践技能水平和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工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但学生现在存在对实验操作不够重视,对待实验的态度也只是敷衍过去,对实验技能掌握差等现象。因此,基于OBE教育理念,我院对这门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索。
        一、明确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建立与专业培养能力的关联——定义学习产出
        OBE定义学习产出是指确定学习者预期学习需要和目标,这是首要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在改革中将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专业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起来,一改传统教学的专业培养能力与课程培养能力相脱节的局面。目前,我院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与《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课程相对应的培养目标有:(1)具有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环境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系统的环境工程实践学习经历,能够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施工与运营;(2)具备模拟和预测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设计和实施环境工程实验,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3)具备撰写报告、陈述发言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根据专业培养学生能力以及课程本身特点,制订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本课程而言,课程目标与专业目标对应如下:(1)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知识,初步理解环境监测与环境污染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发现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对应专业培养目标12);(2)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操作分析仪器的能力(对应专业培养目标2);(3)掌握环境介质的布点、采样,以及样品分析的方法,掌握数据采集、处理、报告撰写的流程,具备一定的方案制订及分析能力(对应专业培养目标123);(4)掌
握常规环境污染物采集、前处理、及测定方法,具备一般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应专业培养目标13)。
        二、教学如何从教师单一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转变——实现学习产出
        依据OBE教育理念,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产出类型,改革教学内容,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教学,基于学习科学理论创造丰富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有效的实现预期学习产出。
        1.教学内容。依据本课程特点,我们对现在的知识结构进行了整改,改为模块化教学。通过对各种污染因素、各类监测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等理论与技术问题,从而培养其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能力。为了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教学内容改革中,坚持教学内容与国家重大环境问题、国际热点环境问题紧密结合的原则,敢于把最新的内容及时做成教学课件,放到课堂中讲解。将热点环境监测问题引入授课、考查、参观、讨论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与时代同步,与实践相联,为今后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提供知识和能力的支持。
        2.教学方法及手段。对于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这样一门多学科交叉,监测方法机理复杂,同时时代感强、实践性强的课程,仅停留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是不够的。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网络课堂、网上答疑、定期考核和课外沟通等多种教学方式协调整合。注重调动学生的课内外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将课件制成网络版,教学大纲、授课方案、习题、助学系统、参考文献及多媒体课件等都在网上公开,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可以实现远程教育。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实践技能水平和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工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在不断整合、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使实验、实践性教学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提高实验教学内容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此外,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直接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必不可少的场所。目前,我院已与江苏省盐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盐城滩涂湿地保护中心、盐城市环保产业园、江苏华晖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环境专业的毕业实习基地,使各实习基地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环节。
        三、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业考核模式评估学习产出
        “评估学习产出OBE教育模式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评估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应具备的毕业要求,是否掌握了将来工作需要的能力以及达到的素质。因此,课程评价的目标应以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同时在评价中关注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考查。本课程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为目标,不断改革考试、考查的传统模式,发挥考核的反馈功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业绩,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主要采用测验、问卷、项目、作业、报告等多样化评价方法,动态的评估学生发展水平,最后对学生实际学习产出进行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此外,根据学习产出评估反馈信息进行不断地持续整改,以达到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包能胜,陆小华,熊光晶,陈严.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2]海莺.基于OBE模式的地方工科院校课程改革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