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教学内容
6.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科培训”:在科内护理实训基地仿真环境下,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某一疾病护理的培训任务。
“临床见习”:医院见习临床护理工作过程。
“综合实验”:按科室见习进行“护理综合培训”,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仿真演示护理工作过程,请带教老师评价。
“项目评价”:学生通过“护理综合训练”,由带教老师检查。上述每个环节,均有25%的评价分值,累计各个环节分值,为学生实训考核成绩。
4、理论实践一体化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做”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医学知识指导护理实践的综合能力。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护理专业学生分为高、中、初起点三类。,接受知识能力不一样,灵活度不够,沟通能力较弱;,有的甚至在临床工作过一段时间,故接受新的医学知识较
快,但比较散漫;
教法1:案例导入法——中专起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临床案例。但高中起点、初中起点学生理解临床案例比较吃力,此时,最好配合模拟演示或播放案例视频。教法2:围绕案例展开理论教学——对高中起点、中专起点学生可以直接围绕案例展开理论教学;而对初中起点学生则要注意利用、箭头图、模型等深入浅出地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启发学生思考。
教法3:围绕案例设计实践教学——对高中起点、中专起点学生可以先启发学生根据发病机制、病因等讨论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然后教师仿真演示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学生进行模拟训练;而对初中起点的学生可以先请教师仿真演示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然后再归纳总结、模拟训练。调动学生动手训练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教法4:临床见习——见习时,要提醒高中起点学生注意与病人、临床老师沟通,提醒中专起点学生注意规范护理行为,提醒初中起点学生注意将临床实践与理论
知识相结合。
教法5:护理综合实验——进行护理综合实验时,要求高中起点、中专起点学生
能比较完整的展示临床诊治过程、临床护理工作程序,重点表现如何进行护患沟通;只要求初中起点学
生能完整的展示临床护理工作过程,能规范护理行为。教法6:临床实习——临床实习时,提醒高中起点学生学会在临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学会与人交流;提醒中专起点学生注意严格要求自己;提醒初中起点学生注意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做到勤学好问。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一、开发、运用模拟现实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
“电脑控制的综合模拟人”、“网络心肺听诊教学系统”、等,为学生营造了探索、自学的仿真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热情。
师生互动
模块化教学模拟护理操作系统
(1)氧气吸入法护理(2)呼吸机使用护理
(3)血糖仪使用护理
6、《内科发病机制
(1)闭合性气胸(9)肺气肿、肺动脉高压
(2)交通性气胸(10)左心衰竭
(3)张力性气胸(11)右心衰竭
(4)心绞痛(12)肝性脑病
(5)心肌梗死(13)肝硬化、门脉高压
(6)急性胰腺炎(14)偏盲
(7)急性脑血管疾病(15)心导管检查
(8)癫痫(16)内窥镜检查
1分钟案例
(1)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2)肺源性心脏病
(3)慢性(Ⅱ型)、肺性
(4)
脑病
(5)支气管哮喘(6)急性左心衰竭
课程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