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M智能模块的电路设计原理
1、引言
电力系统中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开关元件主要是晶闸管和GTO。但是,随着近年来双极功率晶体管及功率MOSFET的问世以及生产技术的成熟,这些开关元件凭借自身优越的性能逐渐替代了晶闸管和GTO,并朝着节能、轻便、小型化的方向迅速发展。IGBT-IPM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模块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将IGBT单元、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等结合在一个模块之中,利用这些优越的特性可极大地提高实际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可简化设计的难度,缩小装置的体积。
图10-1
2、IGBT智能模块的主要特点
与过去IGBT模块和驱动电路的组合电路相比,IGBT-IPM内含驱动电路且保护功能齐全,因而可极大地提高应用系统整机的可靠性。本文将要介绍的是富士电机最新推出的R系列IPM智能功率模块7MBP100RA-120的主要特点和使用情况。它除了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优点以外,还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内含驱动电路。该模块同时具有软开关特性,可控制IGBT开关时的dV/dt和浪涌电压;用单电源驱动时,无需反向偏压电源;并可防止误导通。关断时,IGBT栅极低阻抗接地可防止噪音等引起VGE上升而误导通;模块中的每个IGBT的驱动电路都设计了最佳的驱动条件。
●内含各种保护电路。每个IGBT都具有过流保护(OC)、负载短路保护(SC)、控制电源欠压保护(UV)和过热保护(OH)等功能。
图10-2
●内含报警输出功能。当出现上述保护动作时,可向控制IPM的微机系统输出报警信号。
●包含有制动电路。内含制动单元的IPM模块,用此单元可以抑制PN端子间的电压升高。
图10-1为该IGBT-IPM智能模块的内部结构图,图中的前置驱动部分包括驱动放大、短路保护、过流保护、欠压闭锁、管心过热保护等功能电路。图中,各个引脚和端子的标号列于表1。
表1 IGBT-IPM智能模块的脚及端子标号
端子标号
模块电源图片
内    容
P,N
经过整流变换平滑滤波后的主电源Vd的输入端子。P:+端,N:-端
B
制动输出端子:再生制动电阻电流的输出端子。不用时,建议接到P或N上
U,V,W
模块的3相输出端子
(1)GND U,(3)Vcc U
U相上臂控制电源Vcc输入。Vcc U:+端;GNDU:-端
(4)GND V,(6)Vcc V
V相上臂控制电源Vcc输入。Vcc V:+端;GNDV:-端
(7)GND W,(9)Vcc W
W相上臂控制电源Vcc输入。Vcc W:+端;GNDW:-端
(10)GND,(11)Vcc
下臂公用控制电源Vcc输入。Vcc:+端;GND:-端
(2)U,(5)V,(8)W
下臂U,V,W相控制信号输入
(13)X,(14)Y,(15)Z
下臂X,Y,Z相控制信号输入
(12)DB,(16)ALM
DB为下臂相控制信号输入,ALM为保护电路动作时的报警信号输出
图10-3
3、IGBT智能模块电路设计
IGBT智能模块的电路设计主要分为主电源部分、光耦外围控制部分、缓冲电路部分及散热部分。下面分别对这四部分的设计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
3.1主电源电路
常见的IGBT-IPM模块有很多不同的系列,每一系列的主电源电压范围各有不同,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其应用场合的电压范围。600V系列主电源电压和制动动作电压都应该
在400V以下,1200V系列则要在800V以下。开关时的最大浪涌电压:600V系列应在500V以下,1200V系列应该在1000V以下,根据上述各值的范围,使用时应使浪涌电压限定在规定的值内,且应在最靠近P、N端子处安装缓冲器(如果一个整流电路上接有多个IGBT模块,还需要在P、N主端子间加浪涌吸收器)。虽然在模块内部已对外部的电压噪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由于噪声的种类和强度不同,加之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误动作或损坏等情况,因此需要对交流进线加滤波器,并绝缘接地,同时应在每相的输入信号与地(GND)间并联1000pF的吸收电容。
3.2 光耦外围控制部分
与主电源电路不同,外围控制电路主要针对的是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弱电控制部分。由于模块要直接和配电系统连接,因此,必须利用隔离器件将模块和控制部分的弱电电路隔离开来,以保护单片机控制系统。同时,IGBT模块的工作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有效、及时的控制信号。所以,设计一个优良的光耦控制电路也是模块正常工作的关键之一。根据IGBT的驱动以及逆变电路的要求,模块内部的IGBT控制电源必须是上桥臂3组,下桥臂1组,总计4组独立的15V直流电源。图9-2是一种推荐的光耦驱动电路。
图9-2中给出了几种典型光耦驱动电路,其中三极管与光耦并联型电路对光耦特别有利。下面是控制输入的光耦规格要求:
●CMH=CML>15kV/μs或10kV/μs
●TPHL=TPLH<0.8ms
●CTR>15%
推荐的光耦有:
HCPL-4505,HCPL-4506
TLP759(IGM),TLP755等。
一般情况下,光耦要符合UL、VDE等安全认证。同时最好使光耦和IGBT控制端子间的布线尽量短。由于初级和次级间常加有大的dv/dt,因此,初、次级布线不要太靠近以减小其间的耦合电容。在使用15V的直流电源组件时,建议电源输出侧的GND端子不要互联,并尽量减少各电源与地间的杂散电容,同时还应当确保足够大的绝缘距离(大于2
mm)。光耦输入用的10μF及0.1μF滤波电容主要是保持控制电压平稳和修正线路阻抗的稳定,其它地方的滤波电容也很必要。另外,控制信号输入端与Vcc端应接20kΩ的上拉电阻,在不使用制动单元时,也应该在DB输入端与Vcc端接20kΩ的上拉电阻,否则,dv/dt过大可能会引起误动作。图9-3为控制信号的输入电路。其它三组上桥臂控制信号输入电路与图9-3相同,但3组15V直流电源应分别供电。而下桥臂的4组,则共用一个15V直流电源。
3.3缓冲电路
缓冲电路(阻容吸收电路)主要用于抑制模块内部的IGBT单元的过电压和dv/dt或者过电流和di/dt,同时减小IGBT的开关损耗。由于缓冲电路所需的电阻、电容的功率、体积都较大,所以在IGBT模块内部并没有专门集成该部分电路,因此,在实际的系统之中一定要有缓冲电路,通过电容可把过电压的电磁能量变成静电能量储存起来,电阻可防止电容与电感产生谐振。如果没有缓冲电路,器件在开通时电流会迅速上升,di/dt也很大,关断时,dv/dt很大,并会出现很高的过电压,极易造成IGBT器件的损坏。因此,缓冲电路不仅在IGBT模块中需要,在SVG系统的整流电路中也同样需要。
图10-4给出了一个典型的缓冲电路,有关阻值与电容大小的设计可根据具体系统来设定不同的参数。
图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