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和影像处理
摘要: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和影像处理。首先,将简要介绍航空摄影测量的原理和技术。接着,将介绍摄影测量中常用的航空影像获取方法,并解释如何选择合适的摄影仪器和参数。然后,将详细描述摄影测量的数据准备和处理步骤,包括摄影控制点的布设、像片室内外定向和数字摄影测量模型的建立。最后,将探讨影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包括图像增强、建筑物提取和三维重建。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了解整个航空摄影测量和影像处理流程,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一、航空摄影测量的原理和技术
航空摄影测量是一种利用航空影像进行地物测量的方法。它利用航空摄影机从高空拍摄地面影像,再通过一系列的测量和处理步骤,获取地面上物体的准确位置和形态信息。
航空摄影测量的核心原理是相对位置的测量。通过摄影机的前方交会几何原理,将地面上的物体影像与空中像片上的控制点进行测量和匹配,从而确定物体的几何位置。同时,航空摄影测量还依赖于像片定向方法,通过外业摄像控制点和内业像点测量,建立摄影测量模型,进行像点坐标的计算和像片的定向。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它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同时,随着无人机的发展,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成为现代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航空影像获取方法及仪器选择
航空影像获取是航空摄影测量的关键步骤之一。通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航空影像,包括有人飞行器、无人飞行器和卫星影像,具体选择方法需要根据测量需要、成本和时间等因素进行决策。
有人飞行器一直是获取航空影像的主要方式。传统的有人飞行器包括飞机和直升机,它们通常搭载专业的航空摄影仪器,能够获取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无人飞行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获取航空影像的新兴方式。它们可以实现低空飞行,比有人飞行器更灵活、经济,并且可以搭载高分辨率的数字摄影仪器。卫星影像则是获取大范围航空影像的一种选择,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测量需求。
直方图均衡化的基本原理
在选择航空摄影仪器和参数时,需要考虑测量精度、航向侧向角、焦距和像幅等因素。高精
度的摄影仪器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影像测量结果;较小的航向侧向角和较大的焦距有助于提高像点位置的精度;同时,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像幅,可以保证获取到足够多的地物信息。
三、摄影测量数据准备和处理步骤
摄影测量数据的准备和处理是航空摄影测量的重要环节。首先,需要在地面上布设摄影控制点,这些控制点具有已知的坐标信息,用于外业摄像控制点的测量和内业像点的校正匹配。摄影控制点的布设应根据地物分布、影像采集区域和测量精度要求进行合理规划。
接着,进行像片室内外定向。外业摄像控制点通过测向和距离测量,计算出摄影测量模型的外方位元素,包括摄影中心的空间坐标和摄影方位角。内业像点则通过像点校正匹配和摄影测量模型的内方位元素计算,获取像点的地面坐标。外业和内业的定向数据应根据摄影测量精度需求进行精细控制和调整。
最后,根据摄影测量模型,进行数字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是通过解算摄影测量模型中的内外方位元素,计算像点的地面坐标。数字摄影测量涉及较多的数学计算和图像处理技术,需要熟练掌握相关软件和算法。
四、影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影像处理是航空摄影测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提取和分析航空影像中的地物信息,实现图像增强、目标识别和三维重建等功能。
图像增强是影像处理的一项基本任务。它通过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调等参数,使得图像更加清晰和易于观察。常用的图像增强技术包括直方图均衡化、滤波和颜校正等。
建筑物提取是航空摄影测量中常见的应用之一。通过分析航空影像中的建筑物特征,可以提取出建筑物的位置、形态和类型等信息。建筑物提取技术包括基于像素的分割方法和基于特征的分类方法等。
三维重建是利用航空影像进行地物模型的构建和可视化。通过分析航空影像的立体视差和摄影模型,可以计算地物的三维坐标和形态信息。常用的三维重建技术包括立体视差计算、体视投影和纹理映射等。
总之,航空摄影测量和影像处理是一门复杂而有深度的学科。通过了解航空摄影测量的原理和技术,选择合适的仪器和参数,以及掌握数据准备和处理步骤,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地物测
量。影像处理则能提取和分析航空影像中的信息,为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帮助,鼓励读者通过实践和探索,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应用航空摄影测量和影像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