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数分布直方图》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第十九中学戎利华
教材分析:频数分布直方图是《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最后一节课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数据的表示,数据的表示是指利用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的特征,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体会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作用和优点,为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整理的方法,知道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或分组,会统计数据出现的频数,能计算频率,列频数分布表,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选取学生感兴趣、熟悉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出频数分布直方图整理数据的优势,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定义及画法;
2、会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树立统计分析观念,了解统计的作用.
教学重点:如何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教学难点: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应用.
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条形图的区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我校统计了八年级一班50名学生的身高(单位:cm,结果精确到1cm),数据如下:
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可以将50个数据整理分组后,得到这样的频数分布表:
设计意图:频数分布直方图是在上节课学习了频数分布表的基础上对数据的另一种直观表示,所以先用一个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既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知识,又为下面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频数分布直方图
为了更加直观表示这50名同学的身高分布情况,我们还可以画出这样的图形:首先画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横轴表示身高,根据组距划分出各个小组;纵轴表示频数,根据各小组频数的大小情况确定单位长度代表多少,这个问题的频数依次为7,12,8,14,6,3,因此确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3,最后以组距
为底,频数为高画出每个小长方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直方图能直观形象地显示各组频数的分布情况,又能清晰看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三、总结新知-------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1、求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确定组数和组距;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四、辨析新知--------频数分布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区别一:横轴上的数据不同
频数分布直方图在横轴上的数据是连续的,是一个范围;条形统计图在横轴上的数据就孤立的,是一个具体的数据;
区别二:图中各长方形画法不同
五、运用新知--------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应用
统计八年级若干名学生每分钟跳绳次数,并绘制成如下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这个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数据分组时,组距是多少?
2、本次共统计了多少名学生的
跳绳次数?
3、从左向右数第四组的频数、
频率分别是多少?
分析:
1、组距对应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横轴上,观察横轴可以清楚知道组距是20;
2、一共统计了多少名学生?这需要到各个小组的频数,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
可以直观地看出各组的频数依次为5,10,20,15,10,这5个小组的频数之和是60,所以一共统计了60名学生的身高;
3、第四组的频数是15,根据频率定义和第2问可以算出频率是0.25;
频数分布直方图在实际问题中比较简单,只需要会看直方图,看懂直方图即可.
六、总结和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频数分布直方图,掌握了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及步骤,了解了直方图的优势及特点;体会到数形结合及类比的数学思想,这正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整理50名学生的身高的数据为情境引入课题,利用上节课所学列出频数分布表,引发学生思考:能否更直观的表示这些数据呢?一步步教给学生如何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得出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定义,了解直方图的优势是直观形象表示数据;然后总结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辨析直方图和条形图的区别,真正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定义、画法及特点;最后一个练习让学生运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总结提升部分从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反思,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