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珠晖区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作者:李何斌
来源:《乡村科技》2020年第07期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而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是构建此种社会格局的有益探索。基于此,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在立足“标准化建设”构筑社区框架、立足“制度化管理”推进社区工作、立足“流程化运行”办理社区事务上下足工夫,本文对此进行总结。
        [关键词] 社区;网格化;社区框架;社区事务
        [中图分类号] D6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7-27-2
        2014年,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委高度重视,立足“建设标准化、管理制度化、运行流程化”,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多方参与,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1 立足“标准化建设”构筑社区框架
        衡阳市珠晖区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厘清了改革思路,明确了建设目标,抓实了标准化建设,构建了社区基本框架。一是社区规模标准化,打造“半小时服务圈”。按照“街巷定界不交错,方便服务管理和高效合理利用行政资源”的原则,将26个社区调整合并为17个,基本形成了井字格和方块格,解决了社区“犬牙交错”和“插花地”现象,构建了社区居民“步行半小时服务圈”。同时,以300户或1 000人为标准,又细分为“单位型”“小区型”“街巷型”三类单元网格共230个,形成了“大网套小网”“网中有网”、既清晰又严密的管理格局。二是组织机构标准化,强化党的领导核心。改革前的社区居委会基本上是职能部门的“腿”,哪个部门给钱,就为哪个部门服务,没有将主动贴近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关键因素在于党组织的领导不到位。为此,珠晖区组建了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的“一委一会三站一办”组织机构,实行社区党工委总揽,其他机构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推进单元网格管理模式建设,形成了“单位型”单元网格自我管理、“小区型”单元网格“一部一委一会”管理、“街巷型”单元网格“一部一组一会”管理的模式,每个单元网格明确一名社区党工委委员为联系领导,协调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三是社区编制标准化,建设“零距离”为民服务队伍。充分利用和整合街道办事处、社区现有行政资源,按照社区党工委7~9人、“三站一办”14人、居委会5人、每个单元网格1人的标准,合理设置社区编制,每个社区工作人员在25~35名,把他们的办公
桌搬进社区,工作关系前移到第一线,建设了一支“零距离”为民服务队伍。四是社区用房标准化,拓展便民服务空间。投入500余万元对社区用房进行升级改造,全区17个社区办公用房全部达标,面积1 000 m2以上的达到4个。全面清理职能部门延伸到社区的科室设置,统一社区功能科室,建设社区“一厅一校两栏三站七室”,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功能,拓展了服务空间。五是经费保障标准化,保障社区工作运转。加强社区经费保障,将下沉到社区的工作人员经费和工作事项经费下拨到社区。2014年,每个社区工作经费增加至30万元,下沉人员经费120余万元全部下拨到社区,网格管理员工资、社会保障等待遇500余万元纳入财政保障。
        2 立足“制度化管理”推进社区工作
        衡阳市珠晖区在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明确职能职责,细化工作考核,各项工作“掷地有声”。一是明确街道、社区职责定位,调整工作职能。调整街道办事处工作职能,做到重心下沉、责任下移、服务事项下放。明确社区不再承担经济工作任务,促使其按照社区服务准入制度和服务清单,承担民生服务、城市管理、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等职能,履行好为民服务职责。二是明确社区内设岗位职责,增强针对性服务。进一步明确社区“
一委一会三站一办”岗位职责,社区党工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社区居委会和“三站一办”按照各自职责开展服务管理工作。网格管理员按照“12345”(一联系、两巡查、三走访、四掌握、五清楚)的工作要求,认真履行“五责八岗”,重点清查掌握网格内流动人口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重点管理人员、特殊家庭等基本情况台账和矛盾纠纷台账,做到“一口清”;深入网格走访,倾听居民心声,了解社情民意,回应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居民的每句话有人听,每个诉求有回应”。三是建立严密考核体系,保障任务完成。改变原有考核方式,建立三级考核体系:将社区工作单列一个类别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赋予社区对职能部门履责情况、办事效率等方面的“逆向”考核权,有效解决了众办事在部门中“打转转”的现象;强化街道办事处、社区考核职能,拿起尺子、鞭子、镜子抓好社区工作和人员考核。区网格办制定下发《社区网格管理员工作实绩考核细则》,指导各社区网格管理站对网格管理员开展工作考核。通过建立完善多层次考核体系,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保障了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四是强化治安防控体系,提升众安全感。平安和諧幸福家园,离不开大家的参与,为提升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建立健全治安防控长效机制: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每晚到大街小巷开展“我为人人巡一夜,人人为我巡一月”的义务巡逻;整合治安巡逻大队、特警大队、法检公司等政法单位警力警车,开展“白天见
、晚上见警灯”活动;在单位院内、开发小区和背街小巷安装视频监控,加强城区社会面的管控。
数据库管理员工资        3 立足“流程化运行”办理社区事务
        一是“发现上报、受理派遣”环节,快速交办问题。网格管理员每天到网格开展巡查,并将巡查发现的问题、事件建立台账,实行“三级调处”。一级为网格现场调处,对社区职权范围内的事项,网格管理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二级为社区交办调处,对网格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根据问题类别,由社区党工委组织协调,交办给社区“三站一办”解决;三级为区级部门调处,对涉及区级职能部门职责的问题,及时上报系统平台,分流交办给相关职能部门,限期解决。对职能部门不认真履责、未及时解决的问题,或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问题,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签发交办。二是“处置反馈、任务核查”环节,高效解决问题。相关部门收到派单后,立即派员在规定的期限内处置到位并将处置结果反馈到区网格办,社区网格管理员再次到现场对处置情况进行核查上报。三是“事件归档、考核评价”环节,做到事事有回应。建立问题管理台账,将网格上报问题交办情况、职能部门办理情况、社区网格核查情况等基本情况全面登记在册,作为各层面接受区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各项目标任务和交办的问题、事件全程跟踪督办,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应”。
        作者简介:李何斌(1984—),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