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设计》部分参考答案
一、课后习题部分
习题1  P25
1.网络工程的定义是什么?
答:(1) 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网络系统的设计、建造和维护的过程,即将工程化应用于网络系统中。
(2) 对(1)中所述方法的研究。
2.与网络工程有关的工作可以分为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选择系统集成商或设备供货商
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逻辑网络设计
物理网络设计
系统安装与调试
系统测试与验收
用户培训和系统维护
4. 详细描述网络工程的系统集成模型。为何将该模型称为网络设计的系统集成模型?该模
型具有哪些优点?为何要在实际工作中大量使用该模型?
答:
7.给出网络系统的层次模型以及各层次的主要功能。为什么说该层次模型对网络工程的实施
具有指导作用?
系统集成四层模型是总结大量的网络信息系统工程经验后,经过分析提升提出来的,较全面地覆盖了完成设计和管理实施网络信息系统的全过程。该模型与实际工作的主要过程一致,简明、易操作。按照此系统集成四层模型来规划和设计网络信息系统,便于划分子系统和确定接口参数,便于管理和控制网络信息系统的质量,使网络信息系统成为有机的整体,更有效地实现网络信息系统的应用目标
13. Microsoft Project主要功能是什么?它有哪些主要视图?这些视图的主要功能是什么?Project对网络工程项目进行规划和管理
功能: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对项目计划进行管理,交流项目状态,以及报告项目信息。与Microsoft Project Server 配合使用时,它还具有企业资源管理功能和公文包管理功能,如实时报告和方案分析工具。这些工具能使项目经理和业务决策人查看他们所在的部门或整个单位的项目和资源信息。
主要视图:
甘特图视图:甘特图视图是以工作表和条形图的形式显示基本的任务信息。
跟踪甘特图:以图形化的方式查看任务的同时也可以访问有关部门任务的详细状
任务分配状况视图:任务分配状况视图显示了资源完成的任务工时,它给每项任务列出了分配给该项任务的资源,以及每项资源在各个时间段内完成的具体工时
日历视图:日历视图是以月为时间单位的日历格式,用天或周来计算任务时间
网络图视图:主要以流程图方式来显示任务及其相关性。在网络视图中可以输入任务信息,但是不能够改变任务的相对位置
资源工作表视图:它主要采用电子表格的形式来显示有关资源的信息
资源使用状况视图:它主要是可以一次性查看所有资源的分配信息
资源图表视图:它主要显示的是单个资源的分配信息。以直方图的形式显示出了某一特定天内的资源总工时
习题2  P64
3.网络中节点与链路有哪些连接方式?这些方式对通信的方式有哪些影响?
点对点:一条物理链路有时仅与一对结点相连
多点接入:多于两个结点共享同一条链路
5.因特网具有哪几个层次?局域网、接入网和广域网各对应于哪些层次?在哪个层次通常会
使用哪种节点与链路?
6.二层交换机具有哪些技术特点?适用于什么场合?
交换机比路由器的效率要高
交换机只是用于数据链路层的寻址用于临近网络的互联
如果要连到广域网还得接路由器
但是交换机的在内网的工作效率是明显比路由器高的
7.简述交换机与网桥的区别与联系。为什么交换机具有增加总带宽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否有
特定的应用场合?
局域网交换机的基本功能与网桥一样,具有帧转发、帧过滤和生成树算法功能。但是,交换机与网桥相比还是存在以下不同:
1、交换机工作时,实际上允许许多组端口间的通道同时工作。所以,交换机的功能体现出不仅仅是一个网桥的功能,而是多个网桥功能的集合。即网桥一般分有两个端口,而交换机具有高密度的端口。
2、分段能力的区别
由于交换机能够支持多个端口,因此可以把网络系统划分成为更多的物理网段,这样使得整个网络系统具有更高的带宽。而网桥仅仅支持两个端口,所以,网桥划分的物理网段是相当有限的。
3、传输速率的区别
交换机与网桥数据信息的传输速率相比,交换机要快于网桥。
4、数据帧转发方式的区别
网桥在发送数据帧前,通常要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帧并执行帧检测序列FCS后,才开始转发该数据帧。交换机具有存储转发和直接转发两种帧转发方式。直接转发方式在发送数据以前,不需要在接收完整个数据帧和经过32bit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计算检查后的等待时间。
8.简述碰撞域和广播域的概念。在什么情况下,这两种域是不同的?在什么情况下,这两种
域是相同的?
碰撞域描述了一组共享网络访问媒体的网络设备覆盖的区域
红箭头表示冲突域,当然也是广播域
广播域是指广播分组直接到达的区域
若LAN交换机未划VLAN,它是一个广播域
10.虚拟局域网有何特点?何时应当选用这种技术?
优点包括
限制广播,提高交换机性能
简化网络管理
简化网络结构,保护网络投资
提高网络的数据安全性
交换机提高网络性能的场合
11.举例说明实现VLAN的方式,并说明VLAN具有的特征和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基于端口的VLAN
基于MAC地址的VLAN
基于协议的VLAN
基于网络地址的VLAN
基于定义规则的VLAN
特征:高速、灵活、管理简便和扩展容易
局限主要有下述几方面。
1.  VLAN的限制:交换机固有的VLAN 数目的限制;
2.  复杂的STP:对于每个VLAN,  每个相关的Spanning Tree 的拓扑都需要管理;
3.  IP地址的紧缺:IP子网的划分势必造成一些IP地址的浪费;
4.  路由的限制:每个子网都需要相应的默认网关的配置。
14.简述路由器的体系结构和几个构件的主要功能。根据路由器采用的交换结构的不同,说
明规格不同的路由器的交换能力可能存在差异。
1输入端功能
将输入的物理链路端连接到路由器的物理层
执行与输入的链路端的数据链路层交互的数据链路层功能
完成查与转发的功能,以便转发到路由器交换结构部分的分组能出现在适当的输出端口。控制分组从
输入端口转发到选路处理器。
2交换结构
交换结构将路由器的输入端口连接到它的输出端口。
3输出端口
输出端口存储经过交换结构转发给它的分组,并将这些分组发送到输出链路
4选路处理器
选路处理器执行选路协议,维护选路信息与转发表,以及执行路由器中的网络管理功能
17.简述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为什么说它是具有选择路由功能的交换机?
二层交换不能用于规模较大的网络,为了提高网络的工作效率,隔离广播分组,需要采用路由器来划分子网,同时考虑到有时在网络中可能有大量主机是位于相同场点的,为此人们发明了结合二层交换机和路由部分特点的三层交换机。它工作于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作为交换机,它除具有与二层交换机相同的属性外,还具有一定的选路功能,只是其选路功能与路由器相比较为有限。
22.简述以太网遵循CSMA/CD协议的要点。
CSMA/CD的要点
发前先听(监听到信道空闲就发送数据帧)
边发边听(并继续监听下去)
发现冲突(如监听到发生了冲突)
立即停发(则立即放弃此数据帧的发送)
转发强化(同时发送强化冲突信号)
习题3  P95
1. 配置交换机通常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cde )
A.  Console 线命令行方式
B.  Console线菜单方式
C. Telnet
D.  Aux方式远程拨入
E. Web方式
2. 交换机采用哪些方式来保存当前运行的配置参数?(ABC)
A.  write
B.  copy run star
C.  write memory
D.  copy vlan flash
3.二层交换机不具备的提示符有(C)。
A . sw(config-if)#    B.  sw(config-vlan)#    C. sw(config-router)#
D.  sw>
4. 要查看交换机保存在Flash内的配置信息,应使用命令( D )。
A.  show running-config
B.  show startup-config
C.  show configure
osi模型有哪些D. 
5. S2126G交换机的管理VLAN号是( B )。
A. 0
B. 1
C. 256
D. 1024
6. 如果设备物理没问题,但通过控制台端口不能正常登陆交换机,可能的原因是( BCD )。
A. 超级终端端口速率设置为9600
B. 超级终端端口速率 57600
C. 配置线缆的线序为568B-568B
D. 没有正确连接到COM端口上
7. IEEE制定实现Tag VLAN使用的标准是( C )。
A. IEEE 802.1W
B. IEEE 802.3AD
C. IEEE 802.1Q
D. IEEE 802.1X
8. IEEE 802.1Q的Tag加在数据帧首部的( B )。
A.头部
B.中部  C .尾部  D. 头部和尾部
9. S2126G交换机使用( B )端口设置为干道VLAN模式。
A. switchport mode tag
B. switchport mode trunk
C. trunk on
D. set port trunk on
10. 在VLAN中定义VLAN的好处有( A )
A.广播控制
B.网络监控
C.安全性
D.流量管理
11. IEEE802.1Q数据帧主要的控制信息由( A )。
A.VID
B. 协议标识
C.BPDU
D.标识类型标识
12.关于VLAN,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隔离广播域
B.相互通信要通过三层设备
C.可以限制网上的计算机互相访问的权限
D.只能在同一交换机上的主机进行逻辑分组
13. 假如你最近刚刚接任公司的网管工作,在查看设备以前的配置时发现在S2126G交换机
上配置了VLAN 10的IP地址,那么该地址的作用是( D )。
A. 使VLAN 10能够和其他的主机互相通信
B. 作为管理IP地址使用
C. 交换机上创建的每个VLAN必须配置IP地址
D. 实际上此地址没有用,可以将其删掉
14. IEEE的( D )标准定义的RSTP。
A. IEEE802.3
B. IEEE802.1
C. IEEE802.1d
D. IEEE802.1w
15. 常见的生成树协议有( ABCD )。
A. STP
B. RSTP
C. MSTP
D. PVST
16. 生成树协议时由( C )标准规定。
A. 802.3
B. 802.1Q
C. 802.1d
D. 802.3u
17. IEEE802.1d定义了生成树协议(STP),它将整个网络路由定义为( B )。
A. 二叉树结构
B. 无回路的树型结构
C. 有回路的树型结构
D. 环形结构
18. STP的根本目的是( C )。
A. 防止“广播风暴”
B. 防止信息丢失
C. 防止网络中出现信息回路造成网络瘫痪
D. 使网桥具备网络层功能
习题4  P130
1.网络需求分析的目标是什么?简述网络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获取和确定用户有效完成工作所需的网络服务和性能水平.
●需求分析是网络设计过程的基础
2. 分析网络应用目标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工作步骤
从企业高层管理者开始收集商业需求
收集用户体需求
收集支持用户和用户应用的网络需求
明确网络设计目标。
典型网络设计目标包括
加强合作交流,共享重要数据资源
加强对分支机构或部属的调控能力
降低电信及网络成本,包括与语音、数据、视频等独立网络有关的开销
明确网络设计项目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