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项目管理
【摘要】目管理是从国外引进的管理文化,但是在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同样在不断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在学习、总结传统文化内核与国外管理文化中的精髓相结合,在推进项目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够很好地结合传统文化所承载的精神,无疑会很好地推进项目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加快项目管理中的“和谐”文化。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传统文化与项目管理的冲突,本文阐述了传统文化与项目管理的联系,并且介绍了传统文化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通过这些,最后说明了民族特的项目管理体系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传统文化  项目管理  联系  应用  融合
AbstractProject management is the management culture from abroad, but with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China in the process,also continue to lear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nutrition, learning, culture, summed up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culture in the core and essence of foreign combination in advancing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a good combination if you can carry the spiri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no doubt that would do well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speed up the "harmonious" cul
ture. Most studies are based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roject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i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roject management, and describ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rough these, and finally shows the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formation process.
Key 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ject Management  Contact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项目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无论是从上古的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还是三皇五帝的传说,还是先秦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再到后来的魏晋玄学、唐诗宋词、琴棋书画、宋明理学、明清小说,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现代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的管理技术,出现很晚,至今也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但在西方已经形成了较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中国的发展也如火如荼。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项目管理,一个古,一个今;一个讲抽象的文化,一个讲具体的管理技术,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在这里相提并论,岂不是有些牵强附会?其实不然,在现代项目管理的实践和工作方法中,到处都存留着传统文化的影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智慧早已渗透、进入项目管理实践的各个环节。比如说,我们在进行项目决策、选择项目时,人们经常会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是孟子说的,作为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夫子的儒家学说;在做项目计划时,我们会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国是一个讲究计划的民族,有个成语叫做未雨绸缪,《孙子兵法》中说“谋定而后动”;为了使项目计划得以完全地实现,团队成员应该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老子的观点;在项目风险发生之前,我们就要识别它、评估它、并且制定相应的措施,或者防止它发生,或者在它发生后有效地应对,以减少风险给项目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此所谓“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也是道家老子的思想;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中标了,与对方有机会一起共事做项目,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缘分------这是佛家的思想,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隋唐时自印度传入中国,到今天为止已经完全中国化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冲突和问题,有经验的项目经理会秉承求同存异、息事宁人的原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也是儒家的思想“和为贵”,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中国传统文化与项目管理的联系
《周易》中有记载: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定大业。《易经》的观念可以概括为六个数字:123580.文化属性是什么意思
1.1 “1---太极概念”
现代人习惯,将单纯的阴阳鱼图称之为“太极图”,将附带八卦符号的阴阳鱼图称之为“太极八卦图”。何谓太极?“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太极”就是至于极限,指的是宇宙演生阶段中阴阳尚未分化的最初形式。故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阴阳鱼形环转相抱的太极图,并不是用来表达太极形象的图,倒是其原名“天地自然之图”(表达阴阳二气自然流转)比较贴切;而想要表达太极形象,一个空空如也的灰圆形似乎就足够了。在项目管理中,与之相关的理念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一个项目还是几个相关的项目,都会要求有一个决策者,即项目经理。
1.2 “2---阴阳观念”
所谓“2”,指的就是阴阳观念与项目管理的关系。在太极图中,黑白两,代表阴阳两方,天
地两部,黑的部分表示阴的能量,白的部分表示阳的能量。在项目管理中,相应的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阳的能量可以表示为管理的硬性因素,通常可以是管理的过程、框架与体系等,例如IPMAPMIOGCSEI以及P2M等。也可以是指管理的技术、流程、方法与工具,方法工具一般可以包括EVPert、甘特图、风险分析技术等。阴的能量可以表示为管理的软性因素,管理的软性因素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行为能力对管理者素质的影响,这里的行为能力指的是心理、文化、哲学与环境等因素;第二部分是领导力与团队激励等;第三部分是沟通能力、领导情商等。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寓意为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在项目管理中也是如此,阴阳和合即代表管理的硬性因素与软性因素的有机补充,两者分别单独作用可能发挥的效用不是太大,需要综合作用。
1.3 “3---天地人合一”
孔子认为:“唯天之大,唯尧则之”,孟子提出“天”是“莫之为而为”的客观必然性,对于这种必然性,人只能“顺天”而不能“逆天”,只能“行其所无事也”,即顺其自然。《老子》认为“道法自然”,
即宇宙万物都以“自然”为其本性,外在力量
和主观动机,都不能改变其运行规律。据此老子
提出“无为而治”的管理模式,这里的“无为”
并非不为,而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即
顺应自然,严格按客观世界的规律办事,不要
妄为、乱为,从而达到“无不为,则无不治”、
“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实现“无不治”、
“无不为”、“有益”、“无败”的满意管理结果。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顺应
自然,顺势而为,天人合一。
项目管理中同样存在着这种思想,罗德尼-特纳在描述领导力梯度矩阵时就强调了战略领导力、专业领导力、行为领导力的统一。
1.4 “5---事物属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5”可以代表五种人格属性---仁义礼智信。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何谓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杂质,故而真实可靠。 在现代项管理中,“5”可以代表事物的五种属性---金木水火土。项目的属性也可以与之一一对应,成果的不可挽回性、项目目标的确定性、项目组织的灵活性与开放性、项目的一次性以及活动的整体性。
  1.5 “8---时位管理”
8”指时位管理,蕴藏着深刻的时位思想,
体现的是企业项目领导人在特定“时位”洞察企
业内外环境变化规律与发展走向的能力。八卦
可以象征企业项目的八种状态。“八”的变化艺术
贵在:择“时”明“道”优“术”。所谓择“时”
就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去做事,进行项目的管理。
正如我们所知,现代项目管理是通过计划、组
织、协调、跟踪、控制、领导、沟通等管理的技
术和诸如WBSCPMEVPROJECT
SOFTWARE这样的专业工具,提供给我们一种
有效完成任务的方法,即项目做事之术。对于一
个项目来说,完成的方法可能有很多,传统文化
要求我们选择最优的方法来完成它,即是所谓的优“术”。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道理?道路?门道?规律?原则?好像都是,好像又都不是,总归不是歪门邪道。我觉得所谓的“道”,应该是比“术”更高一个层次,是能够驾驭“术”的理论之类的。
1.6 “0---无极理念”
0”是指无极管理,是管理的高层境界。何为无极管理?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应用无极原理来对企业的、宏观经济体的经营、决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来进行管理的简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极理念蕴含有:无为而治、不战而胜、不异空空不异、福慧双修,转识成智等等的思维。在西方的项目管理理念中也蕴含有这类的思想:例外管理、成为高瞻远瞩的公司、利用之上的追求、无边界整合、创新管理模式之类的。
2.中国传统文化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在项目管理中,我们可能是业主,也可能是承包商,也可能是工人,在本文的叙述中,假如我们从承包商的角度出发,承包商通常处于管理主要矛盾中的次要地位,所以在项目管理中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业主、对现场分承包商、施工现场工人,分别采取“弱”、“和”、“激”的方式进行管理。
2.1“弱”
项目的合同无论如何公平,承包商都有一些受制约的地方,且在国外有许多我们不了解的法律、规则等需要借助业主的独特地位来解决,所以采取放低自己的身段,事事都是学习的态度,争取业主帮助。老子中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就是说在讲斗智,讲战略与谋略,不能一味地与业主争执,那样对于完成项目并不一定有好处,但在满足业主要求的前提下,争取我们的目标却更加有力。
    在项目管理中,应该讲一些策略,对于强势的业主,尽量展示我自己的弱势,我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求帮助,同时及时呼应业主的要求,“示之以弱而迎之以
刚”,时刻牢记自己干项目的目标是什么?完成项目,得到企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