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态是什么意思
文化属性是什么意思    多态,就是指在不改变基本特征前提下允许存在差异。那么“同一物种”为什么又会出现两种或几种不同状况呢?答案很简单——“变化”!举例来说,原始森林里有着各种野兽、飞禽走兽等,它们之间因相互适应而生活方式与生命周期也大不相同。但我们可否认为在他们之间并没有发生过“物种进化”呢?只要仔细想想,还真有点儿像那么回事。假设你到山上碰巧遇见了熊,该怎样打招呼才合乎礼貌呢?你知道吗?虽然同是熊科动物,可熊却有三四十种不同的叫声;即使在冬眠时也各具姿态,不愿被打扰……
    所谓多态是指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属性或形式,或者同一事物由于条件不同表现出两种甚至更多的不同状态。正如《老子》第二章云:“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同一物体既可以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也可以通过自身内部的调整得到恢复。比如汽车轮胎爆裂后,车主往往将其卸下换上备胎,此时若再加装防护钢板则显然增加了油耗。反之亦然,备胎未及时更换而长期暴露在外容易遭受破坏。但这些都不妨碍它继续工作。当我们面对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时,切忌把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强加给别人,尤其不要武断地推论事情必定会朝某个方向发展,这样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
    动物界中许多现象都能说明这个道理:如爬行类和鸟类,鸟在孵卵期需要母亲在巢边守候,而哺乳类动物幼崽刚出生时最喜欢妈妈抱着摇晃,只有少数动物完全靠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成功地跨入独立行列。因此,任何物种都有自己的优势,从而造就了生命奇迹般的多彩多姿。这样看来,多态并非不好,关键是如何做到多态。实际上,同一事物处于不同环境下便会产生千差万别的结果。
    人们总爱以自己固有的观念去看待世间万物,试图到它们的共性,殊不知这恰恰阻碍了事物的多样性和生命的精彩纷呈。当今社会崇尚创新,每个人都在积极寻求发展空间,以期为社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这无疑是值得称赞的。但若总是囿于陈规陋习,死抱教条不放,恐怕难免落得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正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虽然家资丰厚,却不愿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泯然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