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服务外包、业务流程外包(BPO)、数字中后台外包服务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分析及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研究预测
1、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概况: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它包括业务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
服务外包产业在相对成熟,涌现了一批专注于服务外包产业的大型公司。我国较早的服务
外包是以对日本、美国等国家的软件外包开始,后逐渐将外包要素、管理要素等内容带入国内。2006年,商务部对服务外包产业进行顶层设计,出台中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对服务外包产业进行了定义,并制定各项长远规划,指引了中国服务外包贸易的发展。自此,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服务外包行业的鼓励性政策,有力地保障了中国外包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权威公布《2023-2029年全球及中国服务外包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可行性预测咨询报告》
从行业需求看,我国国内名义GDP保持高速增长,从2006年约20万亿人民币到2021年突破100万亿人民币规模,在15年内实现了5倍左右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国内金融、通信等行业释放出巨大的服务外包需求。同时,随着服务外包行业被更广泛地接受,互联网、制造业等行业以及政府部门不断选择外包服务,中国服务外包及业务流程外包行业保持着高速增长。从市场参与者看,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快速发展,服务外包企业数量从2006年500多家发展至2021年6万多家,实现超过100倍以上的增长。同时,随着服务外包企业数量增加,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在人才培养、行业运营经验、运营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积累经验,服务外包行业不断向纵深发展,渗透进入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权威公布《2023-2029年数字中后台外包服务市场发展趋势及投资潜力可行性研究预测报告》
如今,服务外包行业在我国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服务贸易领域为各行各业提供充分赋能的支柱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服务外包产业的极大发展,符合国家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发展战略需要,尤其在解决大量大学生新增就业,承接核心城市部分产能向西部、向二线及三线城市转移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内生价值。中国投资促进会发布的《中国服务外包15年发展与展望(2006-2021)》显示,2006年至2020年,我国服务外包行业从业人员由不足6万人增至1,291万人。商务部网站最新披露数据表明,2021年1-12月,服务外包产业新增从业人员104万人;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累计吸纳从业人员1,395万人,同比增长8%。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企业执行服务外包金额达14,972亿元,同比增长23.6%。
中国企业执行服务外包金额规模(单位:亿元人民币)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人工
按服务类型划分,服务外包可分为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以及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权威公布《2023-2029年业务流程外包(BPO)行业专项深度调研及竞争战略可行性预测报告》
2、业务流程外包(BPO)行业发展概况:业务流程外包(BPO)是指企业将部分非核心或核心业务流程外包给专业服务提供商,由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商凭借丰富的相关行业服务案例经验、新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专业的服务团队,帮助企业有效地提升服务质量,增强运营效率,并同时降低企业成本。
(1)行业起步阶段:2006年-2014年:2006年,中国商务部发布《关于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的通知》文件,官方定义了服务外包产业,推出了一系列的国家扶持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自2006年开始,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陆续颁发了许多推动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措施,商务部在全国设立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国业务流程外包行业进入起步阶段。行业参与者方面,相较于国内企业,外资企业的市场地位较为领先。由于海外市场的业务流程外包行业发展较早,且产生了一批如法国Teleperformance集团、日本Transcosmos集团等为代表的全球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企业,这类外资企业凭借在全球市场积累的先发优势和服务经验开始布局中国市场,主要服务于下游跨国公司客户在中国市场的业务需求,提供包括市场调研等服务,覆盖消费业、制造业、零售业等行业。技术应用方面,传统业务流程外包运营中心主要通过电话通讯网络进行售后服务处理、客户咨询、推广等业务流程服务。在行业发展初期,传统的运营中心数字化和自动化程度较低,主要依托员工数量的规模扩张以提升企业竞
争力,服务形式以一对一客服服务为主,运营员工的压力较大,运营效率较低。从2010年开始,随着国内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客服通讯模式逐渐向电话、网页、邮件、在线APP等多渠道模式转型。同时,随着服务商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企业在CRM、ERP和OA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投入不断增加,有效地帮助服务商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运营中心的管理和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