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传统服饰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话题:休闲阅读  文化遗产  文化活动  传统文化  蒙古族  传统  【摘 要】随着现代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草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传统的文化形态有巨大的变迁.作为草原文化的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也在受着新型文化的影响,并且也有巨大的变迁。一个民族具有特的服饰文化,是一种传统服饰的区别,对于本民族则是互相认同的符号。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本民族对本民族有很好地认识传统中最有特的地方,并且把本民族历史累积下来,作为更好的传统及传承,并把它转化为服务于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关键词】文化变迁;蒙古族传统服饰;现状;文化传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思维方式及所构成的意识形态文化模式,也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作为民族文化传统服饰艺术及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富有特的传统服饰。同时表现了本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并且,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代表性,保留及传承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在成吉思汗统一北方草原诸部落后的漫长历史中,蒙古民族在继承古代草原游牧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欧亚诸民族文化,创造了适应自然环境、具有蒙古草原游牧文化特的形式。随着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变化。随着现代化工业、交通、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传统的文化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被新的文化形式所代替,草原游牧文化有部分已经成为了文化遗产。作为草原游牧文化重要组成的部分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也在受着新型文化的影响,并且有巨大的变迁,对于传统蒙古族服饰文化传承的影响也更加巨大。一、文化变迁中的蒙古族传统服饰现状服饰文化的变迁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变迁的。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讲,文化变迁是一种普遍规律,是文化自身运动的必然结果。例如:美国克莱德伍兹学家所说的:“文化变迁并不是仅仅出现在我们文化中,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随着人们的变化,传统的行为和态度地改变,文化变迁给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带来几个影响的方面:1、服装款式造型的变异就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而言,各地区的蒙古族人的着装习惯有着许多相同点,无论男女老少四季均习惯穿长袍、穿靴子、戴帽子。不同地区的蒙古族服饰有着自身独特的风格,分别形成本民族特征的传统服装。由于各部分族服饰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才使得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更加的丰富多彩。但是,由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各地区蒙古族民俗服装款式发生不同的款式,如:一些地区蒙古族男子长袍,其袖子由传统的宽松连身袖形式,变异为较合体的有袖窿分割线的“躺袖”款式,这是吸收了西服袖的特点,一些地区的民间蒙古族女子长袍,比较随意有“大杂烩”款式现象,比如;巴尔虎女袍的袖型、鄂尔多斯女袍的衣身、科尔沁女袍的镶边
会同时出现在一件衣服款式上,女袍在款式上具有明显的变异味道,并且仿照西式剪裁工艺显示的腰身和袖型上。这些款式严重变异的是袍服,表现了蒙古族妇女的喜爱。2、服饰材料的革新服装材料是服装三大构成因素之一,是服装造型最基本的基础。蒙古族传统民俗服饰之所以具有鲜明的特,蒙古族人对服饰材料选择的特殊性分不开。对于生活在蒙古高原的蒙古族人在服饰材料的运用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蒙古族传统民俗服饰材料主要有,各类裘皮、皮革、毛呢、毛毡、锦缎、布帛类纺织品等。这些服饰材料从性能上讲,非常适合本地区的气候和生产生活的需要,从审美角度讲,与蒙古族人的气质和整体着装风格相比较适合。目前各地区蒙古族民间服饰面料、辅料和其他装饰材料,有了较大革新,传统及特的服装材料逐渐减少,并且有大量的新款式的服装材料,大量是化纤材料和其他新型服装材料。尤其是蒙古族女子夏天穿的袍服面料更是紧跟潮流,与发达城市汉族女士的服装面料基本相同。3、传统服饰的手工艺蒙古族传统服饰的手工艺受到冲击,导致他们的手工艺进一步流失。传统蒙古族民俗服装的制作工艺,还有制毡、蹂皮等其他特手工艺正在逐渐衰落,甚至有些部分地区已经消失,蒙古族聚居地区,具有精湛服饰制作手艺的人越来越少,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工艺完全是很陌生,以致后继无人。大部分年轻人已养成了轻视本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习惯,认为那是一些过时的东西。传统的
html网页设计文化传承
服装制作工艺被省力快捷的缝纫机械加工工艺所代替。二、蒙古族服饰文化传承文化传承中的意义“每种文化,都有着强烈保持自身本的愿望,因为,唯有如此,她才不至于消失和灭亡”。这里所说的“自身本”,往往是由每种文化所具有的传统特来体现的。“传统”的涵义是什么呢?日本现代民艺家柳宗悦先生说:“传统是指我们的祖先经过长年累月,通过各种各样的经验累积起来的文化命脉,是祖先留传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传统的力量给予我们的文化以固有的性质。所以,传统对于一个民族的存在来说,是多么重要。柳宗悦先生深刻地阐述了“留住传统”的意义。目前,作为蒙古族人,无论生活在相对落后的农村牧区还是现代化的城市里,他们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依然很强,但是,作为民族认同标志之一的传统民族服饰用品又有多少保留下来了呢?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发现是非常少。不知不觉中,蒙古族传统服饰品的价值已被看得很轻,因而毫不惋惜地被淘汰。三、蒙古族服饰传承保护的作用及意义为更好地传承文化、留住传统,我们因此不能忽视以下几方面工作的作用及意义:1、文物保护的作用每当我们参观内蒙古博物馆时,看到那些不同的蒙古族传统服饰。如:元代“纳石失”、辫线袍、元代丝织花鸟绣夹衫、清代蒙古族男女长袍和各种精美的服装配饰等。这些珍贵文物是蒙古族服饰艺术辉煌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研究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就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而言,流失在民间的
传统服饰文物虽然受到了时间和历史事件的冲刷,但是仍然有一些珍贵文物在各地留存下来。如:2008年7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旅游局举办的“蒙古族服饰设计大赛”期间,为“传统蒙古族服饰展演”的节目中,我们见到了许多来自各地牧民家里珍藏的精美传统蒙古族服饰精品。2、文化宣传活动的意义保留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统及传承,不仅要向专家学者进行学习及努力,更需要广大人们的关注和参与。近年来,内蒙古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媒体宣传。每年要开展一次草原文化节,如:2011年7月开展第八届草原文化节,在一场名为《蒙古族服饰与长调民歌展演》晚会,展示了内蒙古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蒙古族服饰60余套。这些服装款式是由自治区文化厅组织专家进行了两年多的调研,以及多次专家论证会确定的,它们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各地区传统服饰款式。草原文化节是全面地向社会展示蒙古族各部落传统服饰的风采。该活动一方面向人们提供了蒙古族传统服饰样式的正确信息,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人们对蒙古族传统服饰艺术的热爱之情。【参考文献】[1]陈巴特尔.试论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变迁及其特点[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格根图亚.从服饰文化的演变看城市蒙古族的民族认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事例研究[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1).[3]内蒙古腾格里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蒙古族饰图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