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经济学特专业建设模式
摘要:本文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经济学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思路和特点,以及专业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经济学;特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学专业是我国理工科大学中最早设立经济学博士点的高校;198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是唯一以运输经济为主要方向的学科点;2001年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于2007年通过教育部的评估:是“211工程”连续重点建设的学科。
一、特专业的建设思路
坚持解放思想,坚持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共性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教育质量控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以北京市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为支撑,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基础产业研究中心、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为平台,充分发
挥产业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优势,突出运输经济特,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培养具有理工基础和运输经济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经济学专门人才,并集成取得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效果,形成经济学专业建设内容的有关参考规范。发挥推广和示范的作用。
二、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特点
1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1)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围绕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加强经济数学、计算机课程以及运输经济特课程建设,构建依托产业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突出运输经济特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加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交通运输行业和相关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化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研讨和交流,使培养方案为同类型高校经济学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的深化。通过对教学名师评选、教学团队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条件保障。通过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培养,构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3)经济学课程体系构建。围绕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强化理工背景和行业背景,分层次建立经济学原理、中级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等专业基础课程,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主干课程和运输经济学等特课程体系,处理好基础平台课程与特课程的关系。
2 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1)突出科研成果进课堂。将国内外交通运输行业和相关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定期统计和评估每门课程科研成果进课堂情况,并进行经验交流和成果推广。
(2)加强新教材建设。做好经济学专业系列理论教材及实验教材的建设。完成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运输经济学等课程
的系列教材建设。做好建设国家精品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运输经济特教材工作。
(3)强化教学资源建设。建立经济学专业教学网站,充实与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发挥专业建设和改革的示范基地作用。
(4)创新研究性教学方法。在专业主干课程中进一步推进研究性教学,通过专题研究、团队学习、网络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研究能力。
(5)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在“经济学原理”、“国际商法”、“国际贸易”等双语课程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双语教学面;积极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优秀原版教材,提高教材建设的国际化水平;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完善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大力提升双语教学质量。
3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培养和使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切实加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大力度选派骨干教师出国学习进修;选派教师到交通运输行
业和相关领域一线学习交流i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加强“传、帮、带”。通过承担教学任务、参加科学研究,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2)建设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改善团队合作的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在团队建设的基础上培养教学名师,鼓励和支持校内及交通运输行业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兼职授课、开设讲座并融入教学团队。
4 改革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继承与发扬“知行统一贵在行,实践教学求创新”的学校办学特,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经济学的实践环节,突出运输经济特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1)加强课内外相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科学研究、军训及社会调查、课外认证与竞赛、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各实践教学环节统筹安排,构建了包括基础层、提高层和研究与创新层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2)更新课内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跟踪学科发展、引入科研成果和实验经学理
念,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型实验;将实验内容的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建立体现教学与科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前沿结合、具有运输经济特的实践教学内容,切实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3)丰富课外学生科研和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开设“科研技能训练”、“创新工程”、“经济模型的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等创新类理论和实践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基本技能,引发了学生对科学与工程设计的兴趣。通过倡导产学研结合,拓展校企和校际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了交通运输行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满足各层次实习的需求。
(4)综合改革毕业论文(设计),提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将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过程贯穿整个大学四年,从大学一年级的专业导论、二年级的研究方法论课程、三年级的学年论文到四年级的毕业设计(设计),在前三年系统训练的基础上,为最终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基础。
5 创立“严谨”、“自主”、“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恪守北京交通大学的“知行”校训,体悟“知难行易”的内涵,强调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将“严谨”贯穿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每个具体环节。“自主能动”强调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实现“专业自主、课程自主、学习自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创新提高”是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在教学方法、培养手段和培养机制方面的不断创新,保证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联,保证教育的多样性和全面性,体现教育为社会服务。
三、特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果
1 制定并实施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方案”。理科不好的女生学计算机行吗
2 建成了“运输经济学”国家级精品课程;
3 “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优势建设研究型运输经济学系列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4 出版了“网络型基础产业经济学丛书”、“现代运输经济学丛书”等高水平系列丛书和相关论
著,其中《运输经济学导论》获第四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运输市场变迁与中国铁路市场化改革》获得第八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5 团队成员受教育部委托,起草了《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专业规范(试行)》,我校经济学专业的某些建设思想、理念和做法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