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考多音字解说
A
[ ā ]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大。~爷。~爹。~罗汉。~毛。~婆。~弟。~姊。
[ ē ]
1.迎合,偏袒:~附。~其所好。~谀逢迎。
2.凹曲处:山~。
[ yì ]
治理。[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
[ ài ]
①草本植物,又叫艾蒿,叶有香味,可制成艾绒,供灸病用。②止,绝:方兴未~。③漂亮,美:少~(年轻漂亮的人)。④姓。
[ āi ]
1.依次,顺次:~门逐户。
2.靠近:~近。肩~着肩。
[ ái ]
1.遭受:~打。~骂。
2.拖延:~时间。~延。
[ āo ]
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白菜。
[ áo ]
1.久煮:~粥。~药。
2.忍受,耐苦支持:煎~。~夜。~炼。
3.古同“嗷”。
[ ǎo ]
弯曲使断,折:竹竿~断了。
[ ào ]
不顺,不顺从:~口。~口令。
[ niù ]
固执,不驯顺:执~。~不过他。
B
[ bā ]
1.抓住,把着:~车。~墙头儿。
2.刨开,挖:~坑。~堤。
3.剥,脱:~皮。~掉伪装。
4.拔:勿剪勿~。
5.拨动:~拉。~开草棵。
[ pá ]
1.用耙搂,聚拢:~草。
2.搔,抓:~痒。
3.炖烂,煨烂:~羊肉。
[ bā ]
1.抓住,把着:~车。~墙头儿。
2.刨开,挖:~坑。~堤。
3.剥,脱:~皮。~掉伪装。
4.拔:勿剪勿~。
5.拨动:~拉。~开草棵。
[ pá ]
1.用耙搂,聚拢:~草。
2.搔,抓:~痒。
3.炖烂,煨烂:~羊肉。
[ bàng ]
1.英美制重量单位,一磅合0.45359237公斤。
2.用金属制成,底座上有承重金属板的台秤。
[ páng ]
1.〔~礴〕a.广大无边,如“气势~~”;b.扩展,充满,如“热情~~”。
2.〔~音〕在证券、外汇等市场上,表示价格涨落的单位。
[ bāo ]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皮。~花生。
[ bō ]
义同(一),用于复合词:~夺。~削(xuē)。~落。~蚀。生吞活~。
[ bǎo ]
1.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垒。城~。桥头~。
2.古代指土筑的小城:“徐嵩、胡空各聚众五千,据险筑~以自固”。
[ bǔ ]
有城墙的村镇,泛指村庄(多用于地名):~子。马家~。
[ pù ]
古同“铺”,驿站(今用于地名):十里~。
[ bào ]
1.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雷。~病。~动。~力。~涨。~发。风~。~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众运动)。
2.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脾气~躁。~跳如雷。
3.凶恶残酷的:凶~。~虐。~君。~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政。横征~敛。
4.横蹋,损害:自~自弃。~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5.鼓起来,突出:~起青筋。
6.徒手搏击:~虎冯(píng)河(喻有勇无谋)。
7.〔~露〕显露,如“~~无遗”。
8.姓。
[ pù ]
同“曝1”。
[ bì ]
从肩到手腕的部分:~力。~腕。~肘。左膀右~。助你一~之力。
[ bei ]
〔胳~〕见“胳”。
[ bò ]
〔~箕〕a.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b.簸箕形的指纹(“箕”均读轻声)。
[ bǒ ]
1.用簸箕颠动米粮,扬去糠秕和灰尘:~谷。
2.颠动摇晃:颠~。~荡。~动。~弄。
[ páo ]
1.挖掘:~坑。~土。~根问底(喻追究底细)。
2.减,除去:~去五天。
[ bào ]
1.推刮木料等,使其平滑的一种工具:~子。~床(推刮金属材料使平滑的机器)。
2.用刨子或刨床推刮。
[ pù ]
晒:~晒(用强烈阳光照晒)。一~十寒(喻无恒心)。
[ bào ]
〔~光〕使感光纸或摄影胶片感光。
[ bèi ]
1.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脊。~包。~影。
2.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景。
3.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
4.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
5.避开,离开:~地。~井离乡。
6.凭记忆读出:~书。~诵。~台词。
7.违反:违~。~离。~信弃义。
8.不顺:~运。~兴(xìng)。
9.偏僻:~静。
10.听觉不灵:耳~。
着的多音字组词[ bēi ]
人用背驮(tuó)东西,引申为负担:~负。~包。~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
[ bēn ]
急走,跑:~跑。~驰。~突(横冲直撞;奔驰)。~流。~腾。~忙。~波(劳苦奔走)。~放(疾驰。喻气势雄伟,不受拘束)。私~(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 bèn ]
1.直往,趋向:投~。~东走。他都~六十了(将近六十岁)。
2.为某种目的而尽力去做:~命。
[ bì ]
古同“弼”,辅助。
[ fú ]
1.拭,掸去:~拭。~尘。
2.轻轻擦过:~晓。春风~面。微风~煦。
3.甩动,抖动:~袖而去。
4.违背,不顺:忠言~耳。~逆。
[ biǎn ]
1.物体平而薄:~豆。~担。~圆。~铲。
2.古同“匾”,匾额。
[ piān ]
小:~舟。
便
[ biàn ]
1.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当。~利。~道。~民。
2.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宴。~衣。~函(形式比较简便的信件)。简~。~宜。随~(适当地,看事实需要而自行处理事情)。
3.便利的时候:~中请来信。
4.就:说了~做。
5.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大~。~秘。
[ pián ]
1.〔~~〕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
2.〔~嬖〕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
3.〔~佞〕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 bié ]
1.分离:~离。~情。~绪(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感)。分~。告~。久~重逢。分门~类。
2.差别:霄壤之~。
3.分类:类~。性~。职~。级~。派~。
4.另外的:~人。~号。~字。~墅。~论。~开生面。
5.卡住,插住,绷住:~针。~花。
6.不要,不准:~动。
[ biè ]
〔~扭〕不顺心,不相投(“扭”读轻声)。
[ bǔ ]
1.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
2.预料,估计,猜测:预~。
3.选择(处所):~宅。~邻。
[ bo ]
萝卜。
[ pu ]
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即濮。
2.通「仆」。见「卜人」。
[ bó ]
1.停船靠岸:~船。~位(航运上指港区能停靠船泊的位置)。停~。
2.停留:飘~。
3.〔落(luò)~〕见“落1”。
4.安静:淡~(亦作“澹泊”)。
[ pō ]
湖:湖~。水~。血~(一大滩血)。
[ bì ]
1.君主:复~。
2.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召。~引。~书。~除(征召推举授官)。~举。
3.古同“避”,躲,设法躲开。
4.古同“睥”,睥睨。
[ pì ]
1.开发建设:开~。
2.驳斥,排除:~邪。~谣。~蠹。
3.透彻:精~。透~。鞭~入里。
4.法,刑:大~(古代指死刑)。
[ píng ]
1.遮挡:~风。~障。~蔽。~藩(“屏风”和“藩篱”,喻卫国的重臣)。~翰(喻卫国的重臣)。
2.字画的条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为一组:画~。四扇~。
[ bǐng ]
1.除去,排除:~除。~弃。~斥。~退。
2.抑止(呼吸):~气。~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