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电子管;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晶体管电路;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
2. 按综合性能指标,计算机一般分为哪几类?
答:高性能计算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3.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是什么?
答: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有意义,而数据没有。但当数据以某种形式经过处理、描述或与其他数据比较时,便赋予了意义。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简述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答:①计算机应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②程序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在存储器中,并要按地址寻访。
③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表示。
2. 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
答:1)取指令
2)分析指令
3)执行指令
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程序计数器加1,然后回到1)。
3. 存储器的容量单位有哪些?若内存的大小为512MB,则它有多少个字节?
答:①单位有:B,KB,MB,GB
②512MB=1024×1024×512(B)
4. 指令和程序有什么区别?
答:指令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一串二进制代码,它规定了
计算机能完成的某一种操作。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
5. 进行下列数的数制转换。
(1) (69.625)D=( )B=( )H=( )O
(2) (3E1)H=( )B=( )D
(3) (670)O=( )B=( )D
(4) (11111111000011)B=( )H=( )D=( )D
6. 假定机器数占8位,试写出十进制数-67的原码、反码和补码。
7. 什么是ASCII码?
答:ASCII码是西文字符编码最常用的字符编码,它用7位二进制编码表示128个字符。
第三章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1.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由哪几部分构成?主机主要包括了哪些部件?
答:显示器、主机和键盘。
主机包括:系统主板、硬盘驱动器、CK-ROM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电源、显示器适配器等。
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高速化、超小型化、多媒体化、网络化、隐形化
3.衡量CPU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①CPU字长,CPU内部各寄存器之间一次能够传递的数据位,即在单位时间内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的位数。
②位宽,CPU通过外部总线与外部设备之间一次能够传递的数据位。
③x位CPU,通常用CPU的字长和位宽来称呼CPU。
④CPU外频,即CPU总线频率,是由主板为CPU提供的基准时钟频率。
⑤CPU主频,也叫工作频率,是CPU内核电路的实际运行频率。
来描述,精度越高表示生产工艺越先进。
⑥CPU的生产工艺技术,通常用m
4.内存和外存有什么区别?若内存大小为1G,则它有多少个字节?
答:内存与外存有很多不同之处:
①内存可以直接被CPU访问,外存不能直接被CPU访问;
②内存信息是暂时的,外存信息可以永久保存的;
③相对来说,内存容量小价格高,外存容量大价格低;)
osi参考模型最底层是什么④内存速度快,外存速度慢。
1G=1024×1024×1024(B)
5. 系统主板主要包括了哪些部件?
答:CPU插座、控制芯片组、BIOS芯片、内存内插槽、各种接口、AGP总线扩展槽、PCI 扩展槽。
6.微型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按其功能特征可分为几类?各有什么区别?
答:(1)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RAM通常指计算机主存,使用动态随机存储器,制作成内存条形式出现。CPU对它们既可读出又可写入数据。
(2)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CPU对它们只取不存,其信息用户无法修改。断电时信息不会丢失。ROM中一般存放计算机系统管理程序。
(3)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介于CPU和内存之间的一种可高速存取信息的芯片,用于解决它们之间的速度冲突问题。
7.高速缓冲存储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高速缓冲存储器是CPU和RAM之间的桥梁,用于解决它们之间的速度冲突问题。
8.什么是总线?按总线传输的信息特征可将总线分为哪几类?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答:为了简化硬件电路设计、简化系统结构,常用一组线路,配置以适当的接口电路,与总线
第四章操作系统
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①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中所有软、硬件资源的一组程序。
②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系统所有的软、硬件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管理和调度,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具体地说,具有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等功能。(
2. 什么是进程?进程与程序有什么区别?
答:1) 进程基本特征
动态性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
并发性系统中可以同时有几个进程在活动
独立性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
异步性进程按各自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前进
2) 进程是一个正在执行的程序,是一个程序与其数据一道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而程序是计算机的指令的集合,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3. 虚拟内存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使用硬盘空间模拟内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比实际内存大得多的内存空间。
4. 在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简单、统一的访问文件的方法。请以FAT 为例,说明windows文件系统的实现。
答:FAT文件系统在磁盘上建立4个区域:引导记录、文件分配表、文件目录表和数据区。引导记录位于磁盘的0面0道1扇区,由引导程序和磁盘信息两部分组成。文件分配表(FAT)记录了文件占用的各个簇之间的链接信息。文件目录表(FDT)记录了文件的有关信息,如文件名、起始簇号、文件长度等。数据区是存放文件数据的地方,占据磁盘上大部分空间。
第六章网络基础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一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被互联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间资源共享、信息交换或协同工作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主要功能: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
2.从网络的地理范围来看,计算机网络如何分类?
答: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什么是网络的拓扑结构?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几种?
答:采用拓扑学方法描述各个结点机之间的连接方式称为网络的拓扑结构。
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树型,环型
4.网络协议的功能是什么?什么是OSI参考模型?
答:网络协议的功能是使计算机之间能正确传输信息。
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这是一个计算机互联的国际标准。
5.简述TCP/IP模型结构。
答: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6.简述TCP/IP协议与OSI模型的对应关系。
答:应用层对应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传输层对应传输层
网际层对应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对应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7.简要说明网络互联设备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功能。
答:集线器:网络传输媒介的中间节点,具有信号再生转发功能。
网桥: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上实现互连的设备网桥能够读取目标地址信息,并决定是否向网络的其他段转发
交换机:交换机取代集线器和网桥,增强路由选择功能。交换和路由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网络层。
路由器:路由是指通过互联网络把信息从源地点移动到目标地点的活动,路由器是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在OSI模型的网络层上实现互连,比网桥具有更强的互联功能。
8.已知某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5.3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问其属于哪一类网络(A类、B类、C类),其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分别是多少?
答:①由于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值为192,属于C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