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摘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重点突出湿地景观。同时最为现代综合性公园,更应传承和延续文化特。武威湿地公园是一个以“智慧发展,生态武威,宜居新城”为规划目标,时尚生活和生态涵养兼顾的现代都会型生态湿地公园。文章就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展开分析,以武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及功能分区为例,为人们呈现一个梦中骨化石般的湿地景象。
关键词:武威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功能结构片区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工作的一种重要类型,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等共同构成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发展湿地公园,既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又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改善区域生态状况,满足市民亲近湿地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湿地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湿地保护恢复与湿地可持续利用技术的不断成熟,湿地历史文化的不断挖掘,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也将进一步完善。本文以威武湿地公园为例,详细介绍其景观设计及其功能片区的划分,为今后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概述
湿地公园景观是在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的基础上,满足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利用湿地资源优势,挖掘区域湿地文化,在湿地保育区以外建设的具有生态性、艺术性以及社会文化性,适宜公众游览的以湿地为主题的游憩空间。
水体景观、生物景观和文化景观是湿地公园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三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湿地水体景观主要由水域景观、岸带景观及近岸陆域景观3部分构成;湿地公园内可展示的生物景观主要包括湿地植物景观和湿地动物景观;湿地文化景观就是立足湿地特有的生态特征,体现区域的传统民俗和风土人情等地方特,展示在湿地环境中特有的场景、意境。
二、武威湿地公园概况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与西部地区的连结带,历史上曾是战略要塞,河西走廊的商贸中心。项目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该地区古称凉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武威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经济社会发展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建立武威湿地公园有其重要的几点原因:
1.武威水资源匮乏,生态系统脆弱,森林覆盖率低。区域生态环境在近几年内连续恶化,病虫害、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改善环境已迫在眉睫。建立生态湿地将成为武威的“城市绿肺”,调节武威城市的生态环境。
2.武威旅游资源丰富,但大多集中在人文及历史景观上,开发湿地性质的现代综合性公园,将成为一个新的旅游度假胜地。
3.作为西片区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湿地将更加完善、提升城市功能,为城市吸引投资,激发城市活力,彰显城市魅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带来必备条件。
三、总体规划和景观特
项目总用地规模为90公顷,结合基地原有河道和海藏北湖形态,延展出卧龙湖水系格局。与挖湖堆山形成的玄武山、笔架山,成山环水绕的聚气形态。玄武山成为城市轴线的一个重要节点,是行政中心的“靠山”,而对岸的笔架山则是北侧海藏寺的“案山”。两山通过环形桥联系在一起,成为湿地公园的一个景观主轴。(见图1
1湿地鸟瞰图
配合武威新行政中心的建设,将原有海藏公园北湖、南湖水域进行整合,打造一个激动人心并具辐射力的生态风貌区。利用现代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手法,对水域的天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恢复和改善,同时保留武威传统塞上江南的文化特。并妥善处理红线范围外用地功能和红线范围内规划区域的联系。从功能、空间、建筑、景观、环境、文化、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湿地公园的整体定位。创造一个成功、现代、独具本土特的湿地公园。
四、景观设计分析
(一)设计策略
充分利用基地现有水资源,构建一系列不同尺度和特征的天然或人工湖泊,并设置干渠雨水收集和场地雨水收集系统。利用自然风向,通过地形、水位高差的变化,设置跌水、螺旋型水道等工程促进水系循环流动。实现区域内水系统的良性平衡,针对区域气候特点,将湿地状态分为丰水期和枯水期,并结合这两种状态设计出不同体验的湿地景观。
利用成功的开放空间系统对水岸和场地空间进行塑造,创造独一无二的空间流程体验。加强武威作为丝绸之路与河西走廊重镇的景观特。建立完整的步行和自行车系统,形成湿地、
湖泊、森林、活动空间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参观者在体验栖息空间的同时能充分认识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留原有良好植被,植物配置以结合原有植物为基础,除营造特殊景观外,尽量采用乡土植物。
(二)功能分区
景观系统围绕卧龙湖和主轴展开,沿卧龙湖边缘的步行系统串联了文化展示游线,表述了凉州词文化/凉州乐舞文化/凉州佛教文化/凉州石窟文化/凉州碑刻文化/凉州简牍文化/凉州葡萄酒文化/凉州建筑文化电影宣传类网页界面设计/凉州醋文化九个文化主题,多方位地解读武威灿烂的历史文化。而外围的自行车和电瓶车道路系统,形成环境教育游线,串联了九大功能片区,形成一个景观轴、两条游线、九个功能片区、九个文化特点的布局结构,即“一轴、两线、九区、九点、两带”的功能布局(见图2)。
2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图
1.主广场活动区。主广场活动区位于新区行政中心轴线延伸处,是公园的主要出入口。结合蚀刻地图、西夏碑文以及活字体碑刻地雕而成的三面围合玻璃廊架,烘托出武威碑刻文化
的历史悠久。广场通过精巧的大型景观灯柱和稳重厚实的弧形廊架共同构成仪式感强烈的公园入口空间。为了能够在大型活动时提供舞台效果,设置水上喷泉及电影展示,多方位打造高尚生活环境。
2.环境教育中心区。环境教育中心区位于主广场活动区北面,并与主广场活动区隔湖相望。它是集科普、教育、参与为一体的特展区。位于公园至高点——玄武山上的观景台为主景,是俯瞰公园全景的绝佳位置。
3.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设置草坪、河畔林、日光温室、野生花卉组合、湿地等丰富的自然生态小环境。沿园路步行,好似一个天赐的美宅吸引着野生动物、水中的昆虫、微生物以及鸟类。
4.植物落演替区。作为联合参与区的植物落演替区,是生态理念的集中体现。该区是基于人工植物落基础上的次级演替,旨在为游人提供观赏植物自然演替的场所。通过选择具有一定高度的树林、营造孤岛环境的树丛、选择果实能做鸟类食物的植物品种。配植珍珠梅、绣线菊、多花栒子、侧柏及云杉等组成的复层混合落给人以深遥、幽静之感。使游人能在此体会到武威当地植物落的形成、发育、相对稳定和衰老以及被更替的过程。这样的
游览过程,为提高人们对生态的兴趣,为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供非常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