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卷第4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 ol.20 No.4温州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如何制作网页版调查问卷DOI: 10.13669/jki.33-1276/z.2020.062
2019年12月,温州获批为中国(温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这将有力地促进本市跨境电商快速发 展,但是也使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更加凸显。跨境电商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需具备常规能力;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还需具备实操经验。而目前很多高校所开设的课程过于理论化,缺少实操训练,学生实操能力不强。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过于强调专业性,重视实操训练,却忽略了学生的常规能力(如沟通技巧、合作
邱国丹,张建辉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105)
[摘 要] 温州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与培养存在政策支持不到位、软硬件配备不足、“社会”型教师欠缺等问题。为提高温州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需加大政策支持,解决软硬件配备不足问题,需引进优秀师资、培训现有师资、完善课程体系,突出教育特和鼓励学生创业等,改善市场需求和人才供应之间的平衡,实现供需方相互促进。
[关键词] 温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26 (2020) 04-0033-05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Demand and Cultivation Statu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s in Wenzhou
QIU  Guodan, ZHANG  Jianhu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Management, Wen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enzhou, 325105, China)
Abstract: The demand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s in Wenzhou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f Wenzhou
universities and the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 some problems have been found such as inadequate policy support, insufficient software and hardware allocation and lack of “social” teache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per
sonnel training in Wenzhou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policy support, solve insufficient software and hardware allocation, introduce excellent teachers, train existing teachers, perfect the course system, so as to highlight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university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start up business, which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balance between market demand and personnel supply to achieve the mutual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suppliers and the users.
Key words: Wenzhou; Cross-border e-commerce; Personnel training
能力等)和综合能力(如网络营销能力)的培养[1]。本文对温州跨境电商企业和本地各大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供需矛盾,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以期促进温州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改善市场需求和人才供应之间的平衡,实现供需方互促式发展。
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1)本市200家涉及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具体
2020-04-19
温州市科学技术局基础性科研项目(R20180053;R20180049);中国商业经济学会职业教育课题(20
17zszjyb05)邱国丹(1975—),女,浙江乐清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国际商务理论与实践研究;
张建辉(1981—),男,浙江温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国际商务教学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
第20卷34温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选取的对象主要为部门负责人(占30%)和员工(占70%)。共发放问卷2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780份,问卷有效率为89%。
(2)温州的6所高校,包括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商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具体对象主要为各高校的相关专业负责人。
2.方法
(1)问卷调查法。自编调查问卷,企业问卷采用纸质版问卷和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实习单位或能联系上的其他单位进行调查;高校问卷利用电子问卷的形式对各高校的专业负责人进行调查。企业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现状和企业需求,企业现状涉及企业类型、员工人数、主营业务等;企业需
求涉及企业对应聘者的学历、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和素养,学校开设课程及校企合作方面的需求。高校问卷涉及跨境电商方向学生数量、开设跨境电商专业课程的学期数、实训条件、政府支持情况、师资条件及课程体系等。
(2)访谈法。与企业的部门负责人、员工和高校专业负责人分别就企业需求、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交流,探讨解决途径。
(3)统计法。收集样本并进行有效性筛选后,通过人工统计与“问卷星”系统自带统计功能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企业现状及需求
问卷有效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5%,事业单位占1%,其他企业占4%。可见民营企业在跨境电商企业中占据了主要比例;约50%是商贸型企业,1%属于平台类型企业,4%属于加工生产企业,45%为工贸一体企业,可以看出商贸型和工贸一体企业是跨境电商企业的主要类型;5%的企业现有在职员工人数在100~500人之间,25%的企业员工数在500~1 000人之间,70%的企业在100人以下,可见跨境电子商务这个新兴的行业在温州更受中小企业的欢迎,也从侧面表明跨境电子商务面对的受众体广,对于刚
刚起步、创业遭遇瓶颈的企业来说是不错的选择,也是跨境电子商务在温州这个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商贸城市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对于跨境电商人才基本都有明确的需求量,57%的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在10人以下,31%
的企业需要11~30人,10%的企业需要30人以上,其余2%的企业需求人数不确定。人才条件方面的具体需求如下:
(1)学历方面。大部分企业对待学历比较理性,他们既欢迎本科毕业生,也接受大专学历的求职者。83%的企业愿意选择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大专学历就可以满足公司的工作需求,认为专科生定位比较准,实践能力比较强。而55%的企业意愿包含了本科毕业生,他们更加看重本科生的理论能力,并且认为本科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和英语水平相对更高。
(2)专业选择方面。教育部2019年才批准单独设立跨境电商专业,在此之前,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主要采用其他相关专业增设培养方向的形式进行。因此,我国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跨境电商专业的毕业生。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如需要此类专门人才,一般也只能在相关专业跨境电商方向的毕业生中选择。选择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市场营销5个专业的企业分别占37%、33%、17%、7%、5%。可以看出企业对人才专业的需求更倾向于综合性强的专业,比如他们认为国际商务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不仅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还学习商务英语和市场营销等知识,特别是国际
商务专业,不仅学习跨境电子商务,而且熟悉传统外贸知识;其他专业如商务英语、电子商务以及市场营销等,只学习跨境电子商务一个方面,不够全面。企业在专业方面的选择结果,可以为跨境电商专业课程设置提供重要参考。
(3)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企业最看重跨境电商实操能力、各种跨境平台的运营知识以及口语沟通能力。其中跨境电商实操能力占78%,各种跨境平台的运营知识占51%,口语沟通能力占41%,英语书写能力占36%,专业理论知识占34%。表明企业更加注重专业实操能力和英语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39%的企业需要跨境电商方向的学生用专业技能证书来证明自身能力和水平;61%的企业则表示不需要。访谈中,课题组进一步了解到,选择“需要”的企业认为专业技能证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展示了学生的进取心,也是未来工作中的需要;选择“不需要”的企业表示专业技能证书“没有起到针对性作用,无法适应企业需求”。两者之间的比例表明温州跨境电商企业更希望应聘者具备实操经验。
(4)素质和素养方面。企业最看重的素质和素养是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和沟通能力,占比分
第4期35
别为83%、72%和71%。跨境电商平台操作不仅要求从业者乐于合作,也要能够吃苦耐劳。走访发现跨境电商企业人员流动很大,许多企业主管表示很大一部分职场新人工作第一年就选择辞职,其中一些工作了一个月左右就辞职,一些坚持半年左右之后选择离职。这类情况导致公司资源消耗很大,部分企业
甚至因此明确表示不会再招收刚毕业的大学生,只招收有工作经验者。此外,企业选择适应力、商务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占比分别为57%、55%和55%。企业希望员工尽早适应企业的工作,善于在磨合中产生新想法,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到原因并解决问题。因此,企业认为跨境电商人才还应具备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收集和处理的素质,选择比例分别为45%和9%,35%的企业还选择了综合协调这一素质。
(5)课程方面。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100%的企业认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跨境电商人才必须学习的课程。96%的企业认为“办公软件运用”是跨境电商人才需学习的课程。94%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操作”课程很重要,认为“网页设计与制作”重要的占比76%。很多小型企业在访谈过程中表示希望有人能够帮企业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独立网站,让企业更加规范化。选择“应用英语”和“电子商务”课程的占比分别为64%和61%。与国外客户交谈和在平台上操作时都需要使用英文,大学英语等级水平也是企业招聘的一个重要标准。跨境电商人才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向海外用户销售产品,需要用到网络营销和国际市场营销知识。45%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商人才需学习“网络营销”课程,23%的企业认为需学习“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调研过程中,不少企业表示高校开设的课程过少,应当增设部分实用性更强的课程,如增设部分小语种课程,增设外销出运安排、国际快递和海运等方面的课程等。企业还希望学校能够增加使用各种平台的培训。如何运用好公司目前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是一大考验。这不仅要精通一个或者多个目前非常热门的跨境电子商务
平台,还需善于发现具有潜力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这些能力均需通过相关课程的训练得到培养和提升。
(6)校企合作方面。调查结果显示60%的企业愿意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希望高校可以为企业量身培养未来员工。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共同开发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企业派遣专家参加学校的教学;签订订单培训协议形成订单班。二是由企业发起项目,提供资金、平台、相应的技术支持及平台操作指导,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由本校教师进行指导。三是企业对在校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在实操中掌握跨境平台的规则和技能,最后让学生开店实操。四是合作创建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提供产品、账号以及培训,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就业后的工作环境。这四种合作方式不仅可增加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率,还可以让高校教师获益,可以更容易了解企业的需求,提高专业素质。但是,也有40%的企业不愿与学校合作。访谈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入校培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培训的学生可能最终也不都能为自己所用。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培训社会人员,以填补本公司的岗位空缺。 2.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总的来说,由于专科院校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需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而跨境电商的各类岗位基本属于应用型,所以专科院校更注重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此次调研中,80%的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应用人才,而开设了跨境电商课程的本科院校培养的大多是管理型应用人才。其中只有温州医科大学由于重点培养医学方面的人才,师资不足,所以决定缩减跨境电商专业的招生人数,其他学校都表示
将会扩大对跨境电商专业的招生数量。开设跨境电商专业课程的学期数量,各院校相差很大:有4所高校分别开设了2、4、5和6个学期,2所高校开设了3个学期;跨境电商专业课程的周课时数,3所高校为4课时,另外3所为10课时及以上;6所高校中有5所建立了跨境电商实训室,2所拥有校内跨境电商创业园,1所建有校外跨境电商创业园。虽然跨境电商行业前景为人所看好,岗位需求量大,人才供给不足,对高校和毕业生来说是利好条件,高校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总体愿景越来越好,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旧面临着各种困境。
(1)政策支持不到位,软硬件配备不足。各高校在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皆遇到了软硬件方面的困难。其中一部分原因可以归于政府对教育的投资不足。温州政府出台了关于温州跨境电子商务方面的鼓励政策,但人才发展规划不详细,目前只在《温州市外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中提到关于跨境电商人才发展的计划,即与跨境电商协会合作,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作。缺
邱国丹,张建辉:温州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第20卷36温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少完善的人才培养协调与激励机制,没有人才培养场地、资金投入、财政补贴和税费减免等政策,不能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引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2]。在参与调研的6所高校中,仅有2所获得了政府支持。大部分高校的跨境电商专业培育与建设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导致在校学生创业以及相关活动的开
展难以持续。虽然大部分高校建立了跨境电商实训操作室,但要更加贴近社会,就要建立更多的校内外跨境电商创业园,进一步让学生体验较真实的电商创业环境,以便更好地与社会环境接轨,提高学生的适应力。一些学校存在资金支持、实训软件、实训场地及设备等诸多条件缺乏的问题。实训软件是学生动手操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实训场地及设备实际上又与实训软件挂钩,场地和设备的缺失会导致学生上课效果受到限制。
(2)“社会”型教师欠缺,现有师资缺乏实战经验。目前各高校在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最缺乏的是师资。跨境电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需要教师具备大量的实战经验,不能拘泥于理论知识。但现有师资很多是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的教师组成,很多教师并非专攻跨境电商专业,且缺乏实战经验。如果教师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或者外贸进出口实践经历,就不太可能有效地传授学生经验。所以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上,还需要引入大量有实际经验的“社会”型教师[3]。受访高校目前由企业导师进行跨境电商课程授课的比例不超过5%。这样的师资常常出现“三无”问题。第一,“无”理论知识。大部分从事跨境电商专业的教师缺乏系统的跨境电商知识体系,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对于理论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在未来进入企业从事跨境电商方面的工作时难以应对。第二,“无”实践经验。很多教师本身缺乏跨境电商的实践经历,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无实训操作”,即第三个“无”。
(3)课程体系存在漏洞,常规能力训练被忽视。一方面,由于跨境电商是新兴事物,高校应对经验不足,部分高校的现有课程体系存在漏洞。首先,6所高校只有4所开设了“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电子商务”
这类基础课程,鲜有对跨境电商发展极具影响力的物流和营销方面的课程。开设的相关课程欠充足,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不全面,综合素质不高。其次,跨境电商一个重要的工作模块是数据分析,但跨境电商平台数据分析方面的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不能提升分析能力,成了学生的短板。再者,目前跨境电商岗位如跨境电商运营专员、跨境物流和跨境电商客服等,需要从业人员不仅掌握贸易基础知识和技能,更要精通某项业务。另外,小语种在跨境电商企业很受欢迎,约45%的企业表示希望毕业生掌握一门小语种。但目前只有2所高校开设了小语种课程。另一方面,同样是由于经验积累不足,部分高校的现有课程设置常常忽略了常规能力如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的训练。
三、温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建议
1.加大政策支持,解决软硬件配备不足问题
一方面,温州跨境电商发展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应出台更多落地的相应政策来推动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对现有相关政策进行完善。要为跨境电商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资金的投入与补贴政策是不可或缺的。温州已有众多跨境电商产业园专门提供跨境电商服务。他们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强。政府可以从中牵线,将学校教育与跨境电商产业园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平台。另一方面,多方面解决学校资金短缺问题。首先,积极争取经费支持,这对于许多大型活动
的开展和有关研究都十分重要。其次,多渠道融资解决学校基础建设问题。学校需要不断拓展、开发和建设新的实训场所和完善配备,光靠上级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应打破单一的办学模式,通过申请政府贴息贷款、合资及融资等渠道解决该问题。最后,编制合理的财务预算。学校需要制定详细预算,并严格按预算进行运作和建设。
2.引进优秀师资,培训现有师资
人才引进是新时期各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4]。各高校应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学校的中长期人才引进目标。对于当前急需的跨境电商相关人才,根据院系提出的急需人才数量和学科专业要求,由学校师资规划部门根据中长期目标进行审核,确定人才引进任务。在人事、组织、后勤、住宿、图书和医疗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保障,使新引进的教师能迅速融入已有的教师团队中去。同时鼓励教师组织和参与跨境电商专业相关活动,给予活动经费和实训基地等方面支持,积极营造资源充沛的专业环境。同时,也可以放宽政策,柔性引进企业优秀人才到校上课,传授实际工作经验。在良好的环境中,制定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给予引进人员一定的压力和动
第4期37
力,使引进人员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学校通过外聘跨境电商企业的专业技术骨干为校内教师做指导,让学校老师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跨境电商最新的动态、规则和技术。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让校内老师能够深入跨境电商企业,进行实际工作操作。还可以聘请富有跨境电子商务实战经验的企业家和行业专家为校内教师和在校大学生进行政策解读、岗位业务知识讲解和岗位操作技能训练等培训。同时鼓励教师积极与行业协会合作编写职业考证教材,推广职业考证,组织跨境电子商务职业培训。通过这些活动,教师的职业素质和素养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5]。
3.完善课程体系,突出各校教育特
综合调研结果,跨境电商学科应该是融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物流、市场营销学、心理学、外语、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为一体的交叉型学科。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在已经开设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其他相关课程,突出特。首先,开设多平台的店铺实操课程。要增加学生的多面性,不要只做一个平台。目前跨境电商平台较为火爆且容易操作的是速卖通,所以近年很多中国的卖家都在速卖通上开店,导致速卖通平台内部竞争越来越大。但是亚马逊就有所不同。亚马逊操作相对较难,稍有不慎将导致店铺关闭的局面。但是即便如此,很多企业也开始选择亚马逊平台。因此,学校可以设置有关亚马逊的实操课程。还要想方设法增加学生对阿里巴巴国际站、wish、eBay和敦煌等其他平台的了解。其次,企业普遍认为要在互联网上抓住买家的眼球、促使买家在店铺里下单,不仅需要掌握平台数据的分析能力,还要具备Photoshop 应用能力和良好的介绍产品优势的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可以让买家在众多的产品当
中到一款爆品,能让产品在成百上千的商品中脱颖而出。通过Photoshop 应用能让精美的图片抓住买家眼球,提升其进店了解产品的热情。
但是精致的图片只是促使顾客下单的初始原因,产品介绍即文案,才是推进顾客下单的主要因素。有说服力的文案能让买家更加了解产品的特性及优势,促使其购买。因此,“Photoshop应用能力”“产品的优势介绍”“跨境电商平台初步数据分析”三门课程非常重要。再者,快递是将出售的产品送到买家手里的桥梁,因此,有关国际快递和海运等方面的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后,更多高校可挖掘自身在师资或资源方面的优势,选择恰当的小语种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来满足更加细化的市场需求,也让本校毕业生在就业时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4.鼓励学生创业,另辟实操蹊径
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创业,进行开店实操。跨境电商平台的创业门槛不高,公司的注册较为简单,资金压力也不太大。例如亚马逊平台两个星期一次的快速回款政策,可以确保不会积压资金。对于优秀的创业学生,学校可通过一定的奖励机制来激发其创业激情,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知识支持,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中学习跨境电商的知识,而且还能收获物质上的奖励。即使创业失败,带来的成就感也是巨大的,能力的锻炼和经验的获取也值得肯定。企业对于能够独立运营跨境电商平台的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根据调查结果,半数以上企业希望学生在到企业之前就有一定的实操基础。学生有了一定的经验后,
求职的选择余地会更大。此外,由本次温州市跨境电商企业人才需求调研问卷结果可见,企业对未来人才素质的要求主要侧重于人才的团队协作素质、沟通和抗压力这三个方面。有过创业经历的学生,沟通能力和抗压力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如果有过创业经历的毕业生能够进入一家好的公司,遇到同样优秀的领导和同事,职业生涯自然就会呈良性发展态势,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满意度会更高。
邱国丹,张建辉:温州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责任编辑:陈 凯]
[参 考 文 献]
[1] 谢海燕,蔡则祥.跨境电商背景下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管理观察,2019(26):150-153.[2] 温州市商务局.温州市外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EB/OL].(2016-06-01)[2020-04-19]. 
http ://v/art/2016/6/1/art_1210097_1746902.html.
[3] 黄嘉莉,武佳滢.重构教师教育课程的教育社会学知识—基于实践与教师专业素养视角[J].教学研究,2018(6):48.[4] 邹艳辉.关于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4):107.[5] 田静.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