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井盖防盗系统项目评审
2016年12月
目录
1评审
智能井盖防盗系统项目(de)评审由于标准难定、易于变化等特点,很多情况下开发出来(de)功能模块,与需求部门(de)要求往往有差异.因此,为了保证智能井盖防盗系统项目(de)顺利部署上线,我们建议集合公司各个职能部门(de)相关人员与外聘专家和教授,组成智能井盖防盗系统项目评审管理小组(在此规范中简称:评审小组).
评审小组设置多个角,角并不代表个人,而是说明个人在业务中应该如何表现以及他们应该承担(de)责任.角根据工作开展(de)需要增
减、调配人员.
1.1  角和职责
1)主审人:主审人是业务、技术评审(de)指挥人员,负责评审活动(de)组织、结论、书面报告和问题跟踪.
2)技术评审员:技术评审员应由满足要求(de)技术人员担任,负责向评审组成员提出自己(de)评审意见和建议.
3)业务功能评审人员:主要由各职能部门委派专人负责本部门(de)功能模块测试、确认.
4)记录员:会议记录人员,全程记录会议(de)内容,把存在(de)问题进行记录,并且整理成文档,并且提交给主审人参考.
5)用户代表:必要时,由主审人确定能够充当用户代表(de)角.
6)相关领导和部门管理人员.
1.2  评审目标
智能井盖防盗系统项目评审(de)目标是由一组有经验(de)行业专家和教授以及技术人员对智能井盖防盗系统项目标设计和开发(de)输出进行评价,以判断确定设计和开发(de)输出能否实现软件产品预先定义(de)规格,同时通过评审标识出与规格和标准(de)偏差.它向业务部门提供充足(de)证据以证明:
1)设计和开发(de)输出符合了其规格要求;
2)设计和开发(de)输出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标准(de)
要求;
3)软件产品(de)更改得到了恰当地实施;
4)软件产品(de)更改只对那些规格发生了更改(de)系统区域有影响,没有引入新(de)问题;
5)软件产品是否已经达到了业务部门(de)功能模块需求;
6)软件产品是否已经按软件开发合同(de)要求是实现了相应(de)功能.
1.3  评审时机
按智能井盖防盗系统项目实施计划书所策划(de)评审检查点进行.因临时变更引起(de)突发性(de)评审随时进行,如果有延迟(de)需要提交书面说明,并且呈报相关(de)领导.
1.4  评审(de)基本要求
a)智能井盖防盗系统项目评审应分级进行.整个项目(de)验收评审,应进行公司级评审;业务部门级(de)项目一般进行业务部门级评审.
b)智能井盖防盗系统项目评审视具体情况可一次进行,也可分段进行.
c)评审结论应使用书面报告形式明确记录,并且需要相关人员签名确认.
d)评审资料应及时归档.
1.5 评审依据
a)业务合同、需求分析报告和方案设计报告;
b)有关标准、规范和质量保证文件.
1.6  评审内容
评审(de)内容可根据软件产品(de)工程实施进度、技术难度、复杂程度以及使用方(de)要求有所侧重和适当(de)增减,但应满足对设计结果进行评审(de)要求.主要内容:
a)设计方案正确性、先进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b)系统组成、系统要求及接口协调(de)合理性;
c)系统与各子系统间技术接口(de)协调性;
d)采用设计准则、规范和标准(de)合理性;
e)系统可靠性、维修性、性要求是否合理;
f)关键技术(de)落实解决情况;
g)编制(de)质量计划是否可行.
1.7 评审方式
评审方式有会签评审和会议评审两种.
1.7.1 会签评审
会签评审是各个评委根据评审(de)内容和要求进行审核并发表自己意见,当各位评委(de)意见基本一致,或问题比较明确并已得到解决,则不
软件测试项目流程
召开会议而直接填写智能井盖防盗系统项目评审反馈报告(de)一种评审方式.
1.7.2 会议评审
会议评审就是公司组织内外(de)专家召开评审会议,根据评审(de)内容和要求进行讨论、分析并就最终结果达成一致(de)评审方式.
1.8 评审工作程序
1.8.1 提出申请
一般情况下,项目管理部门应按智能井盖防盗系统项目工程进度表制定评审(de)计划,并且在评审前3天向相关职能部门提交智能井盖防盗系统项目评审申请表.
1.8.2 提供资料
公司级评审,项目管理部门应在评审会前2~3天将评审资料交相关(de)部门并且将评审资料交各个评委.
业务部门级评审,评审资料由业务部门负责人监督备齐,于评审会前两天交评委.
1.8.3成立评审小组
1.8.3.1评审小组产生办法
a) 评审小组成员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