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张青玲1,王书诏2,梁茵2,马吉祥2 
1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2大连理工大学学生就业中心,辽宁大连(116024) 
E-mail:*************** 
摘  要:本文从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出发,简要说明了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不同方面论述国外一些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而论述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启发 
1.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在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到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随着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生涯规划逐渐取代职业辅导的地位。70年代,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得到推广和实施,之后在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等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广泛传
播、发展和运用;80年代,生涯规划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生涯规划教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长期的实践中,国外学校确立了以形成“自我概念、发展潜能”的全人辅导模式,并辅之以矫正,补救的心理咨询和训练项目。 
起源于20世纪初叶的西方国家的职业指导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完成了从职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历史嬗变。 
第一个明确使用“职业指导”这一术语的是美国职业指导的奠基者帕森斯,他在1909年出版的《职业选择》一书中总结了职业指导的理论和方法。【1】
帕森斯强调个人特性与职业特
性相匹配的特质论模式,形成了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特性因素论。特性因素论以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作为描述个别差异的重要指标,强调个人的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非指导学派重视个人发展,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阐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咨询”的理论与方法。1942年罗杰斯出版《心理咨询和心理》,标志着人本主义理论流派走向成熟,推动职业指导的重点从开发职业素质测试的技术向职业咨询的方法与技术转变。【2】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超越了以心理学为支撑的传统职业指导,提出了
体现和重视人生规划的“生涯教育”,职业指导观念逐渐完成向生涯辅导观念的转变。 
生涯辅导的形成时期是金斯伯格和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金斯伯格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也是职业发展理论的先驱者,对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长期的研究。金斯伯格将职业发展分为空想阶段、尝试阶段和现实阶段三个时期。舒伯经过大量研究于1957年出版《职业生涯心理学》,首次使用“职业生涯”的概念,将职业生涯定义为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过程,系统阐述了职业生涯发展的十二个基本命题和五个发展时期。 
职业生涯规划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达到成熟和完善,迎来了职业生涯发展的国际化时期。 
2.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2.1 完善、高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美国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政府把毕业生看作是整个社会市场的一部分对待,对就业不
直接干预和限制。针对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伴而生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美国构建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为主体的完善而高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高校加强人才培养改革,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构,强化就业过程指导和服务,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构,强化就业过程指导。 
美国高校一般都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中心的工作大体分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两个方面。职业指导的工作重点是推行四年职业生涯规划项目。第一年,中心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第二年要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招聘会;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等专门技能。这种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择业能力的增强和求职技巧的提高颇有助益。 
网站网页设计培训机构
日本有一个完善的就业机制,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准确,举办各种各样的说明会,各种就职支援中心和俱乐部,政府预算支持等方面。针对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能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加,政府制订计划,通过 “学生职业综合支援中心”及 “学生职业中心”等对大学毕业后尚未就业的登记人员,根据本人兴趣、爱好及适应能力等开设针对性的讲座,通过培训提高其就业
能力,并组织他们去企业实习。日本所建立的高校就业指导专门机构并非是行政性的机构,它们仅承担与就业有关的服务、咨询和研究功能,体现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市场特征。 
在日本,大学生想要到理想的工作首先要认清自我。很多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受就业指导,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缺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干什么。在填写职业申请时注意推销自我,在大学学习期间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言谈举止给人以恰如其分的印象。 
加拿大为移民国家,政府对毕业生就业非常重视,政府和各高校进行的就业指导专业特强、操作规范,而且相互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加拿大学生工作的途径有三种,一种是求助于学校的“职业介绍服务”,一种是校方安排的专业实习计划工作,第三种是到学校或自己联系的单位去“实习”。【3】
加拿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健全、人员专业化、操
作规范,加拿大的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有的称为就业指导部,有的称为就业服务中心,都有较好的办公条件,一般有接待大厅、咨询室、招聘室和资料室等。 
2.2 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美国促进高等教育标准化委员会(CAS)在其对高校学生事务的标准化指导中,对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的要求是这样规定的:专职人员应有与其职位相关的学历或与教育有关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一般工作人员也应该有相关的学习背景和工作经验,并需要进行个别培训和接受专业人员的督导,有的州对从事职业咨询或指导的人员要求执证上岗。【4】
美国高
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一般要求具有辅导学、咨询学、高等教育学硕士或博士学位;就业顾问一般要求具有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专职工作人员也需要获得辅导学、咨询学等硕士学位;其他工作人员一般要具有学士学位。同时这些工作人员还要具备专业技能,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高度的责任心等,另外,这些工作人员要有从商或从教的经历等。 
在日本,大学的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从业人员属于大学的正式职员,一般要求必须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知识,不仅要有职员的人格、知识,同时还要对企业、社会团体有密切的关注和了解。 
2.3 全程化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已完全突破了毕业就业安置指导,成为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及毕业后到工作前的一种全程职业生涯辅导和教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