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施工招标文件的关键点
一、编制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叙述的目的在于帮助潜在投标人了解工程项目情况。主要内容包括招标人名称、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地质地貌、气候条件、现场情况、工程情况(结构类型、建筑物构筑物形式及数量、层数、主要建筑内容、对周边环境要求、设计标准)、建设前期准备情况和地质资料等。
工业建筑项目概述的技术要求应更详细、更清楚地描述,如抗渗性、防火性、耐温性、自动控制系统、使用的工艺、安装的设备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地下通道、烟囱、塔、炉体等,技术要求特殊而复杂。一般来说,应根据每个单位项目规定特殊要求。
在提供一套完整的设计图纸或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后,可以简要地写出项目概况,但应写出项目概况、地质地貌条件、气候条件、建筑规模和特点,以便投标人在项目概况中基本了解项目概况。招标文件出售时,除向潜在投标人发送全套施工图外,如港口、码头、桥梁和其他特殊项目,还应附上项目附近的海域图和施工现场项目区域的情况图等。
二、投标资质审定
投标人的资质一般在发招标公告和资格预审公告时明确规定,未进行资格预审的招标项目在招标文件中还应注明对投标人投标资格的要求和资格审查的程序及方式。
投标人的资格审查和资格等级要求应根据行业、项目类别、项目规模、结构形式、复杂性、工期和项目质量的要求进行审查。企业应根据项目类型(面积或体积)、复杂性和难度(结构复杂、钢结构多、跨度大、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复杂),熟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各施工企业资质等级和经营范围条件,工期要求、分部分项质量要求(如抗渗性、耐热性、抗辐射性、抗震性等),施工条件较差(高温、场地狭窄、流沙、水量大、生产交叉)等内容综合考虑,共同确定适合本项目的施工企业资质等级,以满足项目需要。
对于投标人的资质等级要求,有必要区分施工总承包资质和专业承包资质,并查看其覆盖范围。等级等级不应设置得太高,以避免排除有实力和经济实力的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数量不足以进行合法开标,不应包含歧视性条件,并根据个人意愿设置。
在编制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时,投标人资格的一般原则是先看施工总合同,然后看专业
合同,然后再看其他部门和协会发布的文件,并尽量做到全面。每个承包资质的名称和级别必须准确无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设定资格要求就捎带说一下资格预审:如果投标人人数不多时按《标准资格预审文件》中要求的“合格制”审定即可,如果考虑投标人太多时,资格预审文件中应公布资审比较的方法(评分法),按照《标准资格预审文件》的“有限数量制”即可。
三、踏勘现场和投标预备会
首先,应在招标文件中载明“标前会”和“踏勘现场”的时间、集合地点和是否由投标人自带车辆等内容。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由设计单位和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参加的“标前会”和“踏勘现场”。
制作表格新手入门为便于操作和节省大家的时间及费用,“标前会”和“踏勘现场”最好一起组织,并在招标文件中载明程序和时间以及注意事项等。“标前会”和“踏勘现场”由四步完成:
1、组织标前会议,进行项目介绍
2、踏勘现场,介绍现场条件
3、举行面对面质疑澄清会议
4、总会议纪要,发放答疑文件
注:踏勘现场过程中,介绍人介绍现场情况时应让各潜在投标人都听得到,避免一家提问就只给一家讲解,引起大家误会。
四、分包
分包在投标中最容易被忽视。经常会遇到项目施工招标文件中没有说明分包的范围和要求,投标人聪明到不提醒,这在签订和执行合同时太痛苦了。因此,从资格预审到投标,应提前明确分包的内容,划分好范围,并在资格预审时提前明确审查分包商的资格要求。如果在资格审查期间未确定是否分包,且项目施工需要分包,则应在编制的招标文件中明确说明。有必要在标准文件中的投标人须知一般条款中保留分包条款,并明确指出分包是非主题和非关键工作,并说明限制条件,因此不容易忽视。
五、工程款支付和结算方式
1.采用预支工程预付款的方式。要明确预支金额,按比例逐次扣回的办法,按月进度形象计量支付。
2.不采用预付工程备料款的方式(不提倡),可按工程进度款按月计量支付,累进价款支付的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