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课程作业
课程科目:关于美国与中国一国两制的思考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  院: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专    业:  工程造价           
美国参议院相当于中国什么机构    作业成绩:                                       
任课老师 田雷                 
提交日期:2013年 4月16日

关于美国与中国一国两制的思考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在1958年的“分裂之家演说”中曾说过:“‘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这座房子倒塌——但我确实期望它结束分裂的状态。它要末全部变成这一种东西,要末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当时美国北方是支持废除奴隶制度,而南方则是支持大种植园奴隶制度。他认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不能并存,要想保卫国家的统一,只能两者选其一;而随后爆发的美国南北战争则证明了他的看法,最终以北方的胜利,奴隶制的废除捍卫了美国统一。然而100多年后的中国,为了解决港澳台的问题,共产党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主张,即保留港澳台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自治权,来换取中国在法理和主权上的统一。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的回归则证明了之一主张在某种程度上的正确性。同样是一国两制,美国则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内战,中国则化干戈为玉帛,那么这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
美国的一国两制
1.美国在独立之初所建立的政府是建立在北方的资产阶级与南方的种植园主联合执政的基础之上的。北方是工业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工业革命,创办企业,经营工业,雇佣大量劳动力,使用机器;而南方则是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将数百万的黑人束缚在土地上当奴隶,为欧
洲生产工业原料,来换取工业品。这种格局在建国之初就存在下来,不过当时北方的工业还不发达,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并不是很大,同时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所以当时南北双方的矛盾并不尖锐。南北双方甚至为了平衡彼此,避免制度冲突引起危机还签订了诸如“密苏里妥协”和“1850年妥协”。
直到19世纪前中叶,美国开始仿效英国,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北方兴起了大规模的民主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浪潮,大量的工厂被建立起来。然而资本主义工厂制度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才能巩固和发展,但是最廉价的劳动力——数以百万的黑人被束缚在南方的种植园中,严重阻碍了美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以美国19世纪50年代为例,美国工业总产量中南方只占8%,工业总投资仅占15%,但是劳动者总数却占总数的43%,由此可见奴隶制对于北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1]
然而对于南方来说,19世纪上半叶则是他们最幸运的一段时间。由于英国棉纺织业的蓬勃发展和美国北部工业革命的兴起,国内外市场对棉花的需求激增。同时轧棉机的发明提高了清除棉籽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加上种植棉花的技术简单,在种植园大规模使用奴隶种植棉花十分有利可图。奴隶制种植园迅速发展。南方各州奴隶人数,由独立时的60万激增到
前的400万。但是绝大部分奴隶和随之而来的财富被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虽然奴隶总数在增 加,生产效率则增加得更快,棉花种植生产的利润反而起来越高,于是南方的种植园主,成了美国最富有的人。对于种植园主来说,废除了奴隶制度无疑是摧毁整个南方的经济,将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巨大危害。
  同时为了保护美国北方新兴的工业,国会通过了提高进口欧洲工业产品的关税,而对于以工业原材料来换取欧洲工业品的南方蓄奴州来说,这无疑会对其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南方的种植园主担心欧洲各国会报复美国而提高对美国农产品的关税,因此强烈的反弹。[2]
2.南北战争爆发前,美国宪法为将来政府提供了和平辩论的基础,并且能够平衡这个新的国家关系中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在数年间,自由州和奴隶州的数目在妥协中逐渐令参议院得以平衡。1845年最后一个奴隶州得克萨斯得到承认,五个自由州在1846年到1859年间得以认可,原先是奴隶州的堪萨斯在先前被拒绝,随后在1861年以自由州加入。随后在北方兴起大规模民主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浪潮,旧的两党格局解除,日益激烈和敌对的思想意识形态导致以往为了避免危机而订立的君子协定(例如密苏里妥协与1850妥协)越来越不可能。同时南方各州使用奴隶让北方各州成为新移民优先选择的目的地,以致北部在国会和总统选举优势按照人口规模日益强大。
  1850年代党争在本质和强度急剧转变。美国共和党在1854年成立,这个新生的政党与林肯都反对自由贸易,以便保护美国北方新兴的工业。虽然有小部分北方人支持令南方废除奴隶制度的措施,共和党却有能力得到不愿和奴隶竞争的北方人和西部人的支持。共和党赢得很多前辉格党员及担心美国参议院、布坎南政府及最高法院受南方不成比例的影响的北方前民主党员。1861年由于林肯的总统胜选,奴隶州失去了在参议院的权力平衡,并将会面对在总统府和国会在数十年控制后的持续弱势,同时南方人也感到不能阻止类似莫里尔关税法的保护主义关税。[3]
中国一国两制
美国在内战前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并存,两者从建国之初就开始发展,南北双方势均力敌,力量发展均衡,而这种混合制度的存在造就了这样一种现象,南北双方都有执政的机会,所以不存在哪一方把对方给吞掉的问题,因为一旦有一方不存在,就会对美国经济和政治上的平衡造成影响。但是正是这种情况的存在,南方动不动就以脱离联邦威胁,北方只能一再退让,在19世纪40、50年代以后,面对奴隶制的步步紧逼,这才激发导致了内战,以战争来结束共存。美国的一国两制仅仅存在不足百年便以战争结束,那么中国的一国两制是否也只是短期存在的权宜之计呢?
在我认为,中国今天所要实行的“一国两制”与美国内战前的历史状况大不相同。
类似美国这种南北双方平分秋,势均力敌的情况在中国根本就不会出现。中国大陆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中国占绝对的统治地位,而港澳台虽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 ,但是无论是从人口数量、经济规模还是土地面积等方面考虑,其所占的份额与中国相比实在是太少了。
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一国两制,并保证港澳地区能够继续蓬勃发展,其前提就在于主体是13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的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容许一小部分地区和范围实行资本主义。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取长补短越来越明显,例如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诸国经济疲软,经济大萧条,中国大陆对香港进行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帮助香港度过经济危机;而香港对内地的投资也促进了大陆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