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繁荣与国家政策的影响
国家政策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同时也影响着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的倾向。通过考察心理学在美国临床心理学、社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经济心理学领域的形成和发展,探讨了国家政策对心理学发展的深远影响。当前的社会发展对心理学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对心理学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促进心理学的飞跃和发展。
标签:心理学;国家政策;美国心理学会(APA)
1、前 言
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它的方法和理论既受益于生物学和生理学等自然科学,又受益于社会学和人类学等人文科学。由于心理学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两面性,使它对社会和政治政策比较敏感,易受到它们的影响。心理学受社会思潮或时代精神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同时它也与周围的科学观念进行着频繁的碰撞。
国家政策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它可以反映
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同时这些方针政策影响着一个时期学术思想的倾向。
2、心理学与国家发展政策
心理学首先在欧洲作为一门学科出现,直到20世纪中期欧洲一直主宰着心理学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超越欧洲成为心理学的领袖,并主宰着这个领域至今。
二战后美国的心理学获得飞速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国为大战的最大获益者,其本土没有发生过战争,反而通过战争使其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经济在世界上保持强势地位,而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在战争中损失惨重,需要很多时间来重建它们的经济和教育系统。美国在战中和战后经济繁荣,有足够的资源为大学和大学生提供经济援助,这便促进了心理学在美国的飞速发展。
2.1 社会文化政策
美国参议院人数心理学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国家对此也制定出了许多重大的方针政策。在社会文化领域,主要关注美国对老年人的一系列心理服务政策,以及在此领域所取得的一些重大成就。
为了解决老龄化现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积极应对老年人服务设置和市场动力的变化,美国颁布了许多很具有影响力的国家政策。
1987年,美国颁布了联邦法案《综合预算协调法案》,为老年人疗养院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并把护士的作用及其贡献从疗养院设置转向了当地、州联邦政府阶段。
1986年到1996年,美国为敬老院提供心理服务项目迅速增长。1992年,APA组织了“心理学在临床训练上的国际会议:为老年人提高服务”活动,声称APA不仅要协助专家在老年临床心理学寻求专业化的研究,从多层面和专业化进行能力评估。
2002年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953法案规定给毕业生和继续教育者颁发心理许可证的先决条件是接受老龄化和长期的医疗课程教育。紧接着2003年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为老年心理学的毕业生在健康职业领域和老年人心理训练方面予以拨款。
APA为老年人的心理实践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导方针,从态度、基本知识、临床问题以及其它服务条款和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干涉、协商,为老年人的发展从外在到内在提供了全面人性化的服务,也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个性做出了基垫,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意义。
Dalton生态水平分析模型认为个体和社会之问在各个关系层上是相互依存的。个体是一个微观系统,它位于一系列相互依存的关系层的最里面。社会文化系统是一个宏观系统,它构成了其它水平运行范围内的关系,进而影响个体和组织生活。从而社会文化牵引着心理科学的发展,它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与需要,与时俱进地引导和制定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前已述及,美国心理学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而在中国,心理学在社会文化领域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起步,人们对社会文化心理学的认识较为模糊。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政策方针的提出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社会文化政策与心理学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而心理学的使命就是科学的探索如何缔造个体的幸福生活与和谐美好的社会。
2.2 政治法律政策
从上世纪50年代起,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大量的涉及教育财政投入的法律,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1965年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法》、1965年出台的《中小学教育法案》、1965年的《高等教育法》、1963年的《职业教育法案》、1968年的《教育总则法》、1974年的《特殊教育项目法》、1975年的《先行起步一继续坚持法》、1975年和1990年的《残疾儿童教育法案》、1979年的《教育部组织法》和1984年《卡尔——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等著名的法律法规就有几十项。随着联邦教育法律的不断出台,联邦授权拨款也随之增加。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和中等义务教育的国家。从1852年马萨诸塞州第一个通过义务教育法到1919年亚拉巴马州最后通过义务教育法,其间用了60多年时间,美国基本普及了6-8
年义务教育,为经济发展奠定了人力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又基本普及了中等义务教育,这比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早30-40年左右。1999年,美国初等、中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4685.7万。
美国国会1958年制定颁布的对全民进行国防教育、提高全民族国防素质和国防观念的基本军事法律。美国国会将该法的制定视为美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发展之一。该法是美国联邦政府协助各州政府教育机构加强国防教育的法律措施,目的在于培养美国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掌握必备的军事技术,从而有助于加强国防建设,保证国家安全。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两位参议员曾共同提出过名为《2005年国家创新法》的立法议案,旨在确保美国维持其在创新、研究与开发及科学家与工程师培养方面的世界领袖地位。2007年3月正式签署《美国创新宣言》,以此敦促美国国会通过立法来促进美国竞争力并维持美国的创新领袖地位。同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为有意义地促进一流的技术、教育与科学创造机会法》,从而启动了美国确保人才培养和促进国家创新与竞争力的立法程序。该法的缩写在英语中恰好为“竞争”一词,所以又称作《美国竞争法》。
法律法规的明确制定规范了教育发展的方向,确保了人才的培养。这就使得美国在此期间内
涌现出了众多心理学流派和大量优秀的心理学家,也使得美国的教育得到全面普及和发展。我国在法律法规制定方面也作出了许多努力,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了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以及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免费原则,这必将对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不足的是,虽然我国每年都有许多新的法律法规颁布,从中央到乡镇的各级党政部门下达的政令法规更是无数,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严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造成了大量人才的流失,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3 经济发展政策
2002年10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共关系学教授Daniel Kahnen以及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经济学和法学教授Vernon Smith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Kahnerman获奖是因为在他的研究中,“把心理学的,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人的判断和决策的研究思想,结合到经济科学中”。Smith的贡献是开创了实验经济学的新领域,确立了实验室研究作为经济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Smith和Kahnelllan的获奖表明了心理学研究及其成就对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和受到的重视,也表明心理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和管理科学研究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经济心理学是经典经济学和现代心理学相互融合、渗透和促进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由一批“具有良好心理学素养的经济学家”和“具有良好经济学头脑的心理学家”共同倡导形成。其理论的核心人物是美国密西根大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教授GeorgeKatona,他的《经济行为的心理分析》一书被视为“经济心理学的开山经典”。
经济心理学研究国际学会(IAREP)成立于1971年,得到了政府基金的大力支持。促进欧洲建立了良好的科学秩序和经济交流。前30年,经济心理学研究国际学会的发展都依赖于美国管理模式,而现在欧洲的教育机构已有了自己的知识主题。其为欧洲大学管理学院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学业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心理学的研究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经济现象中,拓宽了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视野,并使经济理论对经济现象的预期和解释更为科学、完整,决策者对经济政策的制定更为合理。而从学科之间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的角度出发,心理学界也没有理由不关注经济学家的研究工作,以便为心理学的研究注入新鲜的成分,不断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我国心理学家在经济心理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不少成就。这主要受益于他们对经济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的探索,也与他们就心理学如何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的努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经济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些建议曾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部分影响到改革方案的制定或实施。然而,我国经济心理学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我国经济心理学研究仍然没有跳出“西式研究”的框架,再有就是热衷于实验室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以“虚无”的感觉。这既有心理学自身的问题,也有传统经济学实力太强的原因。
2.4 教育发展政策
1946年,APA成立了学校心理学家专业委员会(以后改为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校心理学至此获得社会的正式承认。1969年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NASP)成立,学校心理学被美国职业心理学委员会确认为博士学位。同时,APA承认学校心理学为一个职业心理学专业。
第一期“学校心理学杂志”于1963年正式出版发行;1964年,“学校中的心理学”创刊;1972年,NASP创办了“学校心理学文摘”(现改名为“学校心理学评论”);1986年,“职业学校心理学”也划归为APA的学校心理学专委会负责。
20世纪50年代,美国特殊教育法的颁布,对学校心理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950
年,学校心理学家的人数扩大到1,000人。到了1970年,上升到5,000人。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学校心理学得到迅速发展,教育部门对学校心理学家的需求空前高涨,学校心理学家的人数突破了20,000到25,000人之间。其中,直接从事学校心理学工作的学校心理学家约占95%,其余为教育管理人员、教育顾问和从事学校心理学家培训工作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