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汽车崛起对我国企业全面创新的启示
2015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提出要坚持全面创新,把科技创新摆 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推进科技体制 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以科技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已经成为“十三五”及更长时期内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学术界,全面创新的概念和思想一直存在。
最早可以追溯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提出的五种创新类型中除与科技创新联系较为密切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外,还包括了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我国一些学者也对全面创新进行了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的许庆瑞院士,他认为,企业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也需要其他创新要素的配合,如,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全员创新和全时空创新等。在实践中,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如何开展全面创新,政策如何保障企业开展全面创新亟待破题。特斯拉汽车公司(以下简称“特斯拉”)以颠覆者的姿态进入传统汽车巨头长久割据、外来新势力很难打破局面的汽车行业,加速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进程,其成功并非偶然,秘密正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本文以特斯拉为案例进行研究,为企业开展全面创新和政府制定支持全面创新的政策提供启示和借鉴。
1 特斯拉凭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改变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进程
特斯拉成立于 2003 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硅谷,主要从事纯电动汽车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以及向第三方提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研究开发和代工生产服务。截至 2015 年底,特斯拉 Model S全球 累计销售约10.5万辆 , 其中,2015 年美国市场销售约 2.35 万辆 , 占美国汽车销售市场的 20%,成为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特斯拉通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改变了全球电动汽车 产业久未获得突破的僵局,加速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
1.1 特斯拉的全面创新
其一,技术创新加速产业变革。特斯拉创造性地集合6 000 ~ 8 000 块小容量的松下 18650 电池,为电动汽车动力设计提供新思路,形成了独有的电池技术体系;Model S 电池平铺在底部,电机置于两后轮与后备箱之间,突破了传统燃油车的设计结构,重新定义了电动汽车;采用触屏设计,控制系 统可通过网络下载升级,推动汽车从功能化向智能化发展。
其二,高端切入的产品创新改变了产业发展路径。在现有技术难以满足大众消费者对电动汽车性价比的要求时 , 特斯拉摒弃了传统车企从大众市场开始发展电动汽车的思路,采取了由高端向低端逐渐过渡的产品路线(从小众的 Roadster 豪华跑车,到中高价位、中等批量生产的 Model S,再到正在开发的大众化 Model 3 车型),在技术创新、完善 供应链体系、品牌建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实现逐步 积累。
其三,渠道创新突破原有产业营销体系。特斯拉采用自建渠道的销售模式,而非美国传统的 车企与经销商合作的方式。在美国,尽管受到传统经销商抵制,到 2014 年底已经有五个州禁止特 斯拉作为制造商以直营的方式销售汽车,但特斯 拉仍坚持“直营”销售模式,认为这种模式可以直接接触用户,降低销售成本,有利于创新产品初期的推广。
其四,组织创新利构建开放性产业创新生态。2014年6月,特斯拉宣布开放公司专利,希望降低相关企业技术使用的门槛,让更多的厂商能够采用其充电标准,形成以特斯拉为核心的“技术 联盟”和产业技术体系,从而巩固和壮大特斯拉的 产业地位。在特斯拉的示范效应下,开放专利可能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2015年丰田和福特也宣布开放相关电动汽车技术。
1.2 科技创新在特斯拉全面创新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除上述重大创新之外,特斯拉在品牌、售后服务、企业家精神塑造等方面也具有创新性,这些创新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离开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成就特斯拉的迅速崛起。特斯拉的创新之路证明了企业创新并非仅受技术创新因素的影响,营销和管理等非技术创新因素同样重要,需要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协同配合进行全面创新。即便颠覆 性创新也并非仅依赖技术,而需要建立在系统和全 方位创新的基础之上。
通过科技创新打造出满足用户需要的优质产品是全面创新成功的核心。特斯拉能够赢得市场的根本是其超长的续驶里程、媲美跑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和人性化的操控性等出众的产品性能,这些是特斯拉技术优势的集中体现。在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三大电动汽车核心技术领域,特斯拉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技术体系,截至 2014 年 6 月底,特斯拉在美 国申请发明专利 263 项,帮助其实现超长续驶里程 的电池管理系统专利 125 项,电池组结构专利 52 项,开启智能车时代的智能车载操作系统专利 17 项。
2  政府“有形之手”助推特斯拉全面创新
特斯拉创新取得成功之后,业界发出了“中国 为何出不了特斯拉?”的疑问,其实质是对美国和中国创新政策和环境的比较。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特斯拉创新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及其营造的环境。
2.1 功能性产业政策让创新者脱颖而出
美国汽车产业准入实施“自我认证,强制召回”的管理方式,政府部门只对产品进行抽查,关注焦点在汽车产品的安全、环保和节能等方面,对企业投资和生产规模、技术能力和售后网络方面没有强制规定。政府不干预汽车企业的投资建设,没有门槛,也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投资行为是基于自身对市场和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判断的选择,并对结果负责。
我国汽车产业实施生产和产品事前审批 “双目录”制度,尽管非传统车企已经允许进入纯电动汽车生产领域,但是目前尚未有企业通过审批获得资质。
比较而言,美国的汽车准入制度体现了功能性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而非政府作用的特点,这对于初期规模较小的新兴产业非常重要。功能性产业政策可以降低行政进入门槛 ,让市场对创 新技术和产品进行选择,有利于创造更活跃的市场竞争环境,让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脱颖而出。
特斯拉召回超40万辆汽车2.2 引导性激励政策让创新者获益
“零排放汽车”(ZEV)计划是由美国加州最先实施的市场化的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加 州空气咨询委员会以车企在加州销售汽车总量为基 数设定 ZEV 生产的任务目标,并按特定百分比给车企设置达标分数,如果车企达不到分数线,必须 缴纳 5 000 美元 /ZEV 分的,或者离开加州市场;如果超过得分,分数不仅可以卖掉,还可以存起来为未来备用,或转移到其他采用加州规则 的州中使用 [8]。到 2015 年 3 月,ZEV 计划已经在 美国 8 个州实施。特斯拉的发展从该政策中受惠, 2013年第一季度,特斯拉首次实现的盈利中,有 12% 的收入来自出售 ZEV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