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5以内的加法教案
【篇一:5以内的加法教案】
5以内的加法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周末在游乐园玩耍。看一些小同学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粉气球和1个蓝气球合起来是5个气球呢?(板书:3+1=4)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1等于4。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小松鼠玩耍的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24页做一做。
谈话:小动物们玩耍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
(1) 出示图1,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 出示图2,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25页做一做第1题。
(1) 出示加法算式:4+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 出示:2+1=( ),1+2=( ),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六、小结:
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好吗?
七、教学后记: 1 由于在幼儿园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和是5的加法。 2 有一
小部分学生不太明白加法的具体含义。
【篇二:5以内的加法公开课教案】
低年级组数学研讨课教案
授课人:卢欣宇 听课人:
课型:新授  时间:2015.11.11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5以内的加法(苏教版一年级教材第八单元第40页例题1和“试一试”,完成第41页  “想想做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具准备
师:课件 ;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环节
一、复习
1、复习5以内数的分与合。(黑板演示)
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5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
如师:1和4组成几?生:1和4组成5。
1和几组成3?生1和2组成3。
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二、展开
1、教学例1。
(1)教材出示主题画。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
(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
① 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过来几个?那么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 ② 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过来2个,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
③ 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
④ 让学生试着自己将图意复述一遍。
⑤ 多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
(3)教学加法的含义。
① 小朋友,原来有3个人,后来又来了2个人,一共有5个人,象这样把3个和2个合起
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
② 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把3和2加起来,就在3和2的中间加上一个加号(师板书)。 ③ “+”
这个符号叫做加号,就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在这里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的意思,
④ 像这样的有加号的算式就叫做加法算式。
⑤ 齐读这个加法算式。
⑥ 这个算式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的意思。(让学生复述几遍)。
2、试一试。
(1)教材出示图画。
(2)明确图意。
(3)说出图意:先走过来1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3个小朋友。(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那么1加2等于几呢?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号,还知道它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几加几就是把几和几合起
来的意思。
三、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有3只小鸡,1只母鸡,一共有3只鸡。
(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在书上填写。
(5)将算式读一遍。
学生自主完成第一题的第二个小问题。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集体订正。
2、完成第2题。
(1)先让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
(2)在书上填写得数。
(3)集体订正。
3、完成第4题。
(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有2个蘑菇,又采来1个,一共有3个蘑菇。
(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在书上填写。
(5)将算式读一遍。
4、完成第5题。
(1)首先让小朋友看清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不同的算式。
(3)只要符合,都要鼓励。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六、课时作业
想想做做的第4题和第6题做成作业
【篇三:5以内的加法教案】
数学活动 5以内的加法
1、设计意图:本节课内容为5以内的加法 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5以内的加法 一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孩子们喜欢的魔术表演引入,通过提问,让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把两个物体或者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看看 摆摆 算算等活动,学习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活动目标:a认识加号“+”并理解加法的含义
b学习列加法算式,会5以内的加法
3、活动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
4、活动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5、活动准备:四个气球 若干珠子
6、活动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今天我带了一些漂亮的照片,想给小朋友们看一看,你们想看吗?
打开图片欣赏观看
师: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喜欢这里吗?我也很喜欢所以我请来了一个小客人,请看看是谁?
师:为了表示对小客人的欢迎,我们先给他表演一个节目吧,答题表演。 答题:5以内的分解和合成。
二、魔术表演(导入)
1、小朋友们刚才的表演他很喜欢,所以他也要给你们展示一个魔术表演
带着问题观看:魔术师先生用神奇的帽子变了几次?每次变了几个气球?
师:那魔术师变了2次 一共变出了几个气球?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出示气球把3和1用合起来的动作做出来)引导幼儿把3和1合起来数一数。理解加起来的意思。
师:你们非常聪明,知道了把两次变出来的气球合在一起,加在一起,然后再数一数就知道了小魔术师变出了几个气球。加 的意思
师:你们知道吗?合起来可以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 它就是加号“+”(把两个东西合起来可以用加号)
师:三个气球可以用数字表示  幼:数字3
师:一个气球也可以用数字表示幼:数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