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总结
作者:杜占元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3年第08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议程到此已经完成了。这次会议是去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教育部推进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刚才,贵州省介绍了他们通过部署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力推进中小学学生管理信息化,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及时掌握学生异动动态监管的经验和体会。广东省介绍了他们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面中取得的经验, 特别在已有自建库管理系统的情况下,通过部署教育部配发的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应用的进一步整合、升级和拓展的做法。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介绍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推进情况,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制度建设和工作措施,应对电子学籍管理所带来的工作模式、工作机制变化的经验。他们三位同志的发言对教育部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对其他地区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贵仁同志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深刻剖析了当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重点任务作了全面阐述,为做好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家要认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基础性工程,也涉及教育部各个司局和大部分直属单位的工作,涉及各级教育部门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所有业务领域。除了学校、学生和教师三个核心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外,还包括学生资助、人事与人才管理、涉外管理和决策服务等一系列信息系统,是在座每一个同志的共同责任。对贵仁同志的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悉心领会,将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作为落实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下面,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我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 要迅速行动,抓好贯彻落实。会后,各单位要进一步学习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刘延东同志的讲话精神,把这次会议上贵仁同志的讲话内容进行全面传达。各地教育部门要联合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专题协商,就开展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认真研究,拿出具体的贯彻落实方案。同时,要加强工作组织协调,把
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从教育部门的单兵作战转变为本地区政府各部门联合行为,整体推进。要将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在近期内传达到每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并形成具体的安排部署。
        第二,要围绕工作重点,尽快取得突破。各地要按照贵仁同志提出的要求,结合实际,逐项制定教育管理信息化重点工作的具体措施,明确任务和完成时限。今年年底前要完成三项核心任务,一是初步建成省级数据中心,满足教育部配发管理信息系统部署运行的需求。各省(区、市)要根据教育部确定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思路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的内容,按照要求尽快完成建设方案,由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评审后启动建设,在今年底初步形成系统部署运行的环境和条件,完成学前教育、中小学生学籍、教师等管理信息系统部署工作。另外,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将免费向各省教育管理部门提供1GB10GB接入专用带宽,用于连接教育部数据中心,支持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完成全国学生、教师和学校基本信息入库,大力推动系统应用。各地要以应用为驱动,推动系统在省、地市、县和学校的使用,将系统与日常管理工作相接合,通过系统的使用来建立学生、教师和学校基本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动态更新。目前学前教育还有个别省市数据未报教育部,要在8月份完成;中小学生、教师数据要在1130日前完成上报,
并确保数据全面准确。同时,教育部门要与本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做好协作,做好与技工院校学生、教师等数据信息的交换共享。三是切实做好数据的集成与服务。教育部要在今年年底完成部机关重要数据的集成整合,实现数据互通共享,开通教育管理服务平台,集中展示全国教育数据。部机关各司局单位要根据办公厅督办要求按时完成任务。各地也要做好本级数据的集成与服务,为教育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第三,要健全体制机制,实现持续发展。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仅要完成今年的信息系统部署和数据采集上报,还要逐步将管理信息化与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度融合,为教育决策和重大项目的行政监管提供数据支撑,为广大学生、教师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除20133项核心任务外,还要从教育管理信息化长远发展的需要,重点落实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管理与协调机构。各省在教育信息化的统筹体制下,与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一起,明确管理信息化的管理与协调机构与机制;二是要建立健全系统应用体系和系统技术支持服务体系。要依托各级教育业务部门建立对口系统的应用体系,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层层落实信息系统使用培训,保证每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每所学校都有专门人员负责系统管理与操作,完成数据采集与更新;要依托各级教育信息中心或信息技术部门建立系统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立技术队伍,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服务能力,保
障系统运行与应用的需求。三是要落实经费并形成投入机制。财政部已安排了3.5亿元对各省教育数据中心建设给予奖补,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协商,落实补足教育数据中心建设与应用系统部署经费。要逐步形成每年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建设扩展和日常运行维护经费机制;四是要注意加强数据防护,保障信息安全。这一点在信息化里面是比较普遍的难点问题。我们掌握存储的海量的学生、教师、家长信息,被泄露或篡改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各地和学校务必按照国家和教育部相关网络信息安全要求,要把安全工作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做好。
        第四,要结合众路线教育活动,加强工作落实监督监察。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尤其是2013年年底的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这次会议召开之后, 除了学生学籍和教师管理的信息系统之外, 学生资助、人事与人才管理、涉外管理和决策服务等一系列重要信息系统进入全面部署和实施阶段。教育部各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正在开展的党的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定期听取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主动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信息中心等项目承担部门,要广泛听取应用部门以及建设企业各方面意见,了解需求,确保建设不走样,不脱离实际。教育部
电脑自带数据库管理系统吗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和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要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与各地每月一次甚至一个月多次进行工作调度,确保工作进度能够掌控。
        同志们,教育管理信息化对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对我们每一个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对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都有极为迫切的需求。在这里,我也代表教育部再一次感谢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感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通力合作。我相信,依靠今天参加会议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将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进,使我国教育管理与决策、教育财政规划和监管、面向社会公众的教育信息服务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使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