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是有效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奠基石。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精神要求。在会议举行的“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一流本科建设”论坛上,150所高校联合发出《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提出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2019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决定于2019—2021年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其中,护理学类拟建设数量为48个,建设要求以突出示范领跑为原则,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要求一流
专业建设做到专业定位明确、专业管理规范、改革成效突出、师资力量雄厚、培养质量一流的行动目标。由此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科教育改革行动。
本期专题以《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标准,多维度、多层次围绕一流本科护理学专业建设,对专业建设的内涵特点、创新举措、建设策略、实施成效等方面从不同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分析,为我国一流本科护理学专业建设明确指导思想、设计建设规则、开辟创新方案、科学改革实施等方面提供思路及方法学借鉴,旨在促进我国护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专题策划顾问:李继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护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护理学会第26届副理事长,中华护
理学会教育专委会副主委,《中华护理教育》杂志副主编
以《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建设一流护理学专业
孙宏玉陈华董超尚少梅
[摘要]2019年,教育部统一部署、全面启动一流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工作要点中也着
重指出要做强一流护理学专业及培养一流护理本科人才。该文按照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指
导思想,围绕《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进行一流本科护理学专业建设中需要关注的
问题进行解读,为提高护理学专业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建设指明方向。
[关键词]教育,护理,学士;国家标准;一流专业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nursing specialty based on the National Standards of Nursing
Teaching Quality/SUN Hong・yu,CHEN Hua,DONG Chao・qun,SHANG Shao-mei
[Abstract]In2019,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deployed and launched the野Double Ten
Thousand Plan冶for first-class specialties construction.The key points of the work also
本文作者:孙宏玉mentioned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first-class nursing specialty and cultivate the first-class nursing undergraduate talents.This article interpreted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nursing specialty,according to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national first-clas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centering on the National Standards of Nursing Teaching Quality袁so as to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nursing specialty and promoting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Education袁Nursing袁Baccalaureate;National standard;First-class specialty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92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包括《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国标》作为我国护理学本科专D0I:10.3761/j.issn.1672-9234.2021.05.001
作者单位:100191北京市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孙宏玉,陈华,尚少梅);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董超)
孙宏玉:女,博士,教授,E-mail:******************
通信作者:尚少梅,E-mail:**************
2020-09-02收稿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其正式颁布对护理学本科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标志着中国高等护理本科教育进入了新的时代,为护理学专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转变⑴。
2019年,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统一部署、全面启动、分类实施、领跑带动,部署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对新医科的发展高度提岀了新要求[23。中国的高等
护理教育必须要做到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顺应新时代本科教育的新转变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中着重指出要积极建设一流护理学本科教育、做强一流护理学专业、培养一流护理本科人才咱5暂遥因此,围绕《国标》,建设适应需求尧引领发展、面向未来的一流护理学专业是新时代护理本科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全国各护理院校努力的方向。在进行护理学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供各院校参考。
1明确专业定位,坚持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1.1护理学专业定位应满足大健康理念及健康中国的需求
护理院校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中要坚持落实和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切实巩固护理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标准,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护理本科教育的全过程,着力完善协同育人,深化护理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全面提升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咱叫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正式提出“大健康、大卫生”理念,扩展了健康服务的类别,并以健康内涵扩展后的标准来调整卫生与健康服务的对象范围咱9暂遥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及要求[10]遥这些国家发展要求指导各院校将大健康的理念和健康中国战略贯穿护理高等教育的培养体系之中,融入护理教学中,促进护理本科生知识、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将护理延伸至家庭和社区,从多方面开展卫生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护理、老年护理等工作[11],培养出更多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护理本科人才,以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以及社会对护理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实现整体护理、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目标。
1.2护理学专业定位应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2011年,护理学科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级学科,使自身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日益增加[12]。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有关预防保健、疾病与康复中的护理理论、知识实践以及发展规律的综合应用学科凹,这一定位既符合护理学科的发展,又契合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却5暂。《国标》中特别强调产出导向,明确要求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购,并对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即护理专业本科教育需培养能适应我国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求,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口。各护理院校应系统分析国内外同类学科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标《国标》,结合学校与学院的发展定位以及自身的办学特和办学方向,明确自己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护理一级学科的建设方针,凸显护理学学科的独立性、专属性和特性。
2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机制
2.1改革并建设有特的护理学人才培养方案
《国标》的教育计划部分对课程计划这一核心评价指标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护理院校需基于国家宏观战略需求、现代卫生保健服务需要、护理学科发展以及学校自身发展制订课程计划,需体现对学生基
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个性的养成,需具备完整的课程设置结构、明确的目标以及确保全员的参与购。因此,护理学院可依据《国标》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在满足国家标准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发展标准、区域发展需要和学校特点建设具有自身特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centering
2.2建设护教协同的实践教学机制
本科护理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作为护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的关键,更是临床护理质量提升的保证。《国标》中对护理学专业本科的实践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即实践教学体系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实验教学、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3个部分;制订实习计划和标准以确保学生能够早期、持续接触临床;安排学生参加不低于40周的毕业实习以确保其获得足够的护理临床实践技能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护理院校需积极实践教学改革的发展标准,旨在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了“建立医教协同培养体系,体现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购。医教协同背景下,护
理人才培养目标在强调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知识技能和核心能力同时,更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咱呵。因此,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需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以培养学生胜任力为导
向,体现护理专业能力与职业人文修养并重、学校教育与临床社会实践并举、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护理院校需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加强护教协同,进行实践教学改革,落实早实践、多实践和反复实践的要求。
3持续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一流课程建设
3.1加强护理学专业一流课程建设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国标》中指出主要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要围绕医学基础课程的整合、专业课程整合和综合能力培养课程的整合,落实能力为本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在发展标准中进一步指出课程改革需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在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及教学改革规律的同时进行审慎的课程改革设计,以保证课程计划的科学性和特性。
实施一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遥2019年10月31日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在2019—2021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1]遥吴岩司长提出了建设五大“金课”目标,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并提出了“两性一度”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咱22暂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不断改革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
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㈤。因此,护理院校应构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积极进行护理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理念的培训,让全体教师深入理解新时代护理本科教育新理念,围绕《国标》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研究,合理整合课程内容,努力打造“金课”,不断深化护理人才培养改革,实现课程体系的交叉融合和整体优化,建设一流的护理学专业本科课程[1]遥
3.2加强护理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发展遥从教学方法来看,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临床路径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教学质量[24-25]遥从教学手段来看,慕课、微课、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虚拟仿真教学等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也层出不穷国,混合式学习更是成为高校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中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突破口。护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了很多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指导各护理院校开展线上教学妙刃,线上教学方式已得到普及。
从课程改革来看,目前有“以学科为中心”“人体功能和基本需要模式”“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和“生命周期模式”等多种课程模式咱24暂遥课程改革要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需通过紧密围绕国家标准中的“三个整合”以满足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带来的新需求。因此,各护理院校可根据《国标》及一流课程建设的指导标准开展护理学本科教育的课堂改革,对护理学专业课程模式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打造五大“金课”的课程平台,构建新时代的护理本科教学体系。
4加强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和教学基地的建设,全面提升护理本科教学质量
4.1加强护理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一流的护理学专业建设必须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为前提,《国标》指出要保证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以满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需要。然而,从既往护理学专业认证院校的师资队伍来看,学校和学院虽已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知识和能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女口,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完善,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有待加强,师资队伍的管理机制有待创新与重视,兼职教师教学水平存在局限等咱29暂遥因此,各护理院校应进一步建立完善的教师发展机制,提供教师培训、进修和交流的机会。此外,护理院校还须根据该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及院校特点,以《国标》中护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标杆,灵活制订教师准入标准;以“双师型”护理学教学团队建设为先导,结合护理学专业的特点,突显教师在专业办学中的主体地位;规范化培养医院兼职教师,落实兼职教师的资质认定与考核标准,形成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兼备、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师资梯队;创
新师资管理机制,构建严格的师资评价和考核体系,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健康发展咱29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院校应通过继续教育使护理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教育新技术的变革,具备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从而提升高校护理教师的综合素质,变革和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护理教育教学质量[30-31]遥
4.2加强护理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基地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护理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既往专业认证发现部分院校存在教学基地不足、教学基地质量不能保证、实践教学基地不规范、缺乏必要的师资培训与指导等不足[32],因此,各院校不仅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实际需要,配备足够的实验基础设施和临床教学基地,还应该根据本校特,建设省级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基地,加强护理学教学信息化建设,为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与创新能力提供更好的条件保障[33]。加强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严格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准入标准,规范对校外实践基地的管理。此外,各院校应该专门成立护理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小组,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通过逐层管理,形成有效机制,加强对临床教学基地的规范管理[32]遥
5建设一流的质量保障体系,培养一流的护理本科人才
《国标》有三个突出的理念:一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需要护理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质量观和教学活动中均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34];二是突出以产出为导向,这是社会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各护理院校需要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标准,确保护理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达成度;三是突出持续改进,这就要求各护理院校的教学工作要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建设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质量保证体系,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叫
护理院校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个突出的理念,将质量标准落实到护理教学的每一环节,建立健全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并持续有效实施,不断提升护理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依据《国标》的要求,进一步理顺教学管理机构和机制,逐步形成“科学、严谨、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相关制度,通过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与管理,开展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切实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一位。
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应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常态化地进行。只有建立和运行符合国家标准的教育评价体系,才能使教育评价在培养满足国家、社会需求的护理学专业人才中发挥好教育质量保障的作用咱36]。这就需要在护理教育过程中,注重采取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手段,多方位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符合未来护理岗位期待和需要的多种核心能力。此外,教育评价还必须重视对毕业生质量的反馈,要重视各利益方的参与[37]。毕业生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毕业生质量的社会评价反馈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高校应定期从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多个维度追踪毕业生质量,深入了解各护理学院课程设置与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需求及其职业发展的适宜程度,以优化今后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完善护理本科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郭桂芳,朱秀.《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的意义[J].
中华护理教育,2019,16(1):9-11.
Guo GF,Zhu X.Significance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Nursing Teaching Quality[J].Chin J Nurs Educ,2019,16(1): 9-11.
[2]王洪才,王务均,陈迎红,等.“双万计划”专题笔谈[J].重庆高教研究,2020,8(4):24-39.
Wang HC, Wang WJ,Chen YH,et al.Special symposium on 野Double Ten Thousand Plan”[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20,8(4):24-39.
[3]彭树涛.加快建设“新医科”着力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20(9):35-37.
Peng ST.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野new medicine”and focusing on training outstanding medical innovative talents[J].
China Higher Education,2020(9):35-37.
[4]吴岩.勇立潮头,赋能未来——以新工科建设领跑高等教育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1-5.
Wu Y.Brave the Tide and Empower the Future-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led by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2020(2):1-5.[5]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大力推动“金专”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9,30(4):77-78.
Min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arry
out the野Double Ten Thousand Plan”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majors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野Golden Major”[J].China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2019,30(4):77-78.
[6]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的通知:教高厅函也2019〕18号[EB/0L].(2019-04-04)[2020-08­24].v/srcsite/A08/s7056/201904/t20190409_ 377216.html.
Min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tice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imple
mentation of the “Double Ten Thousand Plan”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majors:letter from the 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2019〕No.18[EB/OL].(2019-0^04)[2020-08-24].http://v/srcsite/A08/s7056/201904/t20190409_377216.
html.
[7]唐景莉.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新时代全国高等学
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述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3):11-12.
Tang JL.On the persistence of野Taking Undergraduate Law Majors as the Principle"and promoting the野Four Returns":a review of“the national meeting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J].China Higher Education,2018(13):11-12. [8]刘六生,宋文龙.我国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6):111-119.
Liu LS,Song WL.Dilemma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programs in local universities of China and possible solutions[J].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9,51(6):111-119.
[9]习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
保障人民健康[N].人民日报,2016-08-21.
Xi JP.Put people's health in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priority development and strive to ensure people's health in an all­round way[N].People's Daily,2016-08-21.
[1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17.
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People's Repulic
of China.Development of China's health career and progress
of human rights[M].Beijing: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17.
[11]竺静,王崇宇.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
现代医生,2016,54(31):146-149.
Zhu J,Wang CY.Analysis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nursing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prehensive health[J].
China Mod Dr,2016,54(31):146-149.
[12]曾昭春,刘国红,张永晖,等.基于国际专科护理期刊纵向研究
的护理专业化发展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7):82-85.
Zeng ZC,Liu GH,Zhang YH,et al.Nursing professional de-
velopment:a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nursing journals[J].J Nurs Sci,2014,29(7):82-85.[13]张艳,姜安丽.护理学“学科”概念及其内涵分析[J].护士进修
杂志,2012,27(23):2184-2186.
Zhang Y,Jiang AL.Analysis of the conception and meaning
of“discipline”in nursing[J].J Nurses Train,2012,27(23):
2184-2186.
[14]马玥.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初拟及能力指标测评体
系的构建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7.
Ma Y.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 nursing under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and the proposed of capacity index assess­
ment sysment[D].Guangzhou: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2017.
[15]李小妹,高睿.我国护理学本科教育概述[J].中华护理教育,
2015,12(7):490-495.
Li XM,Gao R.Overview of baccalaureate nursing education
in China[J].Chin J Nurs Educ,2015,12(7):490-495.
[16]吴岩.《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关情
况介绍[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8,35(2):48-50.
Wu Y.Introduction of the“National Standard for Teaching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Majors in Ordinary Institutions for
Higher Learning”[J].World Chongqing,2018,35(2):48-50.
[17]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Teaching Steering Committe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National standard for teaching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majors in ordinary institutions for
higher learning[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18. [18]姜安丽.《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教育计划[J].中
华护理教育,2019,16(1):12-15.
Jiang AL.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Nursing
Teaching Quality:educational plan[J].Chin J Nurs Educ,2019,
16(1):12-15.
[19]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EB/OL].(2017-01-
11)[2020-08-24].http://v/zhengce/content/2017-07/11/
content_5209661.htm.
State Council,PRC.Opinions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deepening the coordination of medicine and edu­
cation and further 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National Offi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17〕No.63[EB/OL].(2017-01-11)[2020-08-24].http:// v/zhengce/content/2017-07/11/content_5209661.htm. [20]史崇清,余桂林,程红,等.医教协同背景下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
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7(29):
228-229.
Shi CQ,Yu GL,Cheng H,et al.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pplied nursing undergraduate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cal and educational co-
operation[J].Education Teaching Forum,2020,7(29):228-229.
[2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
8号[EB/OL].(2019-10-30)[2020-08-24].http://v.
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