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实践练习
1、掌握一款数码相机的基本性能,并熟悉各项功能、参数。
2、设置相机的不同场景模式,拍摄同一场景的照片,比较不同场景模式拍摄的照片的异同,直观感受画面差异。
3、同一场景将相机的白平衡模式分别设置为晴天、多云、阴影、荧光灯等各拍摄一张照片,观察不同模式拍摄的照片的颜差异。
4、在室内、傍晚分别手持相机、三脚架或米袋稳定相机拍摄照片同一场景照片,比较照片细节的清晰程度。
5、焦点控制拍摄练习:
在镜头前伸出手指头,镜头锁定指头对焦,会发现手指头清晰,远处的物体模糊;镜头锁定远处物体对焦,会发现远处物体清晰,手指头模糊。
扩展练习:记录日常学习生活细节。关如寝室生活物品、饰品、书桌、书架等。展现你的学习
生活环境,呈现你的爱好、学习态度、生活环境等。重点核对表现物体焦点位置是否准确,拍摄是否清晰,拍摄角度是否合理,拍摄距离是否合适?拍摄一组照片,每张照片的聚焦点要明确、清晰。
练习目的:一,理解焦点、对焦的意义,进行一次观察与视觉表现的实践。二,学习如何观察事物细节,将自己的思考、视觉与摄影相结合呈现你的想法。
6、利用相机镜头的不同焦距段拍摄一组照片,比较不同焦距镜头在视角、景深、空间透视感等的差异。
7、对同一场景分别按曝光不足两级、正常曝光、曝光过度两级拍摄三张照片,用直方图显示模式观察,查看影调、彩、高光与阴影细节的再现效果。
8、改变光圈、焦距、距离进行拍摄,对比光圈、焦距、摄距变化对景深的影响。
9、选择一个运动物体,分别用慢速度、中等速速、高速快门拍摄,比较不同快门速度对运动物体的动静虚实程度的控制。
10、选择一个有一定纵深范围的景物,用镜头的中长焦端分别用大光圈、中等光圈、小光圈进行拍摄,比较不同光圈对景深的影响。
11、用三脚架或其他物体固定相机(手机),使用慢速快门拍摄一张虚实结合的照片。
12、镜头追随运动物体拍摄一张体现动感的照片,尽量确保运动主体清晰。
13、非常视觉效果拍摄练习
自设主题,通过虚焦、抖动、长时、延时摄影等技术手段拍摄一组照片,比较不同技术方法拍摄的视觉感受。
14拍摄三餐菜肴
选择将你当天三餐的主要菜品拍摄下来,可以拍摄局部,也可以拍摄整体菜品。要求每张照片焦点位置准确,对焦清晰,尽量捕捉侧、逆光,体现光影形成的质感效果;照片温适当,泽自然;同时关注不同光线方向对拍摄照片所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拍摄一组照片,所拍摄照片能够说明当天的膳食,尝试用文字补充每张照片未呈现的内容。
怎样看直方图才算曝光正常15、模拟构图练习
构图训练,张开双手食指、拇指成90度,指尖相接构成一个长方形框,观看透过长方形框限定观察范围内的景象与眼睛不受限制直接观看有什么不同。改变方框的方向、角度再观察方框限定范围内的景象,又产生了什么变化,体会相机取景构图方式的视觉感受。
16、选择一个拍摄对象尝试从不同的方位、角度、距离拍摄一组照片,分析其主体、配体和环境关系的处理。
17、拍摄有较强透视效果(如线条、空气、空间透视)的照片一组。
18、应用所学构图知识拍摄一组形式感较强的摄影习作。
19、在一天中的早、中、晚不同时间拍摄周围熟悉的一棵树、一栋房或一个景观,观察其光线视觉效果及被摄体造型的变化,感受不同光线形成的画面气氛,提高对光线作用的认识。
20、寻光的痕迹。透过窗户、树叶等具有明显轮廓物体的投影进行构图拍摄,寻光斑、锈蚀、风化等形成的斑驳痕迹并拍摄下来。
21、拍摄一组表现城市夜景,充分体现灯光、车流、人物、街景等城市夜晚特的照片。
22、以《大学生》为题拍摄一组表现大学生自我学习生活状态的照片。
拍摄时需要控制人物造型,呈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光影造型,环境因素对人物进行展示,通过镜头反应大学生活。
23都市人物抓拍练习
去城市的古老街道、热闹的广场、车展码头等城市典型的人物狙击地。古老街道是城市历史变迁的见证人。广场是城市主流人,是新旧文化的交织场所,能表现出城市人的区域特征。车站码头的人形象各异,差异明显,表现城市的经济与文化发展现状。
发现与区分这个城市主流人的人物特征,用影像表现他们。注意观察与发现,用熟练的操控技巧抓拍。
24、寻美与丑的拍摄练习
美丽照片拍摄。选择不同的人物,对每一位人物都要拍摄至少3张美丽的照片,包括一个本
的图像。练习的目的,就是强迫你考察什么才是构成一张美丽照片的因素,捕捉住他(她)看上去美丽的一面并充分运用光的表现技巧去表现。注意光影下他(她)们的造型特质,比如丰富的调、节奏感、重复形式等,用独特的视角、独特的用光来强调或掩饰其显著的一面。
美丽中丑的发现。寻看上去美丽的人物,然后拍摄他们丑陋的一面。这个练习与拍摄美丽照片类似,寻一种任何人都不愿意在照片中看到的非常态效果。
备注:需要提交的作业 3111213141718202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