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网络课程的基本原则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
     摘要:本文首先对网络课程评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网络课程以及网络课程的评价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的网络教育现状提出网络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网络课程;网络课程评价;评价标准;基本原则
     网课程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快速发展,网络课程逐渐作为计算机辅助教育的新形式和主导力量登上当前教育的舞台。同时,又以其相对于传统计算机辅助教育难以实现的优势与功能一度成为众多学科专家关注的焦点。
     19989月教育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我国的网络教育相继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网络教育试点院校的注册人数从原来的68万人达到了160万人。而网络课程是实施网络教育的资源核心,是决定网络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网络课程更加受到人们所关注,大量
的网络课程不断的涌现出来,从数量上看,各级各类网络教育机构开发完成的网络课程已达到万门左右。然而这些网络课程的应用效果又如何呢?据相关数据显示,应用效果是令人不满意的!
    二、网络课程评价现状
    大量的网络教育学院、网络课程培训机构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网络教育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网络教育发展速度之快可谓惊人!目前,除了教育部确定的40多所高校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以外,基础教育领域和一些企业单位也开办了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网上学习与培训。但是,如何评价网络课程的质量呢?回答是目前国内还没有比较权威的网络课程评价标准。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不同的评价标准,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和思维角度都不尽相同,各个评价标准无法融合,难以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标准。这种现状将直接导致国内网络课程的评价无法有效进行,各类网络课程在开发与使用过程中参照的评价标准不规范,网络教育的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障了。
     国家教育部于20002月发布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开发标准(征求意见稿)》,这一标准对网络学习资源、网络课件和网络课程提出了一些比较基本的要求,然而
没有专门针对网络课程提出评价标准,因而无法形成系统的测试指标用于对网络课程的质量进行考察。200010月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与清华永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组织30多位专家对全国范围内的一批网络课程及网络课件进行了评审。由于没有现存的标准可供借鉴,专家们在一般多媒体课件评审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网络课程的一般原则:
    开放性,适合更多的人在网络上学习
    共享功能,尽可能使更多的资源让更多的人共享
     交互性,强调网络上人与人的沟通,而不只是简单的人机对话
    个性化,适合个性化学习
    更新的频率更高
     此外,各个网络教育单位也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考试成绩等方式获取质量认证方面的信息,但往往注重从生源与办学效益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网上学习自身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不论是上述的原则,还是学者们提出的评价标准,都是比较散的、不成体系的,这个因素
必将导致网络课程的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水平,从而直接影响国内网络教育的效果。
    调研还发现,大部分的网络课程制作者及评价者对网络课程评价的涵义不理解也是导致网络课程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下面,我们将对网络课程及网络课程评价进行清晰的界定:
    三、网络课程评价的界定
    1、网络课程的定义
    教育部20022月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给出的网络课程的定义: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在这个定义指导下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不仅无法界定网络课程的具体形态而且也很难进行规范化的网络课程质量评价。因此,在这里,我们引用武法提博士给出的网络课程的定义:网络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指导下的通过网络实施的以异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是为实现某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而设计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这个定义抛弃了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作为网络课程组成部分的思路,而更加注重对网络课
程的课程属性的描述,在网络课程的构成要素上进行了更明确的界定,这个定义将有助于更好的进行网络课程的规范性评价。
    2、网络课程评价的界定
    课程评价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泰勒(RWTyler1950)首先提出来的。他在《课程和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评价是决定学生的行为实际发生的变化达到何种程度的过程。在这里,泰勒把评价看作为对目标达成与否的判断。按照这个定义,评价首先要确认目标,而目标可视为行为的改变,评价人员要收集资料,和预定的行为改变相比较。
     课程评价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泰勒进行的八年研究之推动以来,就一直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之士的关注。此后,许多学者对泰勒的课程评价定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与补充,后来就演变成了从狭义与广义两个角度对课程评价进行定义,我们常说的课程评价应该是属于狭义范畴的:
     狭义的课程评价是特指对课程计划、课程目标、教材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或过程,一般包括对课程目标体系的评价、对课程计划的评价、对课程标准的评价
、对教材的评价等核心内容,它的实施一般是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评价人员、借助于专门的评价方法和技术而进行的。
    广义的课程评价即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的信息,对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变化的诸种因素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
     网络课程评价隶属于课程评价的范畴,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网络课程。但是网络课程的评价与传统课程评价有所区别,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网络课程属于新兴的教育课程形式,其中很多理论、实践问题处于探讨、争论之中。传统的CAI开发理论、非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常用的学习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等都应该作出新的调整和补充,甚至需要新的理论形式才能适应、指导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使用。
     网络课程的定义不唯一,其涵盖的教育元素、教育活动比较广泛,评价任务复杂。本文使用的网络课程的定义中,包含的网络课程要素有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策略、学习支持
、学习评价和教与学活动,并且它们之间是紧密连结的,不能随便分离,因此在评价时需要考虑到的因素非常多。
    网络课程基于不同的技术层面,评价的方法也和通常的教育评价方法有所区别。网络课程的实现技术是网络通讯技术,运行环境是互联网、局域网环境。这是从前各种课程形式从没过的特点,因此我们在选择评价方法的时候出应该考虑到这点。
     根据以上的分析,并基于网络课程的定义,我们建立了网络课程评价模型,确立了评价的六个维度。
 

    1 网络课程评价模型
     课程评价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类,网络课程评价应该综合这两种评价方法(这点将在下一部分详细介绍),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施。
     四、网络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网络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其评价应该遵循特定的评价原则,这些原则不同于传统学校课程的评价原则:
    1、性价比原则
    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究实效的社会,做任何事都要考虑性价比的问题,网络课程的开发也不例外。我们认为,如何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取最大的教育效果,这是网络课程开发的最基本目标,也是对网络课程进行评价的首要前提。如果花很大的资源去开发一个表面上很优秀但缺乏实际教育意义的网络课程,这种开发是没有价值的。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网络课程开发费用与网络课程的使用频率之比
    网络课程开发费用与技术应用费用之比
    网络课程开发费用与教师费用之比
    我们在评价网络课程时,可以对这三方面进行统一的考察。
    2、客观性原则
     无论是传统的课程评价还是网络课程评价,客观是最基本的前提。要协调评价者之间的价值观念,以最终形成对该事物客观一致的评价。
    3、个性化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的学习者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对网络课程的要求也不同,且差异性较大。现行的网络教育都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因此,网络课程的制作必须遵循个性化的原则,个性化原则是评价一门网络课程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4、整体性原则
    在对网络课程进行评价时要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出发,考察该网络课程的各个部分的关联情况和综合性能,不能因为某一方面特别突出而以偏概全。对于不同的课程模块可能对学习者影响的程度不同,可设置合理的权重,以强调该模块的重要性。在网络课程的界定中我们建立了网络课程评价模型,模型中有六个模块。我们在评价网络课程时必须保证其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可以依照相应的网络课程目标做出适当的变动。
    5、易于操作原则
    由于网络课程面向的使用对象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为了适用所有的网络使用者,网络课程必须易于操作,这一点也是评价的基本原则之一。
     6、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在评价一门网络课程时,必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即在网络课程没被使用之前的评价阶段,可以利用一些评价的专业理论知识对该网络课程进行定性的评价,评价中依照的原则如前所述;在该网络课程的试用阶段,可以利用问卷与访谈等方法对网络课程的使用对象进行关于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数据统计,从而形成对该网络课程的定量评价。
     在过去的网络课程评价中,定量评价是最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我们要将这两种评价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标准原则。
     五、小结
    网络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非常的广,对网络课程的评价不能简单的以好和不好来衡量。只有综合地、客观地、全面地评价网络课程,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而且,对网络课程的评价必须考虑网络本身的特性,不能盲目的遵循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同时,国外的一些评价标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国家的具体国情和网络教育发展的特点吸取国外之精华,融入国内优秀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网络课程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开发标准(征求意见稿),国家教育部
     [2] 朱凌云、罗廷锦、余胜泉,网络课程评价,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总第35期),22-28
    [3] 武法提,目标导向网络课程设计的原理,中国电化教育,20061月(总第228期),17-20
    [4] 李葆萍、李秀兰,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411月(总第214期),65-68
    [5] 马治国,网络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