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学院
基于C51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
 
1.绪论
    中国古代最早采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叫筹策,又被叫做算筹。这种算筹多是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充当材料的。大约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里可以随身携带。  
    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珠算盘,是中国古代计算工具领域中的另一项发明,明代时期的珠算盘已经与现代的珠算盘几乎没有差别。  
    17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计算工具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的"纳皮尔算筹",英国牧师奥却德发明了圆柱型对数计算尺,这种计算尺不仅能做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些计算工具不仅带动了计算器的快速发展,也为实现现代计算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  
    1642年,年仅19岁的法国伟大科学家帕斯卡引用算盘的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机械式计算器,在他的计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联锁的齿轮,一个转过十位的齿轮会使另一个齿轮转过一位,人们可以像拨电话号码盘那样,把数字拨进去,计算结果就会出现在另外一个窗口中,但是只能做加减计算。1694年,莱布尼兹在德国将其改进成可以进行乘除的计算。此后,一直要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有了电子计算器的出现。
2. 软件设计方案
2.1 设计目标和实现方法
为了满足简易计算器的基本要求,可以进行基本的运算(加减乘除),数据归零和出错警告提示,我们采用基于51单片机设计计算器,并用七段共阴级LED 数码管显示数据,4*4的矩阵键盘实现数据的输入。
2.2 整体方案论述
  根据简单计算器的功能和本方案中的设计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了MCS 51 单片机为主控机。通过扩展必要的外围接口电路,实现对简单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考虑如下:
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对数字的大小范围要求不高,故我们采用可以进行四位数字的运算,选用8 LED 数码管显示数据和运算结果。
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 个按键即可。
系统模块图:
               
                              2-1 系统模块图
 
3. 系统硬件的设计
3.1 复位电路的设计
  上电复位的原理:VCC上电时,C充电,在10K电阻上出现了电压,使单片机复位;几个毫秒后,C充满,10K电阻上电流降为0,电压也为0,使得单片机进入工作状态。 
    手动复位的原理:工作期间,按下SC2进制转十进制在线计算器放电。S松手,C又充电,在10K电阻上出现电压,使得单片机复位。几个毫秒后,单片机进入工作状态。
SW复位键按下时:RST1k电阻接VCC,获得10k电阻上所分得电压,形成高电平,进入“复位状态”。
SW复位键断开时:RST10k电阻接地,电流降为0,电阻上的电压也将为0RST降为低电平,开始正常工作
对于成熟产品,从降低成本角度,可以使用上电复位。另外,作为产品,最好使用上电复位。
因为使用者通常没有专业知识,就知道断电通电,对他们来说,按键复位成了摆设。按键复位比较适合样品制作或者实验室调试场合,上电复位电路成本也低一些。
综上所述我们在本方案中选用了上电自动复位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