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机构运营提示
1.理性选择培训机构。请家长朋友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平台查询并选择资质齐全的培训机构,避免因资质不全机构或地下“黑机构”被关停取缔带来的风险。
2.签订规范培训合同。请家长朋友与培训机构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修订),不要签订其他合同文本,提防合同中出现“概不退费”等霸王条款。
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3.通过合规方式缴费。目前全省各地均已建立校外培训资金监管平台,培训机构必须设立预收费托管账户并通过银行下发的专属二维码进行收费。请家长朋友务必通过预收费托管账户缴纳费用,索取正式发票,切忌“私下交易”,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4.拒绝超长期限收费。按照政策规定,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对培训机构以各种优惠方式诱导跨学期、跨学年缴费或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3个月或60课时培训费用的,请家长朋友不要冲动消费,防止上当受骗。
5.抵制高价培训收费。对于学科类培训,请家长朋友监督培训机构严格执行各地政府出台的基
准收费标准和浮动标准。对于非学科类培训,未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未实行明码标价、虚构原价、虚假折扣等均属于违规行为,请家长朋友增强辨别、自觉抵制。
6.采取正确维权方式。在产生退费等纠纷时,请家长朋友首先根据合同内容与培训机构进行协商。协商不一致,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申请调解,也可以向教育部门进行申诉,由教育部门进行调解。如经调解仍无法达成一致,则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