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摘  要]对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来说,程序设计的课程总是有一些难以言语的教学困境,课程的重要性与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现实状况,总让教师们无从下手,所以我们从课程设计上思考如何把一个编程课以游戏的形式来展开。
[关键词]编程;教学设计;程序设计;Scratch
福建省教育出版社会在2020年对信息技术的课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将原来初中教材中的操作系统使用教程以及Office中的Word、PowerPoint教学部分调整到小学课程中,在初中部分的教材中除了保留Execl外,还加入了C++编程和物联网编程(MakeCode积木编程软件)部分。
从教材的改变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更注重了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新技术的学习,在课程的整体设计方面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一、调皮就调频吧
1.同向才能产生共鸣:
我们有时总在想,为什么我们和学生都不在一个频道上?特别是在计算机房上课时,学生总喜欢玩游戏,哪怕是Google浏览器上隐藏的“恐龙跳跃”的小游戏,他们也能玩得不亦乐乎,难道学生就真的这么无聊吗?难道我们的计算机课就真的这么的枯燥吗?
有一天,我终于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改变不了学生“玩”的心态,那我为什么不在课上和学生一起玩呢?我们无法让学生学习后再玩,那为什么我们不让学生先玩再学习呢?
2.兴趣很好,但是点不好:
在转变了思路以后,我开始想学生的兴趣是玩,我的目标是教学,那我们的交叉点又要在哪里?当我开始回想我小时候玩电子游戏的经历后,我终于发现了我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交叉点,那就是从游戏中去思考,在游戏中去发现,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完成教学内容。
二、把游戏设计进我们的课程
对于编程课来说,学生最难掌握的不是程序语句的学习,而是程序思维的培养,算术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变,而我们需要在游戏中教学学生对游戏中程序思维的分解、分析、创设、重
构,在游戏中分析游戏的逻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就成了我们教学的新方向。
既然学生对枯燥的编程课提不起兴趣,也不想去理解,那我们就转换一下思路,我们先从游戏入手,在游戏中去思考,在游戏中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这个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先花5分钟让学生来玩游戏,这个游戏是很多人玩过的,也是很精典的一个游戏——“雷电”,我之所以选择这个游戏来做为课程的开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这款游戏玩起来不复杂,即使没有玩过这个游戏的学生也很容易掌握玩法。
2.这款游戏不用安装,运行环境比较简单。
3.这款游戏从逻辑上来分析也不复杂,但又包含了程序运行中的“对象”、“条件”、“触发”、“算法”等等,可以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并掌握编程思维。
同时,这款游戏不同于现在大部分学生在玩的游戏,因为它只是一个休闲的小游戏,所以不容易沉迷其中。
三、在游戏中思考
一、
二、
那我们如何在游戏里引导学生去思考编程呢?
1.首先,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失序或失控,所以我们在适当的时候需要巧妙的结束这个“玩”的进程,例如我们可以“比分数”,以比分值的方法来停下我们的游戏,开始进入到第二个教学环节。
2.让学生从比“比分”,引入分值的变化,然后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思维?最终让学生明白其实分值的增加就是简单算术运算罢了。
3.从“分值”的变化上,我们开始让学生去思考一个问题,也就是在什么条件下分值才会增加,从而开始引入“逻辑判断”中的双分支结构,并开始导入编程中的“对象”以及“触发”这两个要素,这两个要素在程序流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我们计算机技术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当我们把“对象”、“触发”和逻辑判断整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整个程序流程就基本上清晰了。
我们通过课程中对由游戏所引发的程序逻辑的分析,把我们整个程序教学中基本的几个知识点都融合了进来,从而让学生对程序设计流程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让学生在后面程序的各个环节学习前对逻辑分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
四、情境创设的要点
三、什么编程课比较好
四、
很多时候,大家总觉得看得到教师才是上课,其实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差异很多是在思想上而不是在操作上,当我们有一天习惯自主学习的时候,才会发现其实这才是“学习”。
1.应当要有充分而且丰富的课堂教学材料为铺垫。
2.创设的情境需要让学生的思维在广度、深度上有一个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
3.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既要有相同点,又要有不同点,在寻相同点的过程中学习不同点,情境要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4.教学结构的整体性与关键性需要统一,知识点结构要合理。
5.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分解、总结知识点内容。
对于程序设计的教学,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我的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能够不自觉的去分析游戏的逻辑思维和思考程序是如何设计的,进而一步在生活中,也能够学会用逻辑思维去思考其它学科学习中碰到的问题,甚到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其它学科的老师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