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编程课比较好
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如何走进通用技术课程
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如何走进通用技术课程
主讲人:
于慧颖: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鲍珑: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
高茹: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技术教师
孟强:天津四十一中通用技术教师
傅亦佳:天津二十一中通用技术教师
房善峰:北师大天津附属中学通用技术教师
刘建明:南京市第五中学通用技术教师
陈亮: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通用技术教师
尹道龙:安徽马鞍山市教研室通用技术教研员、特级教师
第一讲(下):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如何走进通用技术课程2004年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组对部分实验省通用技术培训的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原任教物理的老师占46.6%,原任教劳动技术的老师占13.9%,原任教信息技术的老师占11.9%,原任教机械类学科的老师占11.8%,原任教文科类的老师占8%,原任教其他类学科的老师占7.8%。这说明现在进入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专业背景结构复杂且多样化,其中从物理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课教师转型的老师居多。
现在高中课改实验区的通用技术教师都是由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转型”来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老师,了解一下他们的转型经历,看看他们的学科背景对于任教通用技术课程有哪些优势,存在哪些不足,他们又是如何转变不足来适应通用技术课程的。
采访1(天津四十一中通用技术教师孟强)
我教了十年物理,在物理教学当中有很多实验,这些实验都属于验证性的实验,那么验证性
的实验它缺乏创新性,这是和我们通用技术所不同的。通用技术是试验,试验它就意味着创新,包括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的内容,包括一些案例分析。这些都是在物理教学中所体现不出来的。那么这也是我遇到最大的一个困难,我们怎么去上一个通用技术课程?是不是像物理那样上?其实任教物理的十年对我是有影响的,一开始还不太
习惯,逐渐的在这半年教学当中,我发现多种教学模式是通用技术课程所需要的,这样才能够体现我们通用技术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从多个角度多方面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所以我必须转变原来的教物理的时候的那种观念,怎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课本出发,学生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需要我们通用技术相关的内容支持,这也是我们通用技术课程要学生完成的,那么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他能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这也是我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我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这不像我们物理教学,你教完了,学生应该能达到这种水平,而技术课程往往不是这样的,它是要通过实践去检验的,所以我们要做很多的模型做很多的产品,去做一些试验才能看出我们学生的能力是不是有所提高,素养是不是有所提高。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如何去评价一个通用技术课程,这也是我现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我以后会做更多的尝试,去把这门课程的整个的体系认真的研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采访2(天津二十一中通用技术教师傅亦佳)
我步入工作的第一个岗位就是航空模型运动员,在这个过程当中经历了很多的磨难,运动员的生涯是比较苦的,但是我认为在这期间也磨炼了自己的意志,然后练就了自己的一些技术,比如说这些照片都是我以前的和最近一段时间做的一些作品,那么这些照片就能体现出我的优势来。那么通用技术这门课,它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那么这点正好能发挥我的优势。因为我在退队之后干过一段装修,干过一段时间各种模型的制作,包括各种展台还有广告的制作等等,因此我认为我的优势就在于知识面相对丰富一些。那么我原来的专业是信息技术,所以后来到学校以后也从教了一段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我认为在这门课当中能体现出来的优势也比较多,一个是软件方面的,一个是硬件方面的。从软件方面的优势来讲,主要一个就是说自身的技术素养比较丰富一些。比如说,像这是建筑模型,建筑模型里面所有的材料都是从生活当中到的,它里面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没有什么高深的东西,那么就靠我们平时注意,平时在生活当中某些东西比较相象,把它利用上就可以,这个就是技术素养。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首先他应该具有的就是信息素养。比如说,咱举个例子看看照片上的足球门,这是一个模型,那么它的球网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用什么去制作它比较好?后来发现就是说抽油烟机里的滤油网比较形象,所以直接拿它来做了,我认为这个作为
我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来讲,都是一个可以通用的。再有一个就是从硬件方面,因为我们通用技术涉及面非常广,很多知识都需要从网上来搜索一些信息,那么在这过程当中由于原来是教信息
技术的教师,所以在机房的使用上和引导同学怎么去搜索信息上这一块也是比较有优势的。还有一个就是本身的技术能力,学校里头教信息技术的老师都被认为是技术上比较突出的,包括有些老师新买一个数码相机,都拿来给老师们评价一下,看我这数码相机怎么样?
最大的一个不足就是对新课标的理解。因为原来我们其他学科都是以传授学生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那么现在通用技术学科有了新课程理念了,它主要一个是技能还有一个是方法过程,再有一个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在把握这三个新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理念过程当中,自己有时候把握的不是很好。还有一个就是说在学生的活动当中,我感觉到上一节通用技术课是很累。因为什么呢,每个学生我们需要学生去创新,需要学生去开拓他的思路,那么每个学生有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那么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教师不能磨灭他们的想法,就是对他们有些不切合实际的地方,一棍子打死这是不对的。那么在这过程当中又要按照他的思路继续去引导他,使他的主体设想成为现实,又要把他们不对的地方或者是不切合实际的地方
给逐渐的纠正过来。所以每一个同学有一个同学的想法,那么老师作为一个通用技术老师就要有很多的想法来维持这个教学的正常进行。所以我认为要求一个老师思维敏捷,本身创新能力也要强。这是我认为现在我所遇到的一些最大的困难。
采访3(北师大天津附属中学通用技术教师房善峰)
我的本科专业是工业设计,我觉得这个专业对通用技术来讲有很大的优势。首先从知识上来讲,工业设计讲的其实就是设计,那么与我们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里面的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非常吻合。比如说我们在大学里面曾经做过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做过自行车的设计与制作、家具的设计与制作,那么切身经历了设计过程,并且学习了很多有关设计的表现技法方法,比如说草图效果图素描速写等等,以及计算机绘图工程制图等等,这些都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当中非常有用。在设计中我们需要用到很多的工具,手电钻、锯、刨以及烤箱等等,那么对于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非常有用。再就是我们是工科院校,我们学过机床的操作,学过钳工,也经历过车工铣刨等等都有所见所闻,并且亲身实践过。
那么我觉得我的劣势也在于我的专业,由于是工科院校,所以说在教育理论在与学生的沟通实践方面有些差距,不过在工作中我是这样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的:首先,工作以后我重修了
教育学心理学,并且考了考试普通话。然后参加了国家级的通用技术课程培训,市级的通用技术的课程培训,以及区里面的培训。并且通过本校的通用技术教研
组以及区里的教研和市里的教研各种各样的活动增加了自己对教育教学教育理论方面
的认识。并且自己还阅读有关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积极解读这些书目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运用于本课程,并且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每次课后都做教学反思,并且反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通过这个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正是怀着对通用技术极大的兴趣和爱好,自己才非常热心的投入到这个课程教学中,我也非常珍惜作为一名通用技术教师的这次机会,希望自己以后的发展越来越好,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通用技术教师。
采访4(南京市第五中学通用技术教师刘建明)
高中课程改革在江苏省已经进入实验阶段,与以往的课程改革相比,这是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是涉及面最广的一次改革,是对学校教师最具挑战意义的一次改革,同时它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最好的发展契机。那么如何理解和认识这场改革?如何把国家的意志转化为学校的行为?如何使学生真正从这场变革中得到预期的发展?教师成为
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实践表明教师的发展与课程改革的深化是同步的。
我以前是长期教过劳动与技术课,那么我现在谈谈我在原有学科背景与教师成长的问题。
第一优势。自己从1971年当老师的,先后教过工业基础、农业基础、钳工工艺学、车工工艺学、机械制图、电子技术等课程,还有摄影摄像等课程。也办过校办工厂,做过厂长。设计制造过水泵电动机,修理过拖拉机、脱粒机、车床、铣床、刨床,干过电镀,也生产过晶体二极管,同时也教过拖拉机驾驶技术,目前也获得了汽车驾驶执照、焊工执照、维修电工执照,负责过电化教育,担任学校的科技辅导员工作,同时在这个工作当中还带领学生搞过三模一电传统的科技项目,也搞过学生的青少年发明创造,曾经获得过全国教师发明创造的一等奖。目前是中国宋庆龄儿童基金会专家委员会的委员。第一个技术职称是助理工程师,现在是中学高级教师,那么由于有这样一个生活经历,过去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应该说潜能是没有全面的发展,如今普通高中有了技术领域了,应该说自己在通用技术的本体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积累的,这是自己的优势。
第二是困难。自己在教通用技术课程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那么通用技术是一门新的课程,涉及的知识范围比较广,总是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此外遇到的一些难题主要还来自于这
门课没有受到全民的重视,学校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一些设备不到位教学中存在很多困难。一个是技术知识方面的,比如技术基础知识,我们教材中用到了系统
论、信息论等等。还有就是必修模块中的相关的知识,因为最近我在教简易机器人教学制作,那么这个简易机器人制作的教学中,用到了计算机程序编写,编程的有关方面知识,过去自己以前也没学过,这方面就感觉到需要进行补充。另外自己还认为自己目前知识的结构还不太合理,自己认为能够担当通用技术的教学,不敢说能教的很好。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觉得对于通用技术课程的整体把握,包括课程的理念、通用技术的教学实践、教学策略的知识还需要加强。当然还有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你比如说我举个例子,对新课程的把握不到位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有用一些比较传统的教学经验比较多,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比较少,会产生多数时间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这里面当然还有一些问题,就是比如说是教学组织的技术和艺术的问题,会出现一旦抓紧了教学课堂就很死,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发挥;但是一旦放松了就感觉乱,学生有时候就开始讲话了,不能围绕我教学的目标和主题去开展教学活动,因而教学的组织意识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和学校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我们长期以来的文化传统中,一些就是不太重视技术教育,比较重视科学方面的教育,尤其在高中因为在高中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在南
京算是比较好的学校,它学生以高考为目标的时候,这时候就会发现他认为,或者他一些糊涂的认为技术培养和高考没什么关系,实际上他们会存在这样一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