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总统的心,国务卿的命 美国国务卿有哪些人

    八年了,直到现在还有人会拿约翰·克里当年参加美国总统大选的经历开玩笑。2012年12月初,克里和同为参议员的麦凯恩一起参加一场新闻发布会。后者在2008年大选时,曾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角逐者之一。
    克里做完自我介绍后,麦凯恩就接过话筒,开玩笑说:“非常感谢,国务卿先生。”克里很快反应过来,反唇相讥道:“非常感谢,总统先生。”——当时,甚嚣尘上的国务卿人选还是苏珊·赖斯。
    峰回路转,12月21日,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69岁的克里出任下一任国务卿。
    “贵族”底、外交世家、反战先锋、参院领袖、总统候选人,一系列炫目的头衔后,作为“第二选择”的克里,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另一个高峰——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这一提名获得参院通过,他也是近20年来,第一位白人男性国务卿。
    从“战争英雄”到“反战先锋”
    提名克里时,奥巴马说:“在某种程度上,他一生都在为这个角做准备。”
    据称,克里对童年最早的记忆是3岁那年,他握着哭泣的母亲的手,重返她在法国圣布里亚
克的老家。那是1946年,两年前,盟军刚从纳粹手中解放了这座饱受蹂躏的城市。母亲的老家在战争时被纳粹征为指挥中心,德军撤走时,焚烧了整幢建筑。
    克里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是外交官。因此,他从小就游历过不少国家,也有海外生活的经历,尤其是那个年代的战争“遗迹”,在他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克里11岁时,全家搬到了柏林,他则在瑞士的一所寄宿学校上学。每当他返回柏林,总会骑着自行车逛逛这座被盟军彻底摧毁的前首都,有时甚至独自潜入苏控区,直到被父亲发现,并将他禁足在家。
    1957年,当克里的父亲被派往挪威工作后,克里被送回了美国。在圣保罗学校念书时,他开始热衷谈论时事,并组建了约翰·温纳特社团。直到今天,这个社团依然存在。
美国民主党领袖    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美国迎来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时光。美苏冷战趋于白热,古巴导弹危机险些把整个地球都拖入万劫不复的核战争,还有越战——打得拖泥带水,前路不明。在这样的背景下,1962年,克里进入了耶鲁大学,并将政治学选作了自己的主攻方向。
    1965年3月,越战局势持续恶化,克里以一篇抨击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讲斩获“最佳青年演说家”奖。他在演讲中说,“让非洲和亚洲人民惧怕的不是共产主义,而是西方的帝国主义,因此战争必败无疑。”
    讽刺的是,在克里“钻研”出和平方案前,他就不得不经受越战弹火的洗礼,奔向前线。在美国海军服役期间,林弹雨中的打拼为克里换回了1枚“银星”勋章和1枚“铜星”勋章。由于在战中负伤,他还先后被授予了3枚“紫心”勋章。
    退役后,这位“战争英雄”摇身一变,成为反战人士。他多次指责美国对越南战争的政策是“战争犯罪”,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时,还将自己的战斗勋章扔到了国会大厦的楼梯上。
    克里的反战态度为他赢得了不少声誉,也成为了他进入政坛的资本。
    和四位美国总统沾亲带故
    1985年1月,克里宣誓在参议院就职,从此开启了他的议会生涯。二十多年来,他在外交关系委员会、科学和运输委员会、选举委员会等多个机构任职,积累起了丰富的人脉。
    作为民主党的资深政客,不得不提的是,克里也是奥巴马政治生涯的“领路人”之一。
    2004年,克里参与角逐总统大位。在当年的民主党大会上,他指名奥巴马发表演讲。当时,还是伊利诺伊州“小人物”的奥巴马评价称:“他(克里)从越战到2004年选战,一直在为祖国和他的理想奋斗……在未来,他还将继续以为祖国效力为荣。”众所周知的是,这次演讲中的出彩表现,让奥巴马一跃成为民主党内的耀眼新星,并在四年后成功当选美国总统。
    在201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准备与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的电视辩论,民主党方面特别指定经验丰富的克里在模拟辩论中“扮演”罗姆尼,帮助奥巴马备战。
    事实上,在华府圈子内,克里对国务卿一职的渴求早就不是秘密。今年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他用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讲全力为奥巴马“背书”,当时就被观察家们认为是他寻求在奥巴马政府任职的信号。
    “对罗姆尼而言,海外出访就是人在海外。”演讲中,克里多次展开对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的攻击,话题也主要集中在双方对外政策的对比上。
    说起来,克里和其他美国总统也颇有些渊源。
    他的外祖父詹姆士·福布斯出生在上海。福布斯家族通过和在中国的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福布斯娶了玛格丽特·温思罗普为妻。她来自与新英格兰历史有着深厚联系的家族——正因如此,克里与4位美国总统有着血缘关系,其中就包括了在2004年大选中击败他的小布什——他们是隔九代的远房表亲。
    曾拼命为叙利亚总统“背书”
    过去几年中,身为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克里一直在国际争端中扮演着“救火队长”的角。分析人士认为,他上任后将面临的主要议题有: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危机、美国重返亚
洲、中美关系——哪一项都不容易。
    根据克里的履历,他处理中东事务的经验最为丰富,也是往这个地区跑得最勤的参议员之一。不仅如此,他和以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等领袖都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
    2011年5月,美国越境击毙本·拉登后,招致了巴基斯坦方面的强烈不满。“此事无关信任与否,而关乎行动安全。”克里第一时间发表声明,“我很尊重奥巴马在此次行动中表现出的克制,也希望所有巴基斯坦人理解并尊重。”
    随后,这位巴方外交官口中的“巴基斯坦坚贞不渝的朋友”以总统特使身份,被派往该国。双方会谈后,一份联合声明称,在未来,两国将在巴基斯坦打击“高价值目标”的行动中进行全面合作。
    2011年,美国间谍雷蒙德·戴维斯被控杀害两名巴基斯坦人,克里再度前往巴基斯坦。参议员克里斯·库恩斯也随同前往。“我到伊斯兰堡时,大概是戴维斯被关进旁遮普省的监狱的第五天,随时都有可能被拉出去毙。”库恩斯回忆,“克里正代表美国政府与对方谈判,外交和军方人士都认为他是个可靠的男人。”——几周后,戴维斯获释。
    不过,在现在形势胶着的叙利亚问题上,克里也被不少人指责“很天真”。
    2009年起,他开始介入叙利亚争端,不断为奥巴马政府“试水”,还经常谈起自己和叙总统阿萨德之间的密切关系。克里曾说叙利亚是“推动这一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一员”,在谈到阿萨德时还情绪激动,连《华盛顿邮报》都形容他是阿萨德的“铁杆崇拜者”。
    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2011年的一次活动上,他依旧为阿萨德“背书”,坚持认为“叙利亚会变的”——如今,他不得不改口称美国为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无所作为付出了很大代价。
    2004年大选中,克里不遗余力地指责过小布什匆忙发动伊拉克战争,转移了美军打击“基地”组织和追捕本·拉登的方向,还进一步攻击小布什对战争后果和如何结束战争的复杂性估计不足,使美国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
    如今谈起这段八年前的往事,克里还会常常自我开涮,称它是进入“失败者联盟”的一张入场券——而成为国务卿,无疑会被标榜为他东山再起的标志。
    资料来源:《东莞时报》12月23日,《克里被提名为美国新任国务卿》;《瞭望东方周刊》,《克里新篇:能给美国外交带来变化吗》,作者万琨;《广州日报》,《约翰·克里:一生就为当国务卿做准备》,作者邢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