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络知识点总结(六)应⽤层
《应⽤层》
(1)⽹络应⽤模型:1)C/S模型:区分处理请求的的服务器和发出请求的客户机;2)P2P模型:每台机器既是服务器⼜是客户机(2)DNS域名解析系统:
1)作⽤:把主机名转换为IP地址
2)协议与端⼝:运⾏在UDP上,使⽤53端⼝
3)服务器分类:1.根域名服务器:知道所有顶级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2.顶级域名服务器:负责管理在其服务器注册的⼆级域名
3.授权域名服务器:能够将其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该主机的IP地址
4.本地域名系统:本地⽹络提供商负责的域名服务器
4)查询⽅式:递归查询(由查询的服务器发起下⼀次查询)
递归与迭代结合(除第⼀次查询之外,其余均由本地域名服务器向外查询)
(3)FTP⽂件传输协议:
作⽤:允许⽤户在互联⽹上存取⽂件
协议:运⾏在TCP之上,控制连接为21号端⼝,数据连接为20号端⼝
(4)电⼦邮件:
1)STMP协议:向邮件服务器发送电⼦邮件,运⾏在TCP上,端⼝为25号端⼝
2)POP3协议:向邮件服务器要求接收电⼦邮件,运⾏在TCP上,端⼝为110号端⼝
1)统⼀资源定位器:负责标识万维⽹上各种⽂档
2)超⽂本传输协议:可靠地交换⽂件,运⾏在TCP上,端⼝为80端⼝
3)超⽂本标记语⾔:⽂档标记语⾔,使⽤约定的标记对应页⾯上的各种信息进⾏描述
【注】DNS域名系统,简单描述其⼯作原理。
答:当DNS客户机需要在程序中使⽤名称时,它会查询DNS服务器来解析该名称。客户机发送的每条
查询信息包括三条信息:包括:指定的DNS域名,指定的查询类型,DNS域名的指定类别。基于UDP服务,端⼝53. 该应⽤⼀般不直接为⽤户使⽤,⽽是为其他应⽤服务,如HTTP,SMTP等在其中需要完成主机名到IP地址的转换。
【注】TCP的三次握⼿过程?为什么会采⽤三次握⼿,若采⽤⼆次握⼿可以吗?
答:建⽴连接的过程是利⽤客户服务器模式,假设主机A为客户端,主机B为服务器端。
(1)TCP的三次握⼿过程:主机A向B发送连接请求;主机B对收到的主机A的报⽂段进⾏确认;主机A再次对主机B的确认进⾏确认。(2)采⽤三次握⼿是为了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段突然⼜传送到主机B,因⽽产⽣错误。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段是指:主机A发出的连接请求没有收到主机B的确认,于是经过⼀段时间后,主机A⼜重新向主机B发送连接请求,且建⽴成功,顺序完成数据传输。考虑这样⼀种特殊情况,主机A第⼀次发送的连接请求并没有丢失,⽽是因为⽹络节点导致延迟达到主机B,主机B以为是主机A⼜发起的新连接,于是主机B同意连接,并向主机A发回确认,但是此时主机A根本不会理会,主机B就⼀直在等待主机A发送数据,导致主机B的资源浪费。tcpip路由协议
(3)采⽤两次握⼿不⾏,原因就是上⾯说的实效的连接请求的特殊情况。
【注】了解交换机、路由器、⽹关的概念,并知道各⾃的⽤途
在计算机⽹络系统中,交换机是针对共享⼯作模式的弱点⽽推出的。交换机拥有⼀条⾼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都挂接在这条背 部总线上,当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会查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的MAC(⽹卡的硬件地址)的NIC(⽹卡)挂接在哪个端⼝上,通过内部 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的端⼝。⽬的MAC若不存在,交换机才⼴播到所有的端⼝,接收端⼝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并把它添加⼊内部地址表 中。
交换机⼯作于OSI参考模型的第⼆层,即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内部的CPU会在每个端⼝成功连接时,通过ARP协议学习它的MAC地址,保存成⼀张 ARP表。在今后的通讯中,发往该MAC地址的数据包将仅送往其对应的端⼝,⽽不是所有的端⼝。因此,交换机可⽤于划分数据链路层⼴播,即冲突域;但它不 能划分⽹络层⼴播,即⼴播域。
交换机被⼴泛应⽤于⼆层⽹络交换,俗称“⼆层交换机”。
交换机的种类有:⼆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四层交换机、七层交换机分别⼯作在OSI七层模型中的第⼆层、第三层、第四层盒第七层,并因此⽽得名。
2)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种计算机⽹络设备,提供了路由与转送两种重要机制,可以决定数据包从来源
端到⽬的端所经过 的路由路径(host 到host之间的传输路径),这个过程称为路由;将路由器输⼊端的数据包移送⾄适当的路由器输出端(在路由器内部进⾏),这称为转 送。路由⼯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即⽹络层,例如⽹际协议。
路由器的⼀个作⽤是连通不同的⽹络,另⼀个作⽤是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 路由器与交换器的差别,路由器是属于OSI第三层的产品,交换器是OSI第⼆层的产品(这⾥特指⼆层交换机)。
3)⽹关
⽹关(Gateway),⽹关顾名思义就是连接两个⽹络的设备,区别于路由器(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有关TCP/IP 的⽂献曾经把⽹络层使⽤的路由器(Router)称为⽹关,在今天很多局域⽹采⽤都是路由来接⼊⽹络,因此现在通常指的⽹关就是路由器的IP),经常在家 庭中或者⼩型企业⽹络中使⽤,⽤于连接局域⽹和Internet。 ⽹关也经常指把⼀种协议转成另⼀种协议的设备,⽐如语⾳⽹关。
在传统TCP/IP术语中,⽹络设备只分成两种,⼀种为⽹关(gateway),另⼀种为主机(host)。⽹关能在⽹络间转递数据包,但主机不能 转送数据包。在主机(⼜称终端系统,end system)中,数据包需经过TCP/IP四层协议处理,但是在⽹关(⼜称中介系
统,intermediate system)只需要到达⽹际层(Internet layer),决定路径之后就可以转送。在当时,⽹关 (gateway)与路由器(router)还没有区别。
在现代⽹络术语中,⽹关(gateway)与路由器(router)的定义不同。⽹关(gateway)能在不同协议间移动数据,⽽路由器(router)是在不同⽹络间移动数据,相当于传统所说的IP⽹关(IP gateway)。
⽹关是连接两个⽹络的设备,对于语⾳⽹关来说,他可以连接PSTN⽹络和以太⽹,这就相当于VOIP,把不同电话中的模拟信号通过⽹关⽽转换成数字信号,⽽且加⼊协议再去传输。在到了接收端的时候再通过⽹关还原成模拟的电话信号,最后才能在电话机上听到。
对于以太⽹中的⽹关只能转发三层以上数据包,这⼀点和路由是⼀样的。⽽不同的是⽹关中并没有路由表,他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不同⽹段来进⾏转发。⽹关最重要的⼀点就是端⼝映射,⼦⽹内⽤户在外⽹看来只是外⽹的IP地址对应着不同的端⼝,这样看来就会保护⼦⽹内的⽤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