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类别变量的中介模型检验⽅法
process可以直接设定⾃变量时分类变量(中介变量不⾏)
包含类别变量的中介模型,考虑⾃变量、中介变量和/或因变量分别为分类变量的情况。
“在阐述类别⾃变量中介分析⽅法的基础上,我们建议使⽤整体中介和相对中介分析相结合的⽅法进⾏多类别⾃变量的中介分析。以⼆分因变量为例,讨论了中介变量或 ( 和 ) 因变量为类别变量的中介
分析⽅法的发展过程——即尺度统⼀的过程,建议通过检验 的显著性来判断中介效应的显著性。”
⾃变量为分类变量,只是要注意表述中介效应时,区分是整体中介还是相对中介。
⾃变量为多分类变量,
⾸先检验整体中介效应。要求:
控制变量+⾃变量(虚拟变量)到中介变量的回归(⽅程2),⾄少有⼀个虚拟变量回归系数显著不为0;
且控制变量+⾃变量(虚拟变量)+ 中介变量到因变量的回归(⽅程3),中介变量回归系数显著不为0
得出 k-1 个相对中介效应不全为 0 的结论。(由于检验统计量 在绝⼤多数情况下都不是正态分布,建议使⽤ Bootstrap法对统计量进⾏检验,根据 Bootstrap 置信区间不包含 0来确定系数显著)
整体直接效应的检验统计量为(n-k-1) △ R 2/(k-1)(1-R 2), 如果检验统计量显著不为 0,则k-1个相对直接效应不全为 0 (即要求△ R2和1-R2均不为0)
R 2 是回归⽅程 (3) 的测定系数,
△R 2 是回归⽅程 (3) 与 控制变量+中介变量到因变量的回归(⽅程4)测定系数之差。
整体总效应的检验统计量为 (n-k)R2/k(1-R2),如果检验统计量显著不为 0,则 k-1 个相对总效应不全为 0(即要求R2和1-R2均不为0)
R2是控制变量+⾃变量(虚拟变量)到因变量的回归(⽅程1)的测定系数
相对中介分析,弄清具体哪⼀个或哪⼀些相对中介效应显著。如果相对中介效应不显著,则分析结束;否则进⼊步骤 3。(相对中介的回归模型应该是⾃变量只加⼊要⽐较的那个虚拟变量)
报告相应的相对直接效应检验的显著性结果。即使直接效应不显著,也避免使⽤完全中介的概念
中介变量和/或因变量为分类变量时的检验步骤
1检验步骤与逐步检验类似,根据模型因变量选择使⽤线性回归还是逻辑回归。
2中介效应是否显著的判断⽅式有所改变。
(如果全部是连续变量,则只要ab都显著即可表⽰中介效应显著)
由上述公式计算的Z>1.96则中介效应显著。
其中
Za/b计算公式中的具体组成为:
逻辑回归即
线性回归即
bootstrap检验方法
步骤应该是分别选择线性/逻辑回归模型后,根据Za/b计算得出其值,然后根据Sobel法计算出Z的值,与1.96相⽐,Z>1.96则中介效应显著。
以上根据《类别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整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