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离职又舍不得这份薪水…」给工作人的21个解答经济的低迷、恐怖攻击的威胁、传染病的流行……我们的周遭无时无刻不发生令人措手不及的意外事件。不论生活或是工作,每个人的心中充满了茫然,不到未来的方向。
新一期的《高速企业》杂志()归纳了现代工作者面临的道难题,并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提供第一手的解答,帮助你走出困惑,自信踏出你的下一步。
重新思索成功的意义
. 我该放弃梦想吗?
今天的你还是一家全球企业的专业经理人,过了明天,可能就成了等待领取救济金的失业人。工作职场的环境已经有了度的转变。
机会无限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工作者面对的是选择有限的环境。景气持续低迷不仅瘦了荷包,信心更是跌落谷底。面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与不安全感。
是否该压抑自己的企图心?是否该降低期望?该放弃理想,还是坚持下去?「受迫于外在的压力而降低理想,只会让自己距离成功越来越遥远,」畅销书《该如何改变我的生活?》(?)作者波.布朗森()说道。
如果在这个时候,你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选择停下脚步,等待环境的好转,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永远被困在原地。
你真正该问的是:「如何才能让自己快乐。」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幸福感,而不是拥有多可观的财富或是多傲人的工作头衔。如果你的长远理想可以为你带来真正的快乐,外在环境的好与坏就不应是阻碍,而是必须克服的挑战。
「如果这就是你所要的,即使赚不了大钱,你仍觉得自己是成功的。」知名的领导力发展顾问马歇尔.葛史密斯()说道。
. 过去我希望成为明星员工,但现在是否最好保持低调?
「愈是困难的环境,表现愈突出的人愈有机会,」《人人都是明星职员》()的作者罗伯特•凯利()说道。
刻意的隐藏自己,彷佛是在告诉老板,「我一点也不重要,」反而增加了被裁员的机率。要能在如此不景气的环境中生存,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尽可能的表现自己,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
不过,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仍不够,还要了解公司的营运状况与策略,培养综观全局的视野。最重要的是,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对公司是有价值的资产。
. 我不喜欢这份工作,但又舍不得这份薪水,该怎么办?
到一份好职业,有钱可花用,也许能让你感觉自己有掌控权或是优越感。但是这并不会让你的内心感到真正的满足。外在动机的效用实时而短暂,要建立长远的事业,必须诉诸于内在的动机。
要出自己的内在动机,并非一件难事。《重整行囊》()的作者理查德.雷得()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公式:天赋()+热情()+价值()=内在动机。
首先你必须到自己的核心优势或是专长所在,再思考自己对哪些事物感兴趣或是热情。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天赋与热情的交集,就是个人的内在动机所在。」
不过,雷得另外加上一项因素:价值观。如果工作环境与你内在价值观有所冲突,剩下的唯一诱因就只有薪水,但是你并不快乐,也不会有任何的成就感。
在认同你的价值观的工作环境中,运用你的专长,从事你真正热爱的工作,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 我刚拿到,是否就是失业的开始?
不再是工作的保证。根据《商业周刊》()的报导,年大课程的毕业生有%不到工作。对于所有焦虑不安的毕业生,华顿()商学院的生涯管理中心主任彼得.迪克南()提供几点建议。
美国硅谷裁员
第一,选择工作机会的重点在于经验与机会,而不是地点与福利。迪克南认为,未来较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包括健康医疗、房地产、与消费商品等。
第二,过去的工作经验比起的学位更为重要。
第三,善用你的人脉关系,包括你的同事、朋友、或校友。这必须靠长期的经营与累积,建立实质的关系,不要只是为了工作。
第四,表现出自信,让对方留下正面的印象。
第五,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不要人云亦云,受旁人的左右。
. 如何避免工作的倦怠感?
知名作家罗伯特.卡洛()花了年的时间为美国前总统约翰逊( . )作传,共计有四大卷。第三卷《参议院之主》()于年出版,这本书花费他年的时间做研究与写作,同时为他赢得了年普立兹传记类奖。目前正着手写作第四卷。
这些年来他是否曾感到疲累或厌倦?「完全没有,因为不断有新的事物值得我去学习,」卡洛说道,「而且,我相信这份工作值得这么做。我不只是在写传记,而是要呈现权力运作背后的现实,因为大众有权利知道一切。」
你要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思索工作的意义,才能重新回对工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