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测评业务十六年,这家 ATA 式的日本企业开始布局中国市场
做“标准”,是几乎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例如,ETS 作为托福、SAT、GRE 等多个重量级考试出题方的地位有目共睹,而培生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力推自己的 PTE 考试,也正是为了掌握规则的制定权。
日本的情况是怎样?带着问题,访问了 EduLab ,一家以英语测评为主要业务的日本企业。
从自适应测量到人工智能,目标“下一代教育”
同曾经在中国流行的公共英语考试(PETS)一样,日本也有自己的国家级英语测试“英检考试”,由直属于文部科学省(教育部)的“日本英语检定协会”命题。EduLab 的 CMO 和田周久告诉芥末堆,英检考试不只被日本的学校、企业认可,欧美各国也有部分学校将其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依据。因此,英检考试对日本人来说非常重要,而 EduLab 的发展也与其有着直接的联系。
发展至今天,EduLab 已有 16 年的历史,其前身 Evidus 创立于 2000 年,是一个面向教育行业从业者的门户网站。2002 年,Evidus 与旺文社(日本著名的教育出版社)的子公司“教
育测定研究所”合并,并始终沿用教育测定研究所(JIEM)的名称。 2015 年,公司管理层通过股权转让成立 EduLab 公司,JIEM 则成为了其全资子公司。
EduLab 最重要的产品是其与英检协会共同研发的 CASEC 考试(Computirized Assessment System for English Communication),一款在线的英语测试系统。以 IRT 算法和 CAT 理论研发的 CASEC 是最早出现的自适应测试之一,能够根据测试者的表现动态调整题目的难度,并在考试后迅速反馈结果。
在线测试、快速出分、能够与托业考试分数对应等优势,让 CASEC 获得了近千家机构的认可。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关西大学等高等学府,以及三菱、花王、乐天等企业都将 CASEC 作为评价学生、员工英语水平的方式。这也让 EduLab 的经营十分顺利。
和田周久说,基于在线的测评技术可以分为四个不同时期:
CBT:将传统考试移植至计算机上;
CAT:动态调整题目难度的自适应测试;
自适应测评:不只能够反应测试者的水平,自适应测评应当也能够反馈测试者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
加入人工智能的测评;中国在线编程
和田周久表示,对于将考试作为核心业务的 EduLab 来说,研究下一代测评技术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测、评到学,在小市场如何做教育?
相比于中国,日本的英语培训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规模约在 30 亿美元左右。在线英语方面,日本的菲律宾外教在线一对一更早的被普及,并已经得到了互联网用户的认可。而另一个已经成熟的市场则是为企业培训,提升员工们的英语水平。但由于要匹配不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这样的业务尽管能做大规模,但利润率不高。
近年来,有两个细分领域开始在日本有了显著增长:
1. 升学类,中考及高考辅导;
2. 标准化考试类,如托业和托福、雅思;
EduLab 执行董事吴春来,日本的 K12 是一个分裂的市场。由于人口的极度老龄化,低龄人口减少,想要考入大学就读十分容易,但进入顶尖大学的压力仍然很大。因此只有对名牌大学有追求的家庭才会愿意进行高客单价的课外辅导。随着日本文部科学省(教育部)认可由托福、雅思来替代高考成绩,来自国外的标准化考试需求也在显著增长。但是,被日本社会主流认可的英语考试,仍然以英检和托业为主。
在这样的小市场中,除在线的 CASEC 考试以外,EduLab 选择了两个方式来拓展自己的业务。在其最擅长的测试业务方面,EduLab 将自己的服务范围扩大,为更多考试提供技术支持。包括文部科学省(教育部)的国家成就考试,大阪府、横滨市等地方政府的各类考试,以及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等都成为了其客户。
另一方面,Edulab 也将自己的业务从测评引申到学习的环节。2012 年,EduLab 与英检协会、王文社共同发布了英检考试备考系统“ Study gear for Eiken”。作为一款专为英检考试准备的在线学习工具,其学习内容包括词汇、语法、阅读、听力以及在线测试等模块。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从而帮用户实现在自适应测评基础上的
在线学习。
投资:从日本到全球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完成原始积累的 EduLab 开始进行对外投资。在面对日本媒体为何要做投资的问题时,和田周久回答称:“如今的时代变化极快,不仅 EdTech 市场成长迅速,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不单单是教育行业内部,跨界而来的新玩家也逐渐多了起来。与时间赛跑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题,正因如此,我们决定不断地在新业务和新领域的投资上发力。”
EduLab 在投资上倾向于 A 轮和种子轮的教育类项目,且并不局限于日本。迄今为止,EduLab 已在全球范围内有了数个投资案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可能是今年夏天其对 CodeMonkey 的注资,这个美国的游戏化编程项目已拥有了 330 万的全球用户,以列的 1700 家学校都在使用这款产品。而下一步,CodeMonkey 将以中国市场作为发展重心。
此外,EduLab 的投资企业还包括越南在线教育网站 Topic、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帮助用户纠正英语发音的应用 Elsa 等。而在中国,EduLab 投资了互联网教育商城“米果科技”,通过自身的渠道资源帮助教育培训机构进入公立学校。
从测评到学习,发展至最后的投资,日本的 EduLab 走出了一条与 ATA 相似的道路。随着教育技术的演进,数据的作用将越发被重视。测评技术和十余年的数据积累可能将成为这家企业最大的财富。而在投资之外,或许它也会让自己的主营业务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