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odjava机试题_华为MDC⾃动驾驶⽅向⾯经
前⾔
年前咨询了华为HR⾃动驾驶⽅向的岗位是否有HC,得到的答复是⾮常缺⼈,感知、规划控制都在招⼈,⼀个劲问我要简历。然后,想了想也不急着,想着等年后再去投试试,于是就⼀直晾着。
年后复⼯后,HR就开始要简历。⼼⾥想着趁在家办公的空闲时间,把⾯试搞定也挺好,于是就投了⾃动驾驶部门的规控算法⼯程师。
华为的⾯试从19年开始改⾰(据说由于前些年⾯试难度过低,导致被诟病),于是开始增加⾯试环节以及难度。
机试
⼀个半⼩时的机试答题。题⽬只有⼀道,⽐较简单,考察的⾸先是华为的机试,在收到官⽅的⽜客⽹机试链接后,可⾃⾏安排时间进⾏为时⼀个半
是基础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叉树、堆栈、字符串、数组以及回溯算法等等)。
java技术专家
与LeetCode题⽬略有不同,⽜客⽹的试题还要考察数据流的输⼊输出,与OJ的试题类似,除了需要实现题⽬所指的⽬标外,还需要考虑IO 数据流的所有可能组合。
官⽅的要求是通过80%的⽤例,即通过考试。考下来没有太⼤难度,⽤时⼤约1⼩时,提交代码,通过所有⽤例。
⼀⾯
隔了⼀天,HR安排了第⼀次技术⾯试,以视频⾯试的形式进⾏。
⾸先是⾃我介绍,然后⾯试官针对简历中的项⽬以及所做的⼯作提⼀些具体的问题,全程聊下来没有碰到⽐较难回答的问题,⽐较轻松,但是也从中了解到该⾯试官的⽅向偏向于AI算法,对于规控算法⽽⾔了解的并不多。⾯试官对技术⽅⾯表⽰认可,但也对岗位匹配度提出了担忧。(这⾥就开始有点疑惑,我明明投的是规控算法⼯程师,结果⾯试官为何不是相关⽅向的?)
⼆叉树的前序和中序遍历。属于LeetCode中简单和中等难度的题⽬,⽐较简单。10分钟左右写聊完项⽬,⾯试官让⼿撕两道算法题——⼆叉树的前序和中序遍历。
完源码,提交代码截图,整个⾯试结束。
这⼀⾯能感觉到该⾯试官在华为中的职级应该在17级或以下,对于技术细节关⼼的⽐较多,较少关注算法架构或者系统架构上的问题。
⼆⾯
第⼆天,HR通知⼀⾯通过,安排了隔天的第⼆次技术⾯试。
这次的⾯试官明显感觉职级较⼀⾯⾯试官更⾼(后来验证⼆⾯⾯试官为18级架构师),更多地关注总体的设计⽅案,尤其对于⽆⼈机和⽆⼈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个相关的问题,并针对算法的整体架构与实现机理提出了问题。全程聊下来⽐较顺畅,基本上在⾃⼰的节奏之中,⾯试官也表现的⽐较满意,明确表明了⽇后共事的意向,并简单沟通了当前的薪资⽔平以及期望的薪资。
此时,⼆⾯⾯试官告知规控算法⽅向已招满,且该⽅向并⾮华为⾃动驾驶部门的主要业务⽅向(规控算法为传统车企的强项,华为并未将其
⾃动驾驶计算平台硬件、感知传感器、操作系统以及处理芯⽚等等。他划⼊⾃动驾驶平台的主要研发⽅向),其当前的主要研发⽅向为⾃动驾驶计算平台硬件、感知传感器、操作系统以及处理芯⽚等等。
们现在主要招聘的⽅向为AI算法优化(类似于了解AI算法的GPU加速算法⼯程师),跟我想象的岗位
相差的有点远。
这时候,其实⼼⾥已经有点不详的预感。不过由于整体⾯试⽐较顺利,⾯试官也表⽰让我过去做算⼦优化的岗位⽐较匹配,于是就没有多想。
BOSS⾯
意料之中,第⼆天HR通知⼆⾯通过,且⾯试评价较⾼。安排了隔天的BOSS⾯试。
BOSS⾯试是MDC⾃动驾驶部门的19级主管,在华为⼯作时间将近20年。这次⾯试主要聊了⼀些技术⽅案,在技术⽅⾯没有深⼊讨论。然后,其针对该招聘岗位进⾏了详细的介绍,并询问了我⽬前的薪资以及期望,⾯试结束。
第⼆天,HR告知主管⾯试没通过,原因是能⼒模型和岗位不匹配(他们的岗位是AI算⼦优化⽅向)。
刚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点懵,不过想了想也在情理之中。其⼀是HR并没有将我的简历投到规控算法岗位,所以岗位匹配度较低,同时,规控岗早就招满了,即使在技术⾯评价较⾼的情况下,依然没有通过终⾯;其⼆,是我⽬前的薪资⽔平以及薪资预期已经超过了16级上限的薪资,在岗位匹配度不⾼的前提下,主管不愿意给出17级岗位对应的薪资。综上,这个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总结
这次⾯试本意在于了解华为当前⾃动驾驶⽅向的布局以及该领域⾼级别专家的技术⽔准,同时希望借助⾯试了解⾃⼰的议价权以及短板。⽐
⼀个满较遗憾的是,最终没有拿到⼀个满意的offer,我想,之后应该不会再考虑⼊职华为了,虽然平台很⼤,但是其更多地要求候选⼈是⼀个满⾜JD的“⼈”,⽽不关⼼候选⼈是否是⼀个“⼈才”。
此外,HR的话不可轻信,对她⽽⾔,你只是她的KPI,她不⼀定会为你的岗位匹配度负责,由此可能会闹出⼀系列的乌龙,最佳⽅案还是熟⼈内推,这样可以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