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的国际收支的概念是建立在现金基础(cash Basic)上的,仅包含已实现外汇收支的交易,因此称为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是以交易为基础。只有建立在全部经济交易基础之上的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才能较好地完整反映当今一国对外经济总量状况。
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研究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贬值才能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马歇尔一勒纳条件认为,即在不考虑供给弹性的情况下,当一国的出口需求弹性+进口需求弹性>1时,本币贬值才会改善本国的贸易收支。
特别提款权IMF为了解决成员国国际清偿力不足问题而于19699月在IMF24届年会上创设的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资产,其实质是用以补充会员国国际储备资产的一个额外资金来源。
Factoring (保付代理)简称保理,是指出口商以延期付款的形式出售商品,在货物装运后立
即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卖断给保理机构,收进全部或一部分货款,从而取得资金融通。
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美国经济学家克曼(Krugman) 1998年提出了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道德风险”货币危机模型。其主要内容是:在金融危机中,道德风险表现为政府对存款者所作的担保使金融机构进行风险很高的投资行为,从而造成巨额的呆坏帐,引起公众的信心危机和金融机构的偿付力危机,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资本借款市场上可能存在着道德风险。但是,如果政府向金融市场中借贷交易一方或双方免费提供了还款保险,那么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道德风险也可以存在,因为免费保险的存在减轻了投资者风险承担的水平,由此诱发投资者投资于大于社会最优水平的风险项目。道德风险会引起银行和外汇市场的双重危机。
《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19971213日,70个国家签署了以56份金融开放承诺为基础的《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协议》只是规定各国在将来某一时刻所应达到的开放程度,至于以何种方式以及以什么样的速度达到这一程度,则取决于各国不同的承诺安排。《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关于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关于开放的具体金融部门等三个方面。
一、名词解释: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是按照复式簿记原理,以某一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简明的表格形式总括地反映一个经济体(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与世界其他经济体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
J曲线效应:本币贬值后,贸易收支改善的时间滞后性,用图形来描述就像英文字母“J”,所以,时滞现象又叫做“J曲线效应”。
国际清偿力即广义的国际储备,是一国的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之和,反映了一国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的总体融资能力,不仅包括货币当局已持有的四种资产,还包括该国从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资本市场融通资金的能力等
Forfaiting (福费廷)又称包买票据或买单信贷,是指出口商将经过进口商承兑的,并由进口商的往来银行担保的,期限在半年以上的远期票据,无追索权地向进口商所在地的包买商(通常为银行或银行的附属机构)进行贴现,提前取得现款的融资方式。由于“福费廷”对出票人无追索权,出口商在办理此业务后,就把外汇风险和进口商拒付的风险转嫁给了银行或贴现公司。
货币危机的第二代模型奥伯斯特菲尔德(Obstfeld)等人提出了货币危机的第二代模型—“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的货币危机模型。该模型首先修改了对政府行为特征的假定,假定政府是主动的行为主体,在其政策目标函数之间寻求最大化组合,汇率制度的放弃是央行在“维持”和“放弃”之间权衡之后做出的相机抉择absolute relative不一定是储备耗尽之后的结果。政府出于一定的原因需要保卫固定汇率制,也会因某种原因弃守固定汇率制。当公众预期或怀疑政府将弃守固定汇率制时,保卫固定汇率制的成本将会大大增加,此时政府会做出放弃固定汇率制度的决定,而不是一味地坚持固定汇率直到储备耗尽。
《巴塞尔协议》是对巴塞尔委员会创立的各种关于监督机构之间分担责任的主要准则的统称。1975—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先后制订了三个《巴塞尔协议》即:《对银行的外国机构的监管》、《对银行国外机构监督的原则》、《关于统一国际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关于统一国际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分四个部分:即资本的组成、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标准比率规定、过渡与实施安排。巴塞尔委员会要求,到1992年年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应达到4%
一、名词解释
经常项目是指实质资源的流动,包括进出口货物、输入输出的服务、对外应收及应付的收益,以及在无同等回报的情况下,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发生的提供或接受经济价值的经常转移。它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进出口状况,可以反映一国的国际竞争能力,被当作是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Forward Transaction(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根据合同的规定,在约定的日期按约定的汇率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s)是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能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一个国家用于国际储备的资产,通常被称为国际储备资产。一种资产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特征方能成为国际储备(1)可得性。(2)流动性。(3)普遍接受性。
出口信贷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以对本国的出口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的方法,由本国银行向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的进口商(或其往来银行)提供低利率贷款的融资方法,包括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
国际投机资本或称国际游资,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的投资领域,以追逐高额短期利润而在各市场之间移动的短期资本。(1)以期限上看,国际投机资本首先是指“短期资本”,故人们也形象地称它为“热钱”。但是,国际短期资本并一定就是国际投机资本;(2)从动机上看,国际投机资本追求的是短期高额利润,而非长期利润;(3)从活动范围上看,国际投机资本并无固定投资领域,是在各金融市场上迅速移动的,甚至可以在黄金市场、房地产市场、艺术品市场以及其他投机性较强的市场上频繁转移;(4)国际投机资本特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的短期资本,而不是国内游资。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1年12月,欧共体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峰会上签署《关于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马约》目标是:最迟在1999年1月1日前建立“经济货币同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t ,EMU)。届时将在同盟内实现统一货币、统一的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以及统一的货币汇率政策。为实现上述目标,《马约》规定了一个分三阶段实现货币一体化的计划。《马约》还规定,只有在1999年1月1日达到以下四个趋同标准的国家,才能被认为具备了参加EMU的资格条件。
一、名词解释
资本项目(Capital Account)。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反映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转移,它由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两部分组成。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采用一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来确定各种货币之间的比价问题的汇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一种货币同另外一种货币的比价即该国货币对另外一国货币的汇率,是由两种货币在本国国内所能支配的商品与劳务的数量来决定的,即货币的对外价值取决于其对内价值,这便是各国货币之间汇率确定的基本原理,各种货币汇率均以此来进行确定。虽然现实的市场汇率可能与购买力平价水平不完全一致,但实际汇率围绕购买力水平波动,并最终趋向于PPP水平。各国经济学家在阐述购买力平价理论时,将之分为两个部分,即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PP)。
外汇留成制度是指当一企业通过商品和劳务的出口获得外汇收入后,可按一规定的比例获得外汇留成归其所支配,目的在于调动各方面的创汇积极性。
Convertible Bond (可转换债券)是向债券持有人提供把债券转换成另一种证券或资产选择权的债券。
“布雷迪计划”: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于1989年3月提出新的减债方案。认为国际债务问题是债务国偿付能力的危机,而非暂时的资金失灵。故其强调债务本金和利息的减免,并提出应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及债权国政府为消减债务本金和利息提供资金支持。另外,债务国和债权银行之间的债务减免交易条件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批准。或者是在减债协议达成之前,先要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贷款保证。
德洛尔报告:1989牛6月,由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J.Delors)为首的委员会向马德里峰会提交,该报告与魏尔纳计划相似,规定从1990年起,用20年时间,分三阶段实现货币一体化,完成欧洲经济货币同盟的组建。“德洛尔报告”继承了20世纪70年代“魏尔纳报告”的基本框架,认为货币联盟应是一个货币区,区域内各国的政策要受统一管理,以实现共同的宏观经济目标。
一、名词解释
国际收支均衡指的是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即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
利息平价理论( Interest Rates Parity Theory)最早是由凯恩斯提出来的,他将远期汇率的决定同利率差异联系起来,使得以后的许多经济学家转向该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利息平价利率。现代利息平价利率认为,利息平价原理是通过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套利活动来实现的,即通过利率与汇率的不断调整而实现的。在每一个市场上,都存在一种均衡的远期汇率,它是同利息平价相一致的汇率。当远期汇率同利息平价相偏离时,最终的结果是远期汇率必将回复到均衡水平。远期汇率的均衡值并非等于即期汇率值,当二者存在差异时,表现为远期汇率的升水或贴水。只有当两国利率变化相一致时,远期汇率才等于即期汇率。
Dollarization(美元化)是指一国居民在其资产中持有相当大一部分外币资产(主要是美元)。具体表现是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美元大量进入流通领域,具备货币的全部或部分职能,并具有逐步取代本国货币,成为该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的趋势,因而美元化实质上是一种广义的货币替代。
欧洲债券是在面值货币所在国以外的国家用欧洲货币发行的债券。欧洲债券具有以下特点:基本不受任何一国金融法令和税收条例等的限制;发行前不需要在市场所在国提前注
册,也没有披露信息资料的要求,发行手续简便,自由灵活;多数的欧洲债券不记名,具有充分流动性;通常同时在几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