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名词解释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实体实体集属性关键字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模型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数据库(DB):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合理存放、相关联、有结构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系统(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进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后的组成。或者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的结构化数据,方便用户使用数据库的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组成的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一个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它由一组计算机程序构成。它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个体。实体集:具有相同实体特性实体的集合。属性:表示实体的特性。
关键字:能够唯一标识文件中的某一个记录的最小字段集。数据模型:现实世界数据与信息的模拟和抽象。
模式:是由数据库设计者综合所有用户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构造的对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描述。
外模式:介于模式与应用之间,是用户与数据库之间的接口,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数据独立性:应用程序和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
逻辑数据独立性:表示一旦模式发生变化,无需改变外模式或应用程序的能力。物理数据独立性:表示不会因为内模式发生改变而导致概念模式发生改变的能力。
⑴数据库系统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数据无冗余。⑵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构成了数据库系
统。⑶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⑷若干个属性集合就能描述一个对象。
⑸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具有完全独立性。⑹DBA主要职责是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⑺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重复。⑻数据操作语言是一个高级语言。⑼非过程化语言比过程化语言好。⑽模式是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描述。
⑾三级模式结构是数据库唯一的一种分级模式结构。
⑿层次数据模型和网状数据模型都可用关系数据模型表示。
⒄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物理独立性。
⒅实体是信息世界中的术语,与之相对应的数据库术语为字段。⒆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工作就是完成用户级数据库、概念级数据库和物理级数据库之间的映射。
⒇一个网状数据结构模型可以变换为一个等价的层次数据结构模型,这种变换以存储空间为代价。
1-5:某,某,√,某,某,6-10:某,某,√,某,√,11-15:某,√,√,某,某16-20:√,某,某,√,√
1.3简答下列各题
⑴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管理技术也不断向前发展,至今,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⑵数据库系统的三个发展阶段是什么?1)层次型和网状型:
代表产品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层次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IMS。2)关系型数据型库:
目前大部分数据库采用的是关系型数据库。1970年IBM公司的研究员E.F.Codd提出了关系模型。典型的关系DBMS产品有Oracle、Sybae、SQLServer、DB2、Acce、VFP等等。
3)第三代数据库将为更加丰富的数据模型和更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为特征,以提供传统数据库系统难以支持的新应用。它必须支持面向对象,具有开放性,能够在多个平台上使用。
3)文件系统用操作系统中的存取方法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系统用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
4)文件系统实现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数据库系统实现以记录和字段为单位的数
2
据共享,数据结构化,冗余度小。
2)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用存取方法进行转换;3)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⑷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实现数据结构化
2)数据共享、冗余度小、避免了数据的不一致3)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题
⑸何谓数据的物理独立性与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逻辑独立性表示一旦模式发生变化,无需改变外模式或应用程序的能力。物理独立性表示不会因为内模式发生改变而导致概念模式发生改变的能力。⑹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1)数据结构;2)数据操作;3)数据完整性。
⑻关系数据模型的特点是什么?
⑼何谓空值?所谓空值就是“不知道”或“无意义”的值。没有给某个属性赋值,则称其值为空(NULL)。⑽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和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点和缺点。
1)层次模型具有查询效率较高、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便于在计算机内实现的优点,在层次数据结构中,从根结点到树中任意结点均存在一条唯一的层次路径,为有效地进行数据操纵也提供了条件,并且层次数据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关系模型缺点是查询效率常常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⑾举例说明E-R图的构成规则。
方框:表示一实体集,在框内写上实体集的名字
3
图1学生实体及其属性
外部模式又称子模式,介于模式与应用之间,是用户与数据库之间的接口,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概念模式简称模式,是由数据库设计者综合所有用户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构造的对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描述。
内部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结构从逻辑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外部模式(E某ternalSchema),概念模式(ConceptualSchema)和内部模式(InternalSchema),称为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⒀什么是数据独立性?在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中是如何体现的?1)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系统在某一层次模式上的改变不会使它的上一层模式也发生改变的过程。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两种。
⒁数据库系统的软件包括哪些主要成份?
4
基本的系统软件是操作系统,其它任何软件都必须在它的支持下工作。除操作系统之外,还必须配有数据库管理系统,没有数据库管理系统也就不能称其为是数据库系统。同时,为了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还需要有各种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