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和策略
近些年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
有较大的差距。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搞清楚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实质
性差距及形成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并到缩小差距的对策,以期迎头赶上。
  我国与西方电子政务的起步时间相近,但在后来的发展中距离却逐步拉大。在我
国 ,人们对电子政务建成的标准认识比较模糊,不少人往往把电子和政务割裂开来
,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有的政府部门甚至把计算机当成高级打字工具,不重
视软件开发和政府业务的整合;不少地方政府的内部网络尚未建成,政府部门间的网
络更是远未形成;电子政务建设与电子政务尚未触及行政体制改革,只是促进了行政
管理方式和方法的改革。这样建立起来的电子政务必然是短命的。
网站搭建策略与方法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差距之所以比较大,其原因是多方面
的,既有认识层面的,也有操作和技术层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第一,信息基础设
施建设发展缓慢。技术是电子政务的基础,这个问题如不能尽快解决,将会严重制约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第二,统一的电子政务评估体系尚未形成,电子政务技术标准
处于条块分割状态。在各地区、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已陆续建立起来后,这一问题将会
严重阻碍电子政务的发展。第三,政务信息化普及教育滞后。目前,包括政府在内的
许多部门及人员对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建设意义的认识还有许多不准确和不全面的地
方。第四,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远不够完善,政府信息化缺乏基本的法律
和制度保障。第五,经济实力薄弱制约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的推行包括三个层
面的问题:第一是认识问题,包括对电子政务的目标、价值、意义、时机、重要性、
利弊等方面的认识,只有形成共识,才能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第二是操作问题,比
如管理、规划、投资、标准、组织、阶段性、评价、系统结构、运营、法律制度和环
境等。第三是工程技术问题,也就是项目实施和方案问题,这里包括软硬件、安全、
认证、人员培训等。通过上面的比较不难发现,我国电子政务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三
个层面上都有差距。当前,要尽快缩小这个差距,迎头赶上西方发达国家,总结国内
外的经验教训,主要应抓好以下几点。
  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我国已经确立了电子政
务的发展目标。国务院有关部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又根据我国电子政务
建设目标,提出了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任务可概
括为一个门户、两个平台、三个数据库、十二个业务系统以及相关的基础工作。一个
门户:中央门户网站。这实际是中央政府的外网。两个平台:一是内网平台,二是外
网平台。三个数据库:法人机构数据库;空间地理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这三个
库是信息资源开发中基础的基础。十二大业务系统:办公资源;宏观经济;金税;金
关;金财;金融监管;金审;金农;金水;金质;金盾;金保。各级政府在电子政务
建设中,一定要从需求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线路和网络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同时,
每个地区都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不能照抄、照搬国外或
外地的做法。
  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加强管理机构建设。历史证明,没有标准化就没有工
业化。对于电子政务而言,标准化也同样十分重要。我国的电子政务必须走工业化的
信息化,而不能走“手工作坊式的信息化”道路。要保证统一电子政务标准的贯彻、
执行,关键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适应电子政务要求的体制条件。所谓体制
条件,是指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行政体制。我们在推进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切不可将
现有的政府管理、运作的框架简单地搬到网络上,或者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将电子
手段加入其中。这种不考虑改革后的流程再造、行政简化、技术升级等问题,势必造
成未经程序建设就把所有繁琐的审批过程都搬到网上,其结果只能建成一个短命的网
络。
  普及政务信息化教育,更新传统的管理理念。政务信息化教育应包括信息理念的
强化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扩散。这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电子政务能
够良好运转和发挥作用的前提。我们应汲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进一步普及信息
化教育,向普通公民、党和政府的公务员普及和扩散电子政务信息理念和信息技术,
特别应使政府的一把手深切地认识到,电子政务是一把手工程,是党、政领导义不容
辞的责任。
  加快电子政务的法制建设,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安全与保密问题是所有电子政府
都必须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国要推进和发展电子政府,当前必须尽快
创建适合网络运行的法律法规,以保障政府快速有效地处理信息反馈和提供服务,从
而促进政府和公众在网上的双向互动。
  确定电子政务的建设策略。要实现建设电子政务的目标和任务,在推进政府信息
化的过程中,就要高度重视具体实施策略的选择。一是由简到繁,不断推进电子政务
的发展。从电子政务的实施来看,应是从内到外,由简到繁,逐渐实现政府内部公文
电子化和文件的网络传递,推进“无纸化办公”。二是分阶段逐步完善政务信息化。
首先,实现政府上网,构建政府的网站。其次,实现政府与用户的信息互动和网络沟
通,加强对政府的信息回应监督,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最后,进一步推广其他复杂的
在线政务,诸如信息查询、网络调查、电子采购、电子审批、电子征税以及电子商务
等公共性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