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简述数据仓库的组成:
数据仓库数据库、数据抽取工具、元数据、访问工具,数据集市
(2)简述数据仓库的概念及用途
数据仓库指的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企业或组织的决策分析处理。
(3)简述数据库运行管理功能
安全检查;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系统恢复;数据库内部维护
(4)简要回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两个映射。
三级模式:描述物理结构的为物理模式或内模式;描述逻辑结构的为模式或概念模式、逻辑模式;针对每一个用户或应用,又有模式导出若干个子模式
两个映射:物理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射;模式与子模式之间的映射
2、(1)简述原型法的主要工作流程(201910、201810)
开发者快速开发一个简易模型(原型);与用户一起运行、评价和改进原型经过多次迭代,不断完善原型,直到用户接受为止。
(2)简述采用系统规范法(BSP)进行规划的基本步骤。
定义企业目标;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系统总体机构
(3)简述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流程
发现待选构件;产生合格构件;按照是否与架构接口相符进行调整;组装构件;扩展和升级构件
(4)简述基于构件开发的要点
大型软件系统中有相当的部分会重复出现,可通过构件组合起来,没必要重做;系统整合成为整个开发过程的核心,决定构件重用的关键在于它能否与其他构件整合;开发过程从需求分析开始,经过构件选取、调整、组装及更新过程搭建完成;只有那些无法通过已有
构件满足的需求,才会用结构化方法或面向对象的方法去开发。
5)简述结构化设计方法的核心内容
遵循结构化程序设计规范;模块化;结构化;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3、(1)简述系统测试的原则(201910、201510)
测试机构要独立;测试工作要按计划进行;测试应贯彻经济性原则;测试需要最佳人员;要安排回归测试
(2)简述系统调查的原则
自上而下的进行;事先制定计划;深入沟通交流;避免先入为主;保护用户商业机密
(3)简述系统测试的目的
验证系统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的定义,出与需求规格不相符的地方,确保应用系统能够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处理能力。
(4)简述设计测试用例应遵循的原则。
全面性、正确性、完备性和可操作性
(5)简述系统测试工作为什么要按计划进行
排除随意性、跟踪、控制进度、减少不确定性、应对变更
6)简述划分模块的基本原则
便于系统开发;降低系统开发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便于系统维护
(7)简述输入界面的设计原则
保证输入数据的正确性;保证输入数据的完整性;提高输入数据的效率
4、(1)简述安全管理中的木桶原则
整个系统的实际安全程度取决于各类安全措施中水平最低者,它成为系统安全的渗透者。
(2)最小特权原则:受保护的敏感信息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共享,访问和使用信息的权限要始终遵循“必不可少”的原则
(3)安全隔离原则:基本策略是将信息的主体与客体分离,在可控和安全的前提下实施主体对客体的访问。
5、(1)简述云计算的特点
虚拟化技术、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更方便的获取服务、高性价比
(2)简述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式
基础设施服务Laas;平台服务Paas; 软件服务Saas
(3)简述云计算的原理
将大量由互联网连接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服务。
6、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有哪些?(或关系模型的类型)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7、简述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201904 201610
萌芽、扩散、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转折:信息技术管理转向数据资源管理
8、(1)简述影响系统实施的非技术因素
人员因素、组织因素、文化因素
(2)简述影响系统实施的技术因素或软件开发、工程建设等技术性因素会从哪些方面影响系统实施效果?
台建设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平台建设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技术平台如何服务
9、简述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
计算机硬件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络通信安全;检测与控制安全
10(1)简述物联网的框架。
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2)简述TCP/IP各层名称。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3)简述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区别。
TCP面向连接的适合可靠性要求高的服务,数据包传输失败后会重传;UDP面向未连接的,无差错重传机制,适合能容忍部分丢包的业务
11.简述满足1NF关系可能存在的问题。
数据冗余、插入异常、修改异常、删除异常
12.(1)简述用户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可能具有的身份。
系统使用者、系统检验者、应用效果承担者、系统效果传播者
(2)简述企业信息主管的主要职责
企业信息系统、技术、资源的管理;提高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效率;开发信息价值,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用信息技术带动企业的创新;负责企业信息化战略的相关规划
数据管理系统有哪些(3)信息系统开发为什么需要用户参与?
用户真正理解系统业务含义;系统开发成功的评判者;影响系统的使用效果;影响系统开发规模和进程
(4)简述高层管理者在系统实施中的作用
系统实施前期的号召和宣传;关键时刻积极表明态度;解决复杂的综合性问题
13.简述信息系统性能评价的5个指标。
应用系统的综合性能;可用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可扩展性
14、简述存取控制的作用和存取权限的要素
作用:系统为每个用户定义存取权限,合法用户按权限存取数据,保证安全性。
要素:数据对象、操作类型。
15、简述采用面向对象法进行系统分析的主要工作
从功能需求出发,分析识别出对象,将相同的数据类型抽象为独立的同类模块。
16人们对现实世界事物的研究,为什么往往以其数据模型为基础?
计算机不能直接处理具体事务,必须先把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转化为抽象模型,进而转化为可处理的数据
17、简述关系模型的参照完整性
外码的取值必须是被参照关系中主码的存放值或空值
18、简述系统实施的准备工作
制定实施计划;用户培训;基础数据准备;流程变革;任务外包
19、(1)简述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CBIS)的优越性。
支持数据的自动化采集;海量数据高速存取;处理自动化;低成本快速传递;多种方式表现信息内容
(2)简述系统设计时采用模块化层次结构的优点。
层次结构简明;设计者容易思考;阅读者容易理解;模块能正确完成功能;尽量减少模块间联系
20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根据系统分析报告;考虑技术;运行环境;确定新系统;物理实施方案
21.简述SQL语言的DELETE语句和DROP  TABLE语句的区别。
DELETE是删除表中的数据,DROP TABLE是删除数据库中的表,二者的操作对象不同
22简述新旧系统切换的方式。
直接切换;并行切换;逐步切换;试点过渡
23.(1)简述提高信息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技术。
设备冗余技术、容错技术、负荷分布技术
(2)影响信息系统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通信;检测与控制
(3)列出5种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方法;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快速应用开发方法;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联合应用开发方法
(4)简述系统实施要给用户提供一个什么样的信息系统
完整,全部功能顺利实现;有用,提供有效支持;易用,顺利操作和使用
(5)简述信息处理基础平台包括哪些部分?
计算机系统平台;通信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信息处理的软资源
24、简述系统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管理可行性和法理可行性
25. 简述网络安全中访问控制的主要机制。
入网访问机制、设定网络权限、入侵控制
26. 简述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
集成多种媒体信息、单独媒体具有独立性、数据量大、实时性、交互性 
27.简述关系模型应具备的五个基本条件。(简述关系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格中的每一数据项不可再分;同一列数据有相同的类型;列的顺序是任意的;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行出现;行的顺序是任意的
28.(1) 简述系统分析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对原系统的阐述;新系统的目标和范围;新系统的建设方案;系统应用环境;系统开发计
(2)简述系统分析报告的用途
签订系统开发协议的参考文档;为需求说明书提供依据;有助于客户得到需要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