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成果】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的“全能型”供电所建设
 
公司结合电网企业自身特点,全面分析用电客户诉求,强化用电客户信息数据集成,以“服务前端重塑、业务末端融合”为核心,以营配业务协同运行为重点,以信息化系统应用为支撑,以综合型服务推广为手段,重塑供电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多措并举保障电力快速接入、整合资源丰富供电服务渠道、创新管理模式降低供电安全隐患,持续提升电力普遍服务的可获得性、便捷性、可靠性,全面提升边远地区电力普遍服务能力。
一、明确提升边远地区电力服务能力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1.明确提升边远地区电力服务能力的总体思路
公司结合乡村边远地区客户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满足客户快速供电、可靠供电、便捷用电等用电服务需求,按照“因地制宜、一次到位、高效运营”的管理思路,构建高效的供电管理服务体系,切实提升电力普遍服务能力。
(1)因地制宜
根据新疆地区发展特和公司供电服务机构建设现状,综合考虑区划、服务半径、客户规模等因素,因地制宜优化供电服务机构布局和设置,完善组织架构和优化人员配置,实施差异化管控,提升边远地区供电服务能力,保障边远地区电力可获得性。营销型网站制作
(2)一次到位
建立健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内部沟通协调机制,大力推行“综合柜员制”“台区经理制”,实现“一口对外”和“一站式”等服务机制,构建快速响应的服务前端,实现需求响应一次到位、业务执行一次到位、服务保障一次到位,提升边远地区各民族客户用电便捷性
(3)高效运营
优化供电服务团队结构,推行集农村低压配电运维、设备管理、台区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于一体的台区经理制,打造全能型队伍;打通全业务流程脉络,强化业务流程协同和管理协同,融合线上线下业务,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供电服务效率。
2.明确提升边远地区电力服务能力的工作重点
公司优化供电机构布局,加强供电服务队伍,构建高效服务体系,提升边远地区电力普遍服务能力。一是提升电力普遍服务的可获得性。多措并举着力加快接电速度,丰富用能方式,保障所有客户均能获得电力服务的基本权利。二是提升电力普遍服务的便捷性。整合服务资源,前移客户服务端口,实行一站式服务,创新多元化的电力交费方式,全面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确保边远地区客户的便捷用电。三是提升电力普遍服务的可靠性。全面创新管理模式,建立“管家式”设备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及时发现供配电设施安全隐患,确保供电网络安全运行,改善边远地区客户供电质量。
3.健全提升边远地区电力服务能力的保障机制
为有效落实提升边远地区电力普遍服务的相关举措,公司通过建立领导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优化流程机制,支撑边远地区供电服务高效运作。
(1)建立领导体系,强化组织保障
公司建设领导小组,对供电服务机构建设管理进行统一管理,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责任单位具体抓,专责人员深入抓”的全员推进、齐抓共管、共同谋划协同的工作格局。供电服务机构管理组织机构分为决策层和执行层。
决策层由总经理、党委书记任组长,成员主要包括相关部门、支撑单位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研究、推进供电服务机构创建工作,审定供电服务机构实施方案与实施计划,统筹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跨部门协调的问题,监督工作进展等。
执行层由担负供电服务机构建设相关部门负责人、县供电公司分管领导、供电服务机构领导组成,主要负责落实和执行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组织实施方案编制、宣贯培训、部署实施、督导检查、总结评估、成效考核等各项工作,统筹协调开展服务能力提升专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协调、平稳推进。
(2)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强化人员保障
针对台区经理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业务技能和沟通技巧还停留在较低层面的现状,开展全方位培训,培训内容涉及业务技能、服务理念等、并涵盖礼仪、沟通能力、心理学等多方面,促使业务人员由“杂家”向“专家”转变;以营配知识贯通为重点,开展台区经理全员岗位轮训,利用“网络大学”,建立业务培训库和各类专业培训库,进一步优化员工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结构,达到人员“一专多能”的目标;针对供电服务机构员工年龄、文化结构特点以及复合型岗位业务要求,全面梳理明确台区客户经理职责,编制《乡镇供电所台区客户经理
工作手册》,并制作配套视频教学片、应知应会题库,以清晰、易懂的形式帮助供电服务机构员工熟悉“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解决员工业务不熟也能一次办理的问题,推进台区经理向一专多能化发展。
为全面提升供电服务机构对边远地区电力普遍服务的人员支撑,公司选择有经验、有管理能力的优秀青工担当供电服务机构副所长。同时充分考虑地域因素,按照满编建制挑选优秀的派遣员工对空缺岗位进行人员补充,2017年公司供电服务机构人员同比增加42.18%,中坚力量得到大幅提升。
二、多措并举保障边远地区电力快速接入,提升可获得性
针对边远地区供电网架薄弱、往返距离较长、施工周期长等问题,公司从各民族客户实际需求出发,特事特办,精简流程,切实保障边远地区客户接入供电网络、享受供电服务的基本权利,全面提升电力普遍服务可获得性。
1.延伸供电网架,提高电力供应能力
公司高度关注边远地区客户用电情况,特别是乌鲁木齐达坂城区、后峡地区等供电区域大
、用电客户分散,且此类地区电网网架薄弱,甚至处于孤网运行和无电状态,电力供应能力不足。公司通过优化电网规划、延伸大电网网架,开展边远地区供电设施建设,把边远地区客户的电力供应接入乌鲁木齐电网,充分发挥大电网运行安全稳定、电力供应优质可靠的优势,保障边远地区电力普遍服务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边远地区电力线路运行状况差、频繁停电及农牧民用电等问题。例如: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阿克苏乡大河沿村,共有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村民135人,距离乌鲁木齐市近150公里,处于偏远山区,是乌鲁木齐地区无电村。公司通过大电网的网架延伸,开展通电建设工程建设,把大电网的优质电力输送到大河沿村,消除了乌鲁木齐市最后一个无电村。
2.精简报装资料,实行“一证受理”
针对边远地区客户用电地点偏远、游牧民用电分散多变等问题,公司在用电客户首次办电或咨询用电时,主动提供多语种用电业务办理告知书,全方位告知客户需提交的资料清单、业务办理流程、收费项目及标准、供电监督电话等信息。一是对于申请资料暂不齐全的客户,在收到其用电主体资格证明并签署用电“承诺书”后,直接受理用电申请并启动后续流程,在现场勘查时将资料收集齐全,减少边远地区客户往返跑办次数。二是对已办理用
电的游牧民迁移用电地址或办理其名下其他用电申请时,无需再次提供相关资料,可直接享受“免填单”服务,由公司业务办理人员了解客户申请信息后由客户签字确认。